APP下载

基于审辨式思维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设计

2020-06-03刘金宝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刘金宝

【摘 要】审辨式阅读为传统文本结构、中心思想等浅层阅读注入了深层的思想内涵,让其具有反复揣摩挖掘的内涵。不管是对文本阅读教学模式、还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强大的推进力。本文对基于审辨式思维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设计展开了具体探索。

【关键词】审辨式思维;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99-02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审辨式思维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后续阅读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一、审辨前提——挖掘认知冲突,调动思维

问题是培养学生审辨能力的重要基础,审辨是对文本作品的深度挖掘,也就是对文本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延伸和拓展。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发展,促进其思维拓展,是实施审辨阅读的重要物质保障。教师可以从因果联系、比较异同、情节变化、情理悖谬等角度入手,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全面的思维习惯[1]。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敢于提出质疑,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审辨式思维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设计,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质疑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焦虑,担心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消除其心理焦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调动其审辨的积极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特点,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实现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如在《秋天的雨》教学过程中,文本将秋雨作为重要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串联起来,在整体上塑造丰收的秋天,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描写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文本语言的美感,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文章中使用多种修辞,将秋雨拟人化处理,表达了作者对秋雨的喜爱[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同学们,秋雨有什么特点?你能找出文章里秋季的景物象征么?大家想想,秋天里我们常见的水果有什么?秋天里都有什么颜色?”学生说:“柿子、橘子、菊花……白色,紫红色,淡黄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积极鼓励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其记录、背诵优美的词句,为后续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审辨过程——评估问题推理能力,全面审辨

在学生提出认知冲突问题后,可以通过审辨解决问题。在课堂活动安排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审辨活动的严谨性特点,将审辨过程分为辩驳评估、推理分析等。要对问题实施正面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参考奇特观点,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形成有可行性、合理性、中和性的结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审辨思维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本文内涵的深入理解。如在《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卷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从牛肚子里出来”的顺序为思维导图的线索,以此展开思维导图,让学生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这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文本内容,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学生了解到牛肚子总共有四个胃,在饮食过程中会出现反刍现象,明白以后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用自己的智慧考虑问题,要对朋友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除此之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红头为什么会进牛肚子里,它遇到了什么,它最后怎么出来的?”等问题。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这个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有效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明白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的道理,从而锻炼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实现学生审辨思维的最大化发展。

三、审辨结果——完善知识思维建构,审辨总结

审辨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学世界,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审辨能力是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审辨阅读结果的过程中,教师要总结相关的审辨方法,提升学生的全面反思能力,使其不断完善知识、思维方法的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通过图文并茂的手段将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深化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缺乏发散性思维。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阅读手段,促进学生创新型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审辨式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思考,统筹思维的辩证与认知发展。如在文言文《司马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问:“司马光为什么砸缸?司马光如果不砸缸,那后果是什么?”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学生要通过课文的学习,结合注释找出司马光砸缸的原因,锻炼自主探究能力;問题的设置也要体现从反方向思考,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明白在关键时刻要学会灵活变通。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提升了学生审辨式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审辨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结合,要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审辨式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的后续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吴玉妮.与文本深度对话让学生爱上数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初探[J].新教师,2018(4).

[2]林华清.扎根文言文沃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30).

[3]张礼霞.审辩式思维:为有生长的“表达”助力[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6).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戴着镣铐起舞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