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06-03余美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摘 要】高中语文作为文理双科的重点教学科目之一,教学质量及教学实效性一直广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及素质教育的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了各科教学中的一大教学重点。语文素养的培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及多样性,教师需依据班级内学生状态及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来制定具体培养策略,为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實际教学经验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现状,探究具体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54-02

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及学习能力,该年龄段学生思维活跃,个人意识逐步觉醒,对外界环境有个人的独特认知,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的重点阶段。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意义及现状

语文核心素养具体体现在语言知识的运用、文学素养的培养、文学感知的培养及逻辑思维的发展等多方面[1]。语文素养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基础词汇、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在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及感悟中,个人的文学感知力及知识运用能力能被充分提升,在阅读、写作等环节中实现语文思维、语文学习习惯的引导及培养,有助于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及日常生活。

高中阶段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一大重点阶段,该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未来方向。高中生学业压力较大,高中教师教学任务较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忽视或轻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任务影响下无法抽出适度的时间及精力兼顾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部分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上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运用不当,或采取形式化教学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及受教感受,或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上过于大胆创新,忽视了语文素养的培养意义,导致教学偏离主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及纠正的角色,教学任务的开展服务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及理解,为真正实现“为学而教”,提升教学及语文素养培养的有效性,教师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中,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学生个体、学生间及师生间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改善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度主导教学的现状,充分明确学生在教学及语文素养培养中的理解程度及教学问题,实现高效率的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充分培养[2]。

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引导、问题教学或重难点教学等,将语文问题交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借助情境创设或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感知语文、思考语文的充分教学环境,以客观态度鼓励及评价学生的思考及交流,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后续教学及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参考。如在篇幅较短的“古诗词”教学中,笔者会为学生留5~10分钟时间进行诗词自学,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词句翻译并勾选出个人理解困难的词汇与同桌、前后桌间进行分析探讨,鼓励学生发言进行词句翻译并说出个人的学习难点,笔者对此进行总结补充及重难点讲解,实现为学生而教学和自主化语文学习。

(二)注重学习目标的全面制定

为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目标的制定,并鼓励及引导学生来制定学习计划及目标,如引导学生自查知识积累情况,以当前语文学习现状预估下次月考成绩要提升多少分,或每天坚持完成全部练习册,或单月阅读几本文学书籍等。合理全面的学习目标在逐步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及文学素养的同时,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就感的提升等多方面实现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3]。

如在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可结合班级内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及能力,利用分层教学法帮助学生设定难度不同、方向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小组学习中借助能力互补的学生分组,促进整体学生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竞争及学习积极性调动,以个性化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中各个分支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于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创新及发展。如笔者在“文言文”类教学中会为学生准备难度层次不同的微课课件,如基础通假字注释、整文翻译、整文朗诵及文章背景介绍等,鼓励文言文基础较差的同学利用整文翻译和文章对照学习,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利用基础词汇注释结合文章自行翻译,翻译后利用整文翻译课件来查漏补缺,充分调动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个性化语文教学及个性化语文素养培养。此外,互联网世界在学生生活中的融入,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师的教育资源,为实现学生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相关教师在授课中可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时事热点,向学生抛出对应问题引导学生的发言及思考,并结合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如文章扩写、改写、缩写或读后感写作等机会,通过教材内容与学生思维的结合,实现学生写作能力、运用能力的培养,从多个层面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分支能力进行培养。如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笔者会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相关影视资料片段,鼓励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教材内容,针对教材内容的某一片段向学生提问,并在教学后向学生布置读后感写作作业。

三、结语

综上,高中语文教学中内容广泛,方向多样,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具备重要意义,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亦是如此。高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相关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各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中,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结合学生心理需求以现代化、多样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个性化教学手段实现整体学生学习能力的对应培养,在具体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促进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关系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6).

[2]年英.浅析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2018(21).

[3]岳奇孝.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9(5).

【作者简介】

余美瑞(1966~),男,汉族,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就职于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