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教育中融合乡土地理因素的探索
2020-06-03纪钊
纪钊
【摘 要】乡土地理因素是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育中融合乡土地理因素,是初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展地理教育途径的重要举措。乡土地理教育应坚持遵循课标,形式多样;紧扣教材,联系生活;注重实践,加强探究;学为中心,立足发展等原则。乡土地理教育可与地理课堂教学相融合,也可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乡土地理教育的开展应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核心问题及内容,兼顾学生的实际条件及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育;乡土地理;彬州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39-03
一、在初中地理教育中融合乡土地理因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必要性
1.是義务教育初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乡土地理”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并列的,并在“乡土地理”中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范围一般是指县一级行政区域,乡土地理的教学也可以讲授本地区(省辖市)地理,或者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由此可见,让学生了解乡土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1]。
2.是感知和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需要
初中地理中有大量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较为抽象的知识。依据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学生要理解和接受这些抽象的知识,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外,还需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知识。学生的地理表象知识大多来源于对乡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直接感知。所以,了解乡土地理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3.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初步了解乡土地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关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自然灾害、自然资源、行政区划、人口、民族、语言、宗教、聚落、交通运输、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地理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研究具体问题,尤其是关于乡土地理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这样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必然要求
地理课程也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使命。通过学习地理,学生能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辩证认识我国的地理条件,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基础和表现,热爱祖国是热爱家乡情感的延伸和扩展,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5.是拓展地理教育途径的重要举措
地理教育的途径应该是灵活多样、相互补充的。但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初中学校的地理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传授的内容也只囿于考试所需的地理知识,这大大限制了地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教师教授乡土地理的知识,不仅可以在课堂进行,更可以拓展至课外乃至校外。乡土地理中事物和现象的现实性、直观性、趣味性,决定了乡土地理教育更适合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游览、讲座等形式开展。因此,开展乡土地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地理教育途径过于单一的弊病。
(二)可能性
当前在初中地理教育中融合乡土地理因素,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都很重视资源开发、经济普查,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新课改实施以来,各级教育部门也很重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开发出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其中不乏乡土地理方面的教材。如1988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初级中学课本《陕西地理》(试用本);2014年,杨存时编写的《彬州地理》,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历史地理、人口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被当地教育部门推荐为高中、职业学校校本课程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为彬州市各级学校开展乡土地理教育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在初中地理教育中融合乡土地理因素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课标,形式多样
《课程标准》是地理教育的根本指导,《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意义都有说明。如《课程标准》中“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就明确了乡土地理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关于乡土地理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方式,《课程标准》则有更加具体的标准和建议[2]。《课程标准》指出乡土地理教育涉及的内容有家乡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家乡的影响、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家乡对外联系、家乡发展规划等。在活动方式上,《课程标准》要求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二)紧扣教材,联系生活
在乡土地理教育中,乡土地理知识是对课本中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因素、地理规律的印证和应用。因此,课本中的地理知识和乡土地理知识实际上是理论和实际、共性与个性、主导与辅助的关系,切不可将其并列或颠倒。
(三)注重实践,加强探究
在乡土地理教育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这个中心主题,选择对家乡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灾害的规避、人口的控制、产业的开发、城乡的发展等。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因素、提出措施、拟定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学为中心,立足发展
在乡土地理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选题、选材、组织、探究、总结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在初中地理教育中融合乡土地理因素的主要形式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合
1.利用乡土地理导入课程
利用乡土地理导入课程,能够增进教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教师在教授“气候”一节时,可采取这样的导入方式。教师:“今天我们谈谈气候问题,有谁能说说我们彬州市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学生:“春暖多风尘,夏热多暴雨,秋凉雨连绵,冬冷雪出现。”教师:“说得很好。这是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知道了我们家乡的气候特征和类型后,还要进一步了解我们国家的气候特征。”
2.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融合
教师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融合乡土地理,能起到使学生有效验证、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如在教授“优越的地理位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个方面阐述彬州市的地理位置,以达到使学生掌握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的目的。如果学生不太清楚,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资料。
3.在课堂小结中渗透
在小结中渗透乡土地理,具体做法通常是教师先总结本课主要知识,突出核心结论,然后延伸到乡土地理的方面,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际、从知识到应用。如在教授“农业”一节时,教师可以在总结本课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探讨家乡农业的特点和发展举措。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补充和完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4.布置乡土地理作业
教师适当布置应用书本上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乡土地理问题的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如在教授“自然灾害”一节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多方查找、搜集资料,了解彬州市常见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并分析其成因。
(二)课外活动中探究
课外活动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地理课程内容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的重要特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拓展乡土地理教育的途径[3]。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观察、调查、参观、测量、查阅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讲座、演讲、摄影展、黑板报、手抄报、壁报、讨论等,都适合用来研究乡土地理问题。教师要在选题、选材、组织、方法、成果展示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使选题富有价值,选材丰富典型,努力做到组织有力、方法科学、成果可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够勇于实践、主动探究、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增进兴趣、深化情感。
四、乡土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乡土地理教育的内容,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核心问题及内容,兼顾学生的实际条件及能力加以确定。以彬州市乡土地理为例,可涉及以下这些内容。
(一)位置和面积
彬州市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地处渭北高原西部,泾河中下游,东邻旬邑县、淳化县,西连长武县和甘肃省灵台县,南靠永寿县、麟游县,北与甘肃省正宁县接壤。南距咸阳120公里,距省会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介于东经107°49′—108°22′、北纬34°51′—35°17′之间。地处渭河北部,但因永寿梁阻隔,与八百里秦川遥遥相对,显现出地处内陆的现实区位。境内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
(二)辖区和人口
截至2016年,彬州市辖龙高镇、新民镇、永乐镇、北极镇、义门镇、韩家镇、水口镇、太峪镇、城关街道,共8个镇、1个街道、156个行政村。现有总户数99,665户,总人口365,627人。
(三)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彬州市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规律明显,土地资源开发条件区域差异大,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重较大,牧草地面积极少。
2.水资源
彬州市水资源相对丰富。境内河流水系以泾河为骨干,呈羽状分布。共有12条较大河沟汇入,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四郎河、紅岩河、三水河、磨子河、水帘河、太峪河、百子沟。境内还有位于南塬山区的侍郎池和东塬川道的程家川水库、韩家鹅池南侧水库等,地下水丰富且埋藏较浅。
3.矿产资源
彬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能源矿产、化工矿产、建材类矿产等共计10种,包括煤、煤层气、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硫铁矿、肥料用有机质页岩、陶瓷粘土、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等,是陕西省以煤为主的能源矿产地彬长煤矿区的一部分。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55.81亿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54.39亿吨,占咸阳市保有资源储量107.34亿吨的50.67%,是陕西省重要的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之一。其中探明储量5亿吨以上的井田和勘查区包括彬长矿区大佛寺井田(10.69亿吨)、雅店勘查区(6.37亿吨)、小庄勘查区(11.61亿吨)、文家坡勘查区(7.28亿吨)、胡家河井田(6.80亿吨)。
4.植被资源
彬州市林业用地45.5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6%。其中林地31.39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1%;宜林地13.21万亩,占林业用地的29%;人均有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