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做合一”创造初中语文有效课堂
2020-06-03陈冬清
陈冬清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做合一”指导下,改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因此,本文以“教学做合一”为主题,分析了语文教学现状,指出了语文课堂“教学做合一”的构建路径,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语文;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02-02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目标主要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再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教学做合一”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改变语文的课程形态,又快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也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17年为了改革“重读轻教”的教学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教育主张。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在教学中改变教、学、做分离或并列的状态,克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将教学与做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促使课堂教学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获得进步。进一步来说,“教学做合一”肯定了知识的基础作用,但是它主张加强课程教学与实际的联系,突出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以“做”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健康成长打好基础。在“教学做合一”教学中,学生位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从教育源头上去追求真理,找到并借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总之,“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将学问从“私人荷包”里拿出来与学生共享,并指导学生在“做”的基础上开动双手和智慧,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学做合一”思想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相契合的[1]。因此,在构建语文有效课堂方面,“教学做合一”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做合一”视角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墨守成规,以生硬的知识灌输为主,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不受重视,语文课程形式单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过是没有灵魂的知识容器。由于没有实践操作的机会,他们获得的知识是生硬、呆板、没有温度的,无法感受知识的灵活性、实用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将“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借助引导、启发、情境创设等手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突出“做”的地位,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促使学生通过分析找到疑点,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许多教师提倡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以改变机械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创新的过程,使师生在学做结合中共同进步[2]。
三、“教学做合一”视角的语文有效教学途径
(一)提高教师素质,革新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也是推动语文有效课堂建设的有生力量。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能力都会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和最终结果。所以,要想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创造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必须要重视初中语文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语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对“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教学合一”教学理念深入贯彻打好基础。这就要求初中学校要加强语文师资培训,使初中语文教师对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教学做合一”理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促使他们在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探究和创新。如在《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言文教学时,教师不应只关注文言文知识教学,还要围绕“做”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文言文诵读比赛、人物形象分析、纪传体文言文写作手法思考练习等,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讨论、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在“做”中消化知识、巩固知识[3]。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创造初中语文有效课堂,要改变学生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主动、协作、研讨中开阔视野、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主动学习。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紫藤萝是一种常见的绿植,不仅许多小区和公园里可以见到紫藤萝花厅,一些学校也有紫藤萝小道,学生对这种植物非常熟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找出文章中描绘紫藤萝的花色、花香、神态、特点、气势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讨论作者的描绘是否准确、生动。作者将紫藤萝比喻成帆和船,是否合适?如果是你,你会将紫藤萝比喻成什么?为什么?然后让学生给出答案。这样让教学回归生活,借助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
(三)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贯彻“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构建有效课堂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构建开放式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总之,在“教学做合一”中,“做”是核心。语文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掘许多有趣的知识点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将活动引入、穿插到教学中,借助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预习环节,让学生收集老舍同时期的一些散文作品,或者整理有关冬天的名家散文名篇,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老舍的《想北平》,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体会散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激活知识经验,结合地理知识绘制济南的地理位置图,使学生对济南的地理位置、散文的文化背景有更深的了解;在教学告一段落后,让学生阅读国外作家关于伦敦冬天的散文作品,并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这样可以使学生领会散文的精髓,促使学生思考和学习能力并重发展。
(四)促进教学延伸,开展课外实践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认为成绩不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根本标准,生活教育、生活实践才是教育的根本出路。事实证明,这种教学理念更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所以,在“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引导下,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要想方设法促进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实践、自主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如在学习鲁迅小说《故乡》时,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借助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了让学生了解小说中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经典短篇小说,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素材,借鉴小说的写作手法创作小说。为了确保学生能通过课外阅读和写作有所收获,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和写作成果展示,选出优秀作品,并对学生的写作成果以客观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
总之,“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知识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大金.“教、学、做”合一——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8(19).
[2]康东赟.“教學做合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5(12).
[3]朱家芳.“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指导作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