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制教育实施策略

2020-06-03张朱义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

张朱义

【摘 要】如今,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人们越发重视教育工作。校园教学工作也要求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单是提升成绩、传播知识,更要求学生对社会中的法治内容有所了解,提升法律意识。因此,本文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法制教育的具体实施进行分析,寻找最优教学策略,以期可以促进初中生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制教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079-02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思想日渐成熟的阶段,会被各种外在因素所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学生能够获悉的信息日渐繁杂,道德和法治的教学应促使学生构建起正确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在教学中,需要明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层次需求性,而后给出对应的策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修养。

一、适时开展小组互助式教学

教师在开展思品课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时,需要让学生以小组方式展开讨论和学习,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学生被遗漏的状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互助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以此实现教育的普及性,如此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内容,从而助力学生成长[1]。

如开展《法不可违》课程学习时,可以针对法律展开三部分教学,让学生明白法律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对课程进行一定的解释,合理地设计问题,如违反法律要受到哪些处罚,如何让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范等。问题设定好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多种答案的出现,如此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等到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整个过程中不断讨论能够促使学生吸收知识,活跃整个课堂氛围,与此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投身到思品课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中有所得,教师也能透过小组探究,确切了解到学生存在的一般性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二、适时渗透游戏活动

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旦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较浓的兴趣,存在着极为强烈的求知欲时,就会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除此之外,教师应增强活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

如教学《心中有法》单元,在讲到各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内容时,对于交通法的常识,需要学生掌握红绿灯的一些简单命令。教师可以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如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各个人都需要准备好红、绿、黄三种指示灯,而后带领着学生做游戏。分别让三位学生扮演指示灯、警察还有行人,进行实际过马路情境的训练。教师应将部分简易的禁令合理布置到教室中,如左转、右转、禁止停车等标识,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之中掌握交通规则。教师还可让学生扮演违反交通法的角色,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交通法规,最终增强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和维护社会交通秩序的意识。

游戏活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从活动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在法制教育的教导下提升个人综合能力[3]。

三、适时采用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或是学生疑问设计问题,合理启发并引导学生处置好问题的教学策略。要想让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每一节课都能够合理渗透法制教育,教师需要遵照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预设问题[4]。

如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单元时,为了让学生将法律与生活相联系,可以设置“人的生命仅有一次,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联系到法律的保护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设置问题:“对于他人生命有所侵害的人最后会受到何种惩罚呢?”这样能够让学生自然联系法律,进而意识到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对于生活中的预防性犯罪,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假若你无法管控住自己的情绪较易做出哪些事情呢?”如果学生无法和法律知识相联系的话,就可以以走路为例子,因为走路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一件事情,同时走路也受到法律的约束性。此外,中学生从小就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定,同时也有不少学生不会全部遵守该法律规章。提出一个较好的问题比学生单纯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能够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教师合理运用此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有效构建起法治观念,为其今后遵纪守法打好基础。

四、结语

总之,初中生作为新一代社會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观念,掌握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形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严格遵守法律规章。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国家法规的关键场所,因而教师要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法治课程教学,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使学生的日常行为得到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避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出现,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金宝.法制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8(26).

[2]白祥友.关于中学阶段强化学生法制教育的相关探讨[J].中华少年,2018(19).

[3]刘虹,张家鉴,范玉国.巧用契机教育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新课程(中),2018(5).

[4]方泽辉.初中政治教学是道德法制教育的重要平台[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1).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