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06-03王小兵
王小兵
【摘 要】实现素质教育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为了应对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快速崛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的传授。因此,在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信息课程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关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发现和理解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小学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因
信息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的运行是各种软件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软件。在现代生活中,软件的应用涵盖了社交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新软件也在不断地出现和开发。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掌握所有软件的使用,这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变得困难。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注重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从而具备创新能力。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编程教学,而是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多方面教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认知水平,在开始阶段教授计算机编程语言是不合适的,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学习计算机程序,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达到编程所需的水平。所以教师在开始教一个程序时,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降低了对信息技术水平的认知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简单、实用的编程软件,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初学阶段的兴趣,让学生实际地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
(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了教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建设,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超出教师心中的教学理想值时,教师不应强迫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模式,而应站在学生的基础上考虑问题。学生也应该要积极表达自己的理解观点,简化教师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提出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发思维活跃性。
同时,教师也应该着重于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以比较轻松和活跃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计算机作为一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教学工具,教学范围涉及比较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将信息技术知识灵活的应用于其他学科中,加强学科之间创新意识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自护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环境。例如,学校在校园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让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自主地参与比赛,作为给学生的奖励,颁发奖状,并且在互联网上展示出来,促进和其他学生优秀作品的交流。这种比赛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的、个性化表现的机会,促进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的优秀之处得到了更好地展示,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
区别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同学生对探索和创新知识有不同的思考模式,教师应该要指导、鼓舞学生自主地思考学习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传授自己知道的知识,而是要给学生空余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在课程教学的开发中,教师应该充分探索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的学习内容,提出适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主题。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应该满足以下要求:第一、要有适当难度;第二、有必要在教学和学习中进行探索;第三、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以便学习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开始思考活动,获得一定的信息知识,将知识水平从定量改变为定性,获得富有成效的结果。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佳动机是学生对他们学习的材料有着内在的兴趣。”。兴趣学习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学习动机,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知识欲望,促进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发现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学习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新型的教学工具,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将文字、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的内容表达得更加具体和简单化。这种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教学与科技手段的结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教学方式,生动课堂教学环境
创新意味着超越,意味着变化,缺乏主观意识和自主权的人,没有独立的人格,只能被动地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着重于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一味地传授给学生,其结果使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和独创性以及个性丢失了,对信息技术提不起学习的动力,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注重教育改革,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唤醒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应该适当地向学生学习,赋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责任感,运用“了解自己的老师,相信自己的方式”的心理功效,強化教师的作用,把情感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在教学中,教师的“爱”和“爱”被用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爱和信任,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民主,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好奇地问,充满自信地思考和说话,并尽可能多地体验。通过这种简单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以质为本的教学特色。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的最关键之处,轻松简单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获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使他们成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了提高学生自护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结语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技能的展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获取资源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全面使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结果的能力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应该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做了一个演讲——学生操作练习——教师总结了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总是失去了创新教学的灵魂。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平.基于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8).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