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块云彩不下雨》的现实主义特质

2020-06-03唐尹

金沙江文艺 2020年5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作家小说

唐尹

何刚是一位60后的作家,是在从事教师行业的过程之中走上写作道路的。中学语文教师的身份与其教学环境,促成了他观察社会独特而有力的视角。他的短篇小说集《哪块云彩不下雨》所承载的内容,足以开出现实主义的花朵。楚雄位于滇中地区,牟定是其中一个相对娇小的县城,作家在乡镇教育环境中所能够看到的现象和问题直接触及到当地学生的教育状况,甚至人民群众的生活。可以这么说,作家在创作这些小说的过程中,抛弃了自己教师的姿态,而是以一种平视的眼光审视笔下的人物和故事,采取的都是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几乎排除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表现出的尽是作家看到的真实景象。

一、基于原型的想象

何刚是一位善于总结生活的作家。他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进行提炼和重新编码,组成了小说的叙事背景与叙事情节。他的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乡镇群众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很多小说家的笔下,虚构的文学却是活生生地表现着现实的生活,这本《哪块云彩不下雨》属于反其道而行之,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是在原有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观察和思考。

作家是敏感的,总是能够巧妙地利用生活。确实,一部作品不可能对现实生活进行真实的还原,这其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作家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但是一些作家总是能够尽量地观察生活,试图更大限度地还原当时的场景。《黑三是一条好狗》源于当年真实的“打狗事件”,作家将“杀狗任务”与文明村评选相挂钩,促成了小说叙事的复杂性,也巧妙地推进了情节发展的进度。这是人的利益与狗的生存相矛盾的画面,由此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作家的情感态度来,他控诉的是人竟然可以利欲熏心到失去良善的品格,面对众多的狗命却毫无怜悯之心。作家这样描写到:“几个人动动脚就把四只小小的狗给踩死了。”看似冷静的描写,其实可以看出作家言语背后的强烈讽刺。另外还有《找车》《村厕简史》等,也是作家秉承事件真实而进行的创作。

何刚小说中的乡村和学校设景均依据真实的存在进行取材,这样的环境为小说中的人物事件提供了更加现实真切的活动场景。童年生活向来对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出身六十年代的乡村,何刚的乡村设景自然有着缅怀过去“记忆生活”的色彩,因此,农田、河沟、山坡、乡村电影等景象总是不时地出现在描写过去乡村生活的小说中。《哪块云彩不下雨》一篇中就写“……直接在水秧田里捉泥鳅黄鳝,到河沟里捞鱼”“我们村子坐落在一个山坡上,一条公路把村子切割成两半……”这是作家对真实的生活,也是真实的村庄的描绘。何刚也立足于他的中学,写了很多关于记忆中的和现实中的学校环境。《月色如水》中,作家这样勾勒90年代的山背中学:“像山背中学一样的山区学校,都要办学生食堂……学生从家里拿大米按月交定粮,再每餐交两角钱的加工费……”直接简单的描写,将那个时代独有的环境呈现出了来。也有当代的乡村学校,《找车》中的中学是作家现在任职的学校,其中写到的校门口商机便是现在较为典型的校园环境。

在这样一些具有时代典型特征的环境下,作家也塑造了一群典型的人物。“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真实以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何刚在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上,是严格的。他不仅从群众生活中获取第一手的材料,并依托典型人物的塑造,完成小说该有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你为什么流泪》一篇中以上初三“问题少年”的劝退为导火索,引出的是背后“女人”艰苦的命运。这个处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女人,从婆家的重男轻女荼毒,到丈夫外出务工的背叛,又在现代教育中无力管束孩子致使他成为问题少年,这是一个极其典型的当代农村妇女,作家借她与这个时代的种种交织,深刻揭示出了广大农村妇女在现代生活下的悲剧。

事件真实、环境真实和人物典型构成了作家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特质,他的“真实性来源于现实中的真实……接受事实性和客观性的制约”,并且运用独到的手段和方法,将一个真实的故事演绎得既合乎逻辑,又发人深省。

二、源于人道的善意

关注现实,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作家的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意味着无边的爱意和温柔的怜悯,意味着对陷入逆境的弱者和陷入不幸境地的人们的同情,意味着‘道德力量和‘人民的良心……”他的笔下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人物,“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小人物,他们在淳朴的乡间和和日异月新的时代变迁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有着各自对生活的理解,也因为自己的局限有着对生活的无数困惑,但都无一例外地在自己的生活中忙忙碌碌,按着自己所认为的最好的方式努力着。”或者说,即使这些人物生存悲苦与艰难,作家依旧给他们的生活一些希望,这是源于作家对他们生活的同情与悲悯。

作家有意表现当代农业从业人员的生存困境和他们所承受的心灵冲击。乡村是一个诗意的栖息地,也是苦难的集中营,越来越多的农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挑战。《风起风落》中这样描写:“年轻时候的李坚决没有这样的绰号,他叫李绍吉。20多年中,他在村里代过课、坐过七年牢,牢释后烤桉油、刷油漆、干过水电安装、开小五金店等多项营生之后才成为今天的李坚决。”又经过数年,在小说结尾说:“李坚决干老本行,烤桉油。”从这样的叙述中,可以看见一个历经沧桑的劳动者形象,但是经历过这些事情,他面对生活的态度是这样的:“三个老朋友一起举杯,为着他们的光明钱途干杯!”这是一种面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态度,也是作家给他们指明的希望。另外还有《你为什么流泪》中的进城打工者的艰难挣扎和心灵激荡,面对城乡巨大差距,再放眼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拿着最低的工钱这样的现实,还有背井离乡的漂泊和家庭生活的支出这些情况,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可是作家在“家乡”为他们留下了温情:“还有浓浓的乡情,人亲着呢,土也亲着呢!”最后,作家也写到城乡边缘人物的梦想和挣扎。这是一个很尴尬的群体,处于悬在半空的状态,进城不得,返乡不愿一度让他们深陷奋斗的迷茫之中。《鱼刺》中,“我”就是这样一个为城市户口而奋斗的人,在这条进城的路上,丢弃了心爱的人。最终只能骂一句:“狗日的户口!”这些行走在苦难路上的人们,被作者用这样那样的情节拉上了文学的舞台,意在给予这样的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于今天的时代来说,被称为弱势群体的他们,更需要像作家这样的人,并非以俯视的姿态去玩味他们,而是以一种关怀的视角,走入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所处的艰难且尴尬的困境进行揭示,以寻求社会更多的关注。

三、对于问题的呐喊

虽然从作家的叙事中,不是很明显地就能看见其中的情感倾向,但透过小说事件本身,却能够依据价值观的指向,明白其中的批判与控诉,甚至呐喊。

何刚的写作有着很明显的问题意识,不论是在写乡村还是学校,他都能够抓住时代之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转型中的当下社会,主要关注的是现代化冲击下乡镇人物的生存困境。《你为什么流泪》探寻了一个乡村孩子“变坏”的家庭原因。这应该是作家最想或者说最值得关注,也是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处在城乡交界处的乡镇中学,是一个孩子人生走向的平衡器,这其中复杂的学生让这个小社会良莠不齐,稍有不慎就会沦为问题少年。陈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真实的个例,也是普遍的典型。小说结尾“女人内心很茫然,她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这个结尾不仅是女人个人的迷茫,也是作家的迷茫,更是作家对这个社会发出的责问: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我是一个贼》以贼的死后自语,回忆并讲述了其由被当作贼到最后真正成为一个贼的心理历程。从善良而来,以忏悔而终,这貌似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实则是一个十足的悲剧,贼、同学、死去的小女孩,这些统统都承受着道德、法律和善良的责问,作家借此对人心进行拷问:人为什么这么残忍?作家透过这些不被人重视的生活故事,发现社会种种问题,并且借小说中人物的悲惨境遇,向这个社会发出一声声的诘问。

由此,作家的小说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它“深深根于泥土,从大地中汲取民族精神营养,关怀人民……有大悲悯的情怀,书写人民的悲哀与苦难,表现人民追求自由的斗争精神”。不仅如此,作家还具备更高的姿态,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真实地揭露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风起风落》中對不顾环境污染只顾经济发展胡乱招商结果的描写:“那黑黝黝的像小山一样的废弃料渣啊,说不准哪天轰隆一声炸弹般一样就炸了。”虽然这些事情只是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但作家这样极具批判性的小说,却是足以引起一场深思的。

综上所述,因为作家的教师身份,其小说涉及的叙事环境几乎绕不开学校这一圈子,大多都是与学校背景相关的主题叙事,这其中又掺杂着对小市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关怀,但不论如何,作家始终秉承的现实主义写作,彰显出其小说“真实性”“典型性”、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问题呐喊的特质。

责任编辑:李学智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作家小说
作家谈写作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倾斜(小说)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我和我的“作家梦”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