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大监督”格局,做实企业内部纪检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03张圆

企业文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思考实践

张圆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踩着稳中求进的步伐,以不变的决心、不变的力度,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铺展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全面从严治党启新局,纪检监督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整合监督资源,推进大监督格局的构建,是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就深入推进惩防体系的建设,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就如何企业内部纪检监督的作用,构建更为良好的企业环境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监督格局;企业内部;纪检监督工作;实践;思考

党风廉政大监督格局,是指在党委领导下,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强化权利运行监督、推进依法合规治企、防控廉洁风险、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为目的,由纪委牵头,整合监督力量、共享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合力,实现闭环管理下的日常监督,促进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工作机制。

一、企业内部纪检监督工作的开展现状

(一)认知与重视程度方面存在问题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是长期、持久的工作任务,要求企业领导以及工作者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可是很多企业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欠缺清晰合理而全面的热值,更加重视經营业务,党建、思想政治、纪检监督工作略显弱化,认为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党风廉政建设中不出现问题即可。还有一些工作者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偏见,认为其并不是企业全员的事情。很多企业当中,党风廉政建设处在孤立状态,监督工作的落实也并不彻底。

(二)监督体系备受制约

企业内部的纪检监督部门被弱化,纪检监督体系的实际运行受多方制约[1]。纪检部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深度、广度都不够,负有业务监督职能的管理部门职能既分散又有很多重叠,纪检监督工作并未有效落实,也未能将其实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纪检监督体制呈现单兵作战的状态,游离于具体业务之外,难以实现长效监督。很多企业的内部纪检监督机构权责不一,纪检监督工作的实际开展更侧重于警示教育,不能深度开展工作领域的在监督,纪检监督部门、纪检人员的作用无法得以充分发挥。

(三)纪检监督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纪检监督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工作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监督效果发挥不足。纪检监督工作面对各专业开展工作,纪检监督队伍力量较为薄弱,鲜少有具备综合能力、素养的人才,开展工作难度较大。针对企业安全、物资以及财务方面的纪检监督工作没有明确的模式,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纪检监督工作。内部监督和同级监督时,纪检人员会因管理权限而多有掣肘,即便是发现问题也难以追根溯源地加以督促整改,揭露问题的真相。

二、推进大监督格局,做实企业内部纪检监督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监督资源

基于监督格局的有效构建,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纪检、内控、审计、合规合法监察等得到有效整合,其有明确的监督对象与监督内容,同时相辅相成,形成监督权利互补。对监督部门和监督环节的诸多关系进行有效整合,将同级监管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基于全局视角对监督力量进行系统、合理的安排,不但能够实现明确分工,更能够实现密切合作。构建一套全面、有效的监督责任系统,对责任进行层层分解,构建明确的监督责任清单,对监督主体、责任范围、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等进行有效明确,这样能够落实纪检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基于大数据推进大监督格局的构建

企业一定要将内部监督渠道进行有效畅通,公布纪检监督电话,同时要设置信访举报信箱,构建监督服务窗口,让所有党员和职工都能够参与到党政廉洁监督、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工作当中,对员工意见进行有效征集,对各类信访案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严禁产生吃、拿、卡、要的现象,用制度对权利进行有效约束。构建动态的监督系统,基于科技力量构建监督预警系统,对整合机制进行探析,提早预防诸多监督内容,在事中进行动态监控,在时候进行有效梳理与分析,并且明确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积极进行回头看,把纠治“四风”作为重点,即时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对“四风”问题进行自查整改、分析总结、强化提升[2]。特别是在节假日等重要节点。与此同时,对于问题整改结果及预防措施的完善等“回头看”工作一定要及时而有效地进行开展。

(三)建立专业的纪检监督队伍

构建党风廉政大监督格局要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推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突出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和业务监管责任,由纪检部门开展重点协调、联动推进,督促业务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持续增强制度执行力,夯实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构建党风廉政大监督格局要落实“集中精力真监督、深入查找真问题、加大力度真整改、确保监督真见效”和“摸实底、凭实据、讲实话、报实情、促实改”的“四真五实”要求,推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真、落实、落细、落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监督工作的深化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构建企业大监督格局正是企业内部监督有序开展的重大举措,基于对监督资源、力量等的有效整合,基于大数据推动大监督格局构建,构建切实有效的监督团队,避免诸多风险问题的产生,强化提升工作成效,让企业效益能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之下,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敏元,王春松.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2):124-125.

[2]王哈斯塔娜.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8(20):219.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思考实践
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简析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
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机制完善探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