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2020-06-03梁福玲
梁福玲
【摘 要】 目的:讨论系统化护理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小儿肠套叠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患儿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系统化护理的患儿设定为观察组,每组样本数均为21例,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肠套叠患儿使用系统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且可使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空气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主要是指患儿的肠管部分及其系膜套进入相近的肠管内部而导致的肠道堵塞。该病是婴儿时期比较多见的急腹症之一,以4~10个月的患儿居多,春季是该病的高发期,主要和婴儿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状况密切相关。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致使患儿出现肠穿孔、肠坏死,乃至中毒性休克等,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本研究中,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小儿肠套叠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系统化护理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小儿肠套叠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患儿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系统化护理的患儿设定为观察组,每组样本数均为21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11例,年龄2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3.5±1.1)岁;观察组中包括男性患儿9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3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4.0±1.3)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临床常规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告知,并将治疗方法进行说明。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系统化护理方式,1)术前心理干预:患儿及家属由于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以及治疗方式治疗了解的匮乏,极易出现烦闷、焦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使用积极、温和的态度对患儿及其家属详细说明治疗与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将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告知,同时将临床治疗的成功病例对其进行分享,以缓解其负面心理[2]。2)术后干预:术后建立患儿的静脉通路,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减少出现肠壁水肿的发生,并使用营养支持进行治疗;为患儿选取平卧位的方式,使其尽可能多休息。患儿排便后使用温水进行清洗,同时使用适量的氧化锌软膏进行涂抹,以确保其肛周皮肤干燥,以免出现溃破及湿疹等症状;对患儿的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以上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处理;待患儿出院时,则叮嘱其应在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实行科学的辅食,对其饮食卫生予以加强,以免腹泻发生[3]。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同方式护理后,患儿的病症没有任何改善,且有加重迹象为无效;不同方式护理后,患儿的病症明显缓解为有效;不同方式护理后,患儿的病症基本消失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评分采用百分制,得分在80分及以上者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0分及以上但低于80分者為满意,得分在59分及以下者为不满意度。总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记录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对小儿肠套叠患儿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分别经t和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19/21),远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的52.3%(11/21),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2%)远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71.4%),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小儿肠套叠是儿科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病症,其起病较为迅速,且病症变化较快,由于患儿较小,不能将病情表述清楚,对医务人员检查工作的配合也不是很好,若其发病后护理与治疗不及时,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而,在进行此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实行系统化的护理显得尤为关键[4]。系统化护理主要是以现代化护理理念为根本而制定的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一项综合护理方式,旨在将以疾病为基本出发点的护理干预逐步转换为以患儿为基本出发点的护理方式,并将护理工作切实做好。此护理过程中通过术前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使其不良情绪得以缓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通过术后诸多护理干预,明显地降低了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极大地提升了临床上的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中也发现,使用系统化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亦远高于对照组,再一次验证了此护理方式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将系统化护理使用在小儿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的治疗中,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参考文献
[1] 赵凤霞.系统化护理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04):157.
[2] 廖锡群,吴小肖,范燕玲.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57-58.
[3] 谢梓建,邓一琼,房涛,等.低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269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01):40-42.
[4] 胡思佳,白玉作.空气灌肠复位与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8,(01):66-72.
[5] 黄志聪,梁少映,刘月生,等.小儿肠套叠经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