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模式下思政教育精致育人实施研究
2020-06-03叶任泽
叶任泽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精致育人”理念提出,是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刻反思,是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全新探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书院制改革,书院制高校围绕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注重教育内容针对性、教育安排科学性和教育方法艺术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书院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书院模式
“95后”大学生是当前高校的主体,他们在职业规划、学业指导、人际交往、创新创业、心理调适等方面都存在着迫切需求,学生需求的种类、方向、程度各不相同,传统的同质化教育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迫切需要探索非同质化的教育理念。新时代背景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精致育人”理念就是行之有效的、面向个体的非同质化教育理念。以实现全人教育培养目标的书院制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的一种有益探索,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时代潮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提出依据
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强调,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和最高水平。精致育人注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使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精致育人”理念提出源于对大学教育主体的确认和回归,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将师生共同置于主体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内涵分析
“精致育人”是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客观规律而进行的细致深入的探索,根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学生诉求为工作起点,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均衡发展,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和期待的育人方式。高校书院把“精致育人”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将做精、做细、做实。围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并将其明确化、条理化、具体化,关注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书院具体工作中,做到环环把握,有机衔接,精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细致化、精准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框架构建
“精致育人”理念不仅是文化范畴,又是意识、管理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框架可分为精致文化、精致思维、精致管理三类。在精致文化中,将校园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作为两大重要阵地,明确精致文化的落脚点。在精致思维中,将科学管理思维和人本管理思维相融合,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管理过程中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在精致管理中,提倡规则之下的个体自由,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稳步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让大学生拥有坚定的理念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拥护者和继承者。
二、书院制模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當前,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一系列教学安排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提高社会担当和时代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书院建设聚焦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关注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提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和全环境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书院建设的教育理念相符合,也正是因为两者的育人目标、精神内涵、教育对象等方面高度关联,突显出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可行性分析
书院强调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有效发挥书院文化的综合功能,并使之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书院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强调学生关注当下生活,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和维度中提升思想政治的判断能力。高校书院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互相依存、共同促进、互为支撑、互融互通的关系。
三、书院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精致文化,创建书院微辅导工作范式
弘扬民族文化精华,凝练书院文化内涵。书院是以中国传統文化为核心内涵,使学生在书院生活中感悟文化的精髓,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微辅导”是一项精致化、个性化的深度辅导工作,微辅导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精致育人”的具体实践,也是书院文化建设的有力探索。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入书院在学生生活中寻找他们的问题和诉求,并与他们平等交流成长中的话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话语体系,将价值导向、育人理念和书院文化融入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播社会正能量,强化正面信息,消解负面消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书院中要实现以“文”教化人心的精致育人理念和效果,重点落在细化、“文”化和精细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书院中以宿舍为单位用调查问卷形式精准细致了解学生在学习、就业、考研等方面的有效需求,分析学生成长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学生为微主体,开展朋辈教育,通过对书院内各项活动的组织与服务,提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引领精致文化,构建辅导员、学生骨干、先锋党员、科研达人等多元化的书院辅导格局。以细致、立体而饱满的线上线下活动构建学生文化与思想内涵,牢牢抓住线上线下两个阵地,线上建立“微”社区,开通书院官微、微信群、QQ群等,在与学生微社区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线下,围绕书院通识教育,开设“微”讲堂,包括红色教育微讲堂、职业规划微讲堂、专业素养微讲堂、综合能力微讲堂、婚姻恋爱微讲堂、心理健康微讲堂、人际交往微讲堂等。书院用精致文化把学生凝聚一起,使学生在政治素养、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
(二)精致思维,实施书院四导师运行模式
在精致思维中,将科学管理思维和人本管理思维相融合,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育人过程中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一个成功的高校书院,应该通过重视并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而使他们形成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精致育人理念下,从学生的多维度需求出发,实施书院多维度导师制,建立了以“常任导师、学业导师、成长导师、学长导师“为主体的导师队伍,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和人格的培育。四支导师队伍由于其各自角色不同,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都坚持“协同育人、协作统一”的原则。从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以育人成才为中心,遵循导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内涵,加强联系与沟通,形成导师共同体,确保合力大于各自力量之和,以生为本,共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常任导师由思想政治辅导员担任,是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学习的基础保障者。常任导师天天见,点对点无缝沟通打破传统教育师生渐行渐远局面。书院实行常任导师入驻书院办公,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及台账,构建学校、家长、学生个人三维连接网络,确保常任导师对学生的最新情况随时知晓、了如指掌,实现真正无缝沟通,顺利实施日常管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
学业导师由学业班主任担任,是学生学业的辅导者、知识结构的完善者、学科竞赛的指导者,是书院精神的传播者。学业导师进到班,点对面进行学业辅导,建立师生“导学”关系。学业导师在课堂之外,要求每学期进班级、进宿舍对学生进行“普遍+个性化”学业辅导,现因材施教、促长补短。同时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将知识在比赛的过程中教授给学生,书院与其合作推出学业分析报告,促进协同育人的形成。
成长导师由优秀校友担任,是学生思想的启迪者、为人处世的引导者,是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开拓者。成长导师在书院开设微讲堂,深度交流定期分享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成功经验,为在校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机会,对学生提供人生规划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寻人生发展的方向。
学长导师由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是“朋辈教育”的实施者,是低年级学生大学生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书院文化的传承者。学长导师面对面,具有与学生关系亲密、易于沟通的先天优势。通过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为低年级学生分享学习及生活中的经验,引导低年级学生充实度过大学生活,在课业学习、生活经验、情绪感情、自我认知等方面给予引导。
(三)精致管理,建立书院模块化育人体系
在精致管理中,就是要在大学生明确规则的前提下,发展个性,兼容并包,提倡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理念,即提供规则之下的个体自由和均衡发展。把育人工作放书院平台上,坚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探索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把育人工作由隐性向显性转变,使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有可见载体形式出现,培养学生全方位多领域均衡发展,注重领悟生活,将课本上的所学运用到实处,做到知行合一。
书院采用模块化育人体系,设立第二课堂模块学分,要求每位学生在大学四年内完成规定的9.5个学分。整套体系分10个模块,分别为思想政治素养、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文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及学生工作经历、技能证书和其他第二课堂活动,涵盖学生在书院中所能参与和进行的全部活动,通过模块化项目在线发布、学生在线选择、评价在线反馈、学时在线记录,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形成学生成长数据池,推动第二课堂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第二课堂模块育人体系从心理到行动,从实践到分享,从创新到传承,涉及学生成长成才的各方面,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部分模块内容,使兴趣成为活动的先导,快乐学习快乐体验,使学生的主动接受综合素质教育的覆盖面得到了大面积提升,让学生更清晰明确的了解自己需要加强发展的方向,获取知识和参与活动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通过第二课堂模块化考核,使书院的育人工作有了真切实在的立足点,素质教育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褪去了抽象的外衣,有了具体的模块划分,有了完善的培育体系,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完善化成长,促进了学生全面化均衡化发展。
四、结语
在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书院建设聚集于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探索。通过发挥书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大功能,激发学生在书院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书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万林艳,张楠楠.书院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2015(12).
[2]金建龙.精致育人理念及其框架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2).
[3]金建龙.微辅导: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
[4]程海东,宫辉.现代高校书院制教育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9年课题的研究成果(SGXSZ19003)。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