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适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可行性实证研究

2020-06-03周璐璐

科技视界 2020年12期

周璐璐

摘 要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利用現有条件,走“适度开放”的发展道路,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突破自身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契机。本文对高校图书馆适度开放下定义,指出其适度开放的必要性,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适度开放的优势和可行性,并提出其适度开放的几点措施,以供其他高校图书馆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信息时代,人们对社会信息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已然成为发展趋势。然而,当前许多西部高校图书馆尚未具备完全开放的能力,如何根据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条件,走“适度开放”的发展道路,成为深思的问题。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有条件的、有限度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与可行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开放措施,为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新模式的探索提供支持。

1 适度开放的含义

适度开放是指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既不能像公共图书馆全面开放,也不像以往的高校图书馆完全不开放,而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开放。“有条件”、“有限度”开放,指的是高校图书馆依据自身馆藏资源多少、场馆容纳量和服务能力大小在服务对象、内容、程度、手段等方面适度地提供有条件的、有限度的对外服务。

一般说来,我国的图书馆大致可分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两大类。公共图书馆实行全面开放,属于文化系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社会群体。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只对校内师生开放,属于教育系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服务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就当前全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形势来看,实行全面开放并不现实。一方面,高校图书文献资源、场馆空间、服务人员等都是有限,这制约了它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必然会面临如下问题:读者借阅矛盾、知识产权泄露、文献古籍破损、建设资金不足、服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等等。另一方面,完全不开放,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趋势,严重点甚至阻碍事物的发展造成如下的问题:资源闲置和浪费、发展瓶颈等。

所以,高校图书馆实现有条件、有限度的分层次、有偿开放是值得参考的。在满足学校教研需求的前提下,有序合理地开放高校图书馆资源,是最大化实现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及社会效益的方式,既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迎来更好更广的空间,又能提升学校在本地区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带动本地区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实现高校和社会的双赢。

2 适度开放的必要性

2.1 国家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其第六章第三十七条提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1]。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规鼓励高校图书馆有条件、有限度的面向社会读者开放,为高校图书馆适度面向社会读者开放提供了政策支持,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对其面向社会开放的认可与肯定。

2.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建设“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坚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民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用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高校图书馆是一座知识宝库,高校图书资源是社会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利用好高校文献资源,适度面向读者开放,对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3 符合国家倡导“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

高校图书馆依据自身的承载能力,发挥信息资源优势,适度向社会读者开放,满足社会读者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与诉求,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符合国家倡导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理念。对许多毕业出社会参加工作的人,没有能力上大学的人,以及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无偿或有偿支付合理的费用,借助高校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当然还有其他公共资源(公共图书馆等)继续学习、深造。这不仅能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还能提升社会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

2.4 实现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面向社会适度开放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政府和高校的资金投入还远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高校尤为严重,而高校图书馆适度面向读者开放成为解决这种境况的新契机,打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资源、人才、场地优势吸引社会力量来支持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这种筹集资金的方式,能使图书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的调配,市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一定程序缓解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压力,促进图书馆自身的良性循环发展。

3 适度开放的优势与可行性分析

大数据时代,衡量高校图书馆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已不是单纯考查文献资源馆藏量,而是综合考查馆藏、设施设备、流通状况、信息服务、人员配置等多方状况。玉林师范学院是玉林市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本科院校,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以下称“我院图书馆”)是除玉林市图书馆以外的玉林市唯一一所大型图书馆。我院图书馆在基础信息资源、电子数据资源、场馆面积、基础设施、服务人员配备上都是十分完备的。

3.1 信息资源建设优势

我院图书馆建筑面积41470平方米,纸质文献总量达187.65万册,年订购纸质中文期刊1665种,电子期刊40多类4000多种,日更新期刊100种以上;电子图书可在线阅读及下载150万种,可传递书目285万种,可查询书目490万种;全馆提供阅览座位2000多个;已订购有CNKI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超星移动图书馆、联图云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数据库18个。全馆采用自动化和网络化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24小时在线馆藏查询和中外电子资源访问下载。馆内基本业务全面采用计算机管理,拥有自动借还系统、自动文印系统、电子图书借阅机、读报机等现代化设备。

由此可见,我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较为完备,不单馆藏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场馆面积宽敞,配套设施完备,而且自动化、智能化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承担了馆内文献资源建设、读者信息服务、情报咨询、系统维护等各项工作,保障馆内各项工作顺利运作。

3.2 填补公共资源的不足

由于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大,西部地区图书事业发展滞后,玉林市仅一家公共图书馆即玉林市图书馆,它承担着服务整个玉林市区居民的公共阅读活动,然而它的硬件和软件都尚不完备,现有的公共资源也不能满足玉林市民的阅读需求。

玉林市图书馆旧馆占地9.23亩,主楼高六层,总建筑面积4529平方米,馆藏总量为38万余册,馆藏以普及型的大众读物为主体;年订阅报纸260种,期刊1100种。电子阅览室面积仅138平方米,有微机40台;阅览席位280个。新馆尚未投入使用,新馆建筑面积13980平方米,设计总藏书量95万册,阅览座位1000个。

综上得出,玉林市图书馆为我院图书馆占地面积1/3,馆藏总量的1/2,阅览席位的1/2,期刊种类的1/5,由此可见,玉林市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尚不够发达,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过低,单靠这样的配置已远不能满足玉林市700万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因此,我院图书馆适度开放,调动社会资源,一定程度上满足玉林市居民需求,缓解玉林市图书馆的服务压力,弥补玉林市公共图书资源的不足。

3.3 管理队伍素质优良

大数据时代,读者对获取信息服务的要求在不断加大,传统的信息资源库、一站式检索馆藏资源平台等基础服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参考咨询、情报检索、定题服务、读者教育等多种文献服务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重视和支持,这势必能加快文献信息资源流通,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也会对图书馆服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知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一句话“高素质人才,提供高质量服务”。

玉林市公共图书馆现有职工4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26人;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员占职工人数的62%。相比之下,我院图书馆现有45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9人,大专、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分别占职工人数的100%、93%。在相同服务人数下,我院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具备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同时,我院图书馆设置有信息资源部、信息服务部、信息技术部、参考咨询部等多个部门,可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充分满足读者的深层次信息需求,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4 适度开放的几点措施

4.1 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我院图书馆面向社会适度开放,首先要立足于服务玉林本地經济文化,把地方特色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然后对阅读市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阅读途径、资源喜好等,确定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再制定健全的机制,最后用制度进行科学管理。

通常,可以将服务对象分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个人,厘清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根据需求制定对应的服务内容。例如,玉林的地方政府,他们的需求往往侧重于有关玉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战略发展研究报告和阶段规划;玉林影响较大的企业单位有玉柴集团、三环集团、玉林制药等,他们需要专业性强的信息服务类似市场经济运行分析、竞争服务情报、社情民意动态等;社会个人他们的需求比较多元化,但针对性比较低,大体上信息资源库、一站式检索平台、馆际互借等已能满足他们的需求[3]。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数据,建立专门针对社会读者群体的规章制度或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增加涉及社会读者借阅的相关条例,包括借阅规定、赔偿办法、服务内容等,从各方面保障资源、设施、服务、人员、设备,规范双方的行为活动。

4.2 探索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新方式

4.2.1 开放社会读者借阅证

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借阅办法。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来说,我院图书馆可与他们实行签约制,为他们办理固定数量的借阅证,按年度收取工本费和借阅费,每张借阅证可借书8本,借期15天,超期支付赔偿款。对于年满18周岁的玉林市居民,实行预约定额制,开放日发放100个进馆名额,进馆前需网上预约登记,有名额方能凭身份证件入馆,且只提供在馆阅览,不能外借。

4.2.2 增设社会读者服务窗口、网络专栏

馆内设置社会读者服务总台,专门服务社会读者;官网设置社会服务专栏,针对社会读者详细介绍管理制度、开馆时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信息;一周内固定3天为对外开放日,所有对外业务只能在这3天办理,其他时间不接待社会读者。

4.2.3 分开管理校内资源和外借资源

根据社会读者的需求,从信息资源库系统中筛选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源,这部分有固定索书号的文献资源可供外借,如此这般将校内师生和社会读者的可借阅文献资源区分开,即便于规范管理,又能合理调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2.4 构建本地文献资源数据库

我院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和特色馆藏已经初具规模,涉及整个桂东南文献资源,可以因地制宜,与玉林市及周边政府、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数据库,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例如共建玉林文化大典数据库、玉林特色农产品资源库、玉林中药港数据库、玉林特色景区旅游资源库等,这些能宣传玉林、挖掘玉林经济文化潜力、推动玉林产业发展,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扩大玉林的影响力,促进玉林自身的发展。

4.2.5 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充当“智囊团”,为玉林市政企、科研院所等提供科技查新、定题服务、情报咨询等深层次有偿信息服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馆内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彰显我院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例如,深入到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等项目的研发环节,确定服务对象和内容,进行专题信息检索,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做好定题服务[4]。

4.2.6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活动

充当“播种机”,举办读书会、座谈会、书籍展览、科普讲座、教育培训等,提高全民综合素养。例如,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数据库检索利用、论文写作、文献管理器的使用等专题讲座;开放视听馆有偿租借给政企开展培训活动;与政企合作举办各类活动,可以是掌上阅读、读书心得分享会、“红色传奇”书展、读书沙龙、好书推荐、经典阅读等。

4.2.7 推进数字化阅读服务

数字化阅读具有广泛、便捷、快速、绿色等特点,我院图书馆可将传统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网络数字图书馆、掌上移动图书馆,拓宽阅读渠道。社会读者可以通过移动图书馆浏览馆内图书资源、查询馆藏等,还可以利用我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官网、QQ群、微信群、e-mail等发布新书推介、活动推广,吸引社会读者积极参与,加强与社会读者的沟通交流。

5 重视培养综合型服务人才队伍

受到学校发展水平的限制,我院图书馆人才队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短缺;服务人员专业对口型不强,所学专业五花八门,真正具备图书馆管理学、文献学、情报学专业的人极少,服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不少图书馆员尚不能熟练掌握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素养也能未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些严重制约了我院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学校应当加强图书馆人才建设,培育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人才队伍。既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针对图书管理、信息安全、情报学等专业人员紧缺的现状,注重引进这类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使我院图书馆人才结构趋向合理化、高层次;又要加强现有馆员的业务学习工作,开展关于新知识、新技能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不单熟悉馆藏、检索等基础性业务,还具备计算机、外语、信息深加工处理等技能,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准,顺应时代变化,更好地为读者服务[5]。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教高〔2015〕14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 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2016-01-04.

[2]中共中央宣傳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

[3]邱翠云.适度开放:当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理性选择[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5):38-42.

[4]张虹.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87-490.

[5]肖晓亮,崔云,汪玉新.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策略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