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田玉子料的鉴别与投资鉴赏

2020-06-03邓夏

艺术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和田玉鉴别品质

摘 要:和田玉拥有5000多年的文化历史,自古以来都被权贵追捧。近年来,人们对和田玉子料更加痴迷,子料的价值也不断增长,因此不少商家追逐利益,仿造子料。本文通过探讨历年来和田玉子料的仿造手段,总结借助肉眼及十倍放大镜鉴别仿制品的方法。天然子料皮色种类多,没有仿子料鲜艳,无漂浮感。黑褐色多呈水草纹状分布,裂隙处颜色从中心向两边逐渐变浅。表面形貌特征显示天然子料表面有凹坑并呈现油脂光泽,不似仿子料过于光滑,无刮擦痕,且天然子料凹坑底部光泽与表皮一致,凹坑边缘一侧陡一侧缓。通过这些鉴别方法,为消费者在购买子料时提供依据,避免财产损失。同时分析影响子料价值变化的因素,为收藏者提供品质评价建议。

关键词:和田玉;子料;鉴别;品质

中图分类号:P619.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0-00-05

和田玉自古以来都受到华夏人民的敬重和喜爱,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的人们将其作为祭天礼地的礼仪用器,同时和田玉也是帝王将相墓室中最重要的陪葬品。后期人们逐渐将其发展成首饰、配件甚至器皿,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连孔子也曾言“君子比德于玉”,可见和田玉在人们心目中拥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是华夏炎黄子孙精神和文化的载体,象征着美好与德行。

和田玉是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的钙镁硅酸盐矿物[1]。按照其产出状态,可分为山料、山流水和子料。其中山料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而子料则是山料经过风化、剥蚀后又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其因外表圆润、质地细腻、皮色丰富等特点,在市场中尤为昂贵。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子料玉石的开采工艺越来越娴熟,从早期的人工河漫滩采集到如今的大型机械发掘河床,致使子料几乎被开采殆尽,市场上出现“一子难求”“千金难买和田子”的局面。受到利益驱使,不少商家用尽手段仿造和田玉子料,且因造假手段多样、造假方式不断更新,市面上大部分的鉴定机构没办法出具和田子料的证书,使得喜爱子料和田玉的投资者顾虑重重,购买前确保子料的品质和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

1 和田玉子料的鉴别

1.1 和田玉子料的仿造手段

和田玉历史悠久,其中子料价值极高,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商家改造普通的山料和田玉或其他材质的玉石,仿造天然的子料。常见的仿造手段分为染色和打磨两大类。

1.1.1 染色

天然的子料在河床附近产出,子料表皮经过经年累月流水的冲刷,会与流水或者河床中存在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表皮。常见的皮色有浅黄色、黄褐色、红褐色、黑褐色等多種颜色。这些皮色部分或者全部分布在玉石表面,每一块子料样貌均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些雕刻大师利用这些皮色进行雕刻,成品让人爱不释手。因此一块子料是否含有皮色、皮色种类如何、皮色分布如何,既能将其与非子料玉石区分,又能或多或少地提升其价值。皮色对子料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仿造子料的第一步便是染色。

早期的和田玉染色又称沁色,那时的人们对墓穴陪葬的古玉十分追捧,因此出现了很多仿造古玉颜色的手段。染色原理大致可分为几类:银离子使玉石表皮产生黑色,常称为水银沁;二价铜离子产生蓝绿色,称为铜沁;三价铁离子产生红褐色,称为血沁;碳酸钙和磷元素会使玉器钙化产生白色,称为白沁;等等。利用以上原理,可以仿制各种颜色的古玉,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仿造子料。

和田玉的染色手段最早可以追溯至宋朝,时人用虹光草捣碎成汁,将玉置于其中并以火烘烤,形成鸡血色,用以仿造子料特有的皮色。后至明朝,时人将玉石缝制于活的牛羊的腿中,长年累月以牛羊的鲜血浸润打磨玉石,最终产生红褐色的表皮。再至清朝和民国时期,人们杀狗置玉于腹中,缝合后埋于地下,数周后取出,表皮可见红色血斑和黄色土花。到了现代,染色技术越来越先进,人们多使用有机染剂,如植物染料、酸性甲基橙、碘酒和羊毛燃料等,或无机的矿物染料,如锰盐染料、铁盐染料和中和剂等,对玉石进行染色。染成的颜色也逐渐从一种向多种颜色发展,如金黄色、黄褐色、红褐色和黑褐色等[2]。

1.1.2 打磨

天然子料在河流中经过打磨冲刷,原本多棱角的山料被逐渐磨圆,形成浑圆卵石状的子料,且表面光泽油润,玉石肤质细腻,犹如羊脂,这也是“羊脂玉”的由来。玉石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碰撞,结构粗劣的玉石在搬运过程中就已经破碎殆尽,只有质地结实、结构致密的部分被保留下来,这也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因此绝大部分子料的品质都很好,人们也逐渐形成了子料质地优良的认知。但在搬运过程中的碰撞作用也使子料的表皮形成大大小小的凹坑,即行话所说的“汗毛孔”,是行家鉴定玉石是否为子料的一个重要依据。

早期的商家仿造子料,用装有卵石和水的滚筒、球磨机或搅拌机等将山料玉石放入机器中磨圆,之后再对玉石进行抛光,形成圆滑且光亮的外观,称为“磨光子”。后期造假手段更加成熟,商家用机器击打玉石表面,人为造出撞击痕来仿造天然子料的“汗毛孔”。

1.2 和田玉子料的常见鉴别方法

由于子料的仿造手段千变万化,所以消费者要在购买时及时辨别,不但要掌握一定的肉眼观察鉴别技巧,还要知道相关的理论知识便于检测,以下为几种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

1.2.1 表皮颜色

子料表皮很少为正红色,即便有红色,颜色多发暗,即为红褐色,是赤铁矿致色。表皮颜色种类多,一块子料上会有单色、双色或多种颜色,颜色分布自然,不漂浮,黑褐色常呈松花状或者水草纹状渗入。表面裂隙颜色分布也有规律,颜色渗入深度从裂纹中心向两边逐渐变浅,中心颜色略高于两边颜色[3]。对于仿子料而言,仿造的皮色早期是艳丽的橙红色,易于辨别;到了后期出现红褐色、黑褐色等接近天然的皮色,但颜色漂浮,没有渐变关系;裂纹处颜色浓集,呈现不完全浸染,有方向性,近似网纹状;裂纹中心的颜色和两边的变化不大,没有深浅的差别[4]。

1.2.2 外观

仿造的子料外形过于完美和均匀,但磨圆度差,还留有几何外形。若玉石的长宽比大于3∶1,则很有可能是仿子料[5]。天然子料表面多为温润的油脂光泽,而仿子料表面因为打磨,光泽较弱,有磨砂的质感,另有部分仿子料打磨后又抛光,但其光泽太强,呈现玻璃光泽,少了玉石质朴温润的质地。

1.2.3 表面特征

早期的仿子料表面过于平滑,没有“汗毛孔”;局部可以看到线状的刮痕,是滚筒打磨过后的痕迹。后期的仿子料是利用人为撞击形成“汗毛孔”,通过观察“汗毛孔”的分布特点可以加以区分。仿子料的“汗毛孔”比较集中,毛孔边缘陡,坑壁垂直,坑底光泽差,坑周围有很多锋利的刮擦沟槽;而天然子料的汗毛孔大小不一、形状不同、深浅不等、分布不均匀,凹坑一侧坡度较陡,另一侧坡度较缓,坑底的光泽与表面光泽一致[6]。

1.2.4 表皮成分测试

天然子料的表皮颜色成因多与铁元素相关,黄色、红褐色等皮色多是赤铁矿导致,褐色、黑褐色等皮色则与褐铁矿相关。但仿造子料的皮色多是短时间形成,人们需要使用不同的化学试剂,故表皮颜色的成分也与天然的不同。通过数据收集,以下成分若出现在玉石表皮中,则该玉石很可能为仿子料:第一,表皮为褐红色,含有较多的碘元素,并且锌元素、硫元素等也比天然子料中的含量高,该仿子料为一种含碘染剂染色而成[7]。第二,表皮为褐黄色,成分中碳元素含量很高,但钙、硅、镁的含量却比天然子料低很多的仿子料,是由一种树脂和玉石粉混合的非晶质状涂覆物涂在仿子料的表面[7]。第三,表皮为鲜艳的红褐色,出现有机物的成分,是由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仿造的玉石表皮[8]。第四,表皮为黑色,成分中出现霞石和有机物,是由黑色有机胶粘接黑色霞石伪造的玉石表皮[9]。

2 和田玉子料的投资鉴赏

和田玉子料造型美观,文化背景深厚,价值连城,既可当作珠宝首饰佩戴,又能作为摆件装饰家室,更能作为传家宝起到保值升值的作用。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谨慎挑选,选择质地细腻、品质优良、雕工精美的和田玉。可参考以下几点对和田玉进行投资和鉴赏:

2.1 玉质本身质地优良

和田玉子料贵在质地,中国自古讲究“重德轻符”,其中“德”为质,“符”为彩,因此质地是评价玉石优良的首要条件。和田玉以温润如凝脂者为上乘,而子料也正因流水长期冲刷才保证了其外观光滑细腻、内部质地温润,从而价值连城。其中以羊脂玉最为昂贵,即质地油润、细腻如羊脂。玉石市场中会向消费者提供电筒等照明物,目的是看玉石的结构。好的子料玉石结构细腻,呈现细小团絮状结构,这类子料在外观上会呈现温润的质感,但又不会过于通透显得廉价。而市面上很多和田玉的颜色虽然洁白,但整体透明度比较高,缺少了和田玉厚重的质感,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避开误区,应以质地为主、颜色为辅。

另外,和田玉子料是以透闪石为主的多晶质集合体,在搬运过程中会发生刮擦、碰撞等,因此或多或少会含有瑕疵,常见的瑕疵有白斑、黑点、绺裂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会降低玉石的品质,因此在购买玉石时,特别是作为长期投资的子料时,应当避免购买有杂质的子料,即便天然的玉石多少都会有杂质,也要选择购买杂质在边缘等不明显位置的子料。

2.2 玉石表皮颜色美观

子料的表皮颜色是和田玉中最为出彩的点,因此表皮颜色的选取也十分有讲究。其中褐红色的色皮是最受欢迎的,价值也相对最高,同时也是仿制品最愿意仿制的颜色。部分色皮还有一些行业中的称呼,如黃褐色和黑褐色交叠出现的称为“虎皮”、黑褐色的称为“秋梨皮”、浅黄色的称为“洒金皮”等,这些特殊的皮色都增加了子料的魅力。在选择皮色时,色彩越鲜艳的子料价值越高,但仿造的风险也越大,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应当理智看待。部分皮色在人们长期的把玩之后会发生轻微的变化,皮色愈发灵动,油润度也更高,故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

2.3 玉石的产地

和田玉最早是指产于和田地区的透闪石质玉,和田玉子料即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中的玉石。但到了后期,随着玉石的开发,越来越多产地出现透闪石质玉,如青海、广西等。直到2003年,国家标准要求和田玉的定名不再具有产地意义,即只要透闪石含量符合标准,统称为和田玉。自此,和田玉的定名不再具有产地意义,但单从收藏鉴赏的角度来说,一块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的子料,要比同等品质下其他地区的子料的价值更高。因此投资者若想收藏产自新疆和田的子料,最好在国家级鉴定机构开具产地认证证书,来确保子料的价值。

2.4 雕工端正,寓意吉祥

与传统的和田玉一样,和田玉子料的雕工也很有讲究,传统和田玉运用谐音和寓意的方法设计雕琢图案,如白菜(百财)、蜘蛛(知足)、鱼(年年有余)、竹子(节节高升)、蝙蝠(同福)、葫芦(福禄)等。也有认知范围较广的神人瑞兽的造型,比如佛、观音、貔貅等,在这类雕刻中,主要看人物的比例大小,观音须慈眉善目、面容平和,佛祖则讲究天庭饱满、眉开眼笑,貔貅则要口大肚圆、好聚天下之财。特别是对子料来说,雕工要求能简则简,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材料,玉的整体外形要圆润饱满,以体现富态和福态。

通常,子料因多含有皮色,所以设计师雕刻后会在玉石的边角保留一小块皮色,作为该玉石为子料的证据。也有部分大师利用皮色进行巧色雕刻,使得子料皮色与雕刻内容相辅相成,层次更加分明,颜色更加丰富,画面感也更强。玉石的巧色雕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子料本身的价值,也是雕刻大师创意和思想内涵的体现。

另外,子料经过河流的洗涤和大自然的打磨,因此每一块玉石的外形和样貌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有很多收藏者更喜欢这种未经雕琢的璞玉,精华细腻的玉质被包裹在饱经沧桑的外皮之下,别有一番风味。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开发,和田玉这类不可再生资源变得越来越少,而子料更显得弥足珍贵。随着其价值不断增长,仿造的手段亦层出不穷。因此,喜爱玉石的人们要更加谨慎,在依靠经验辨别的同时也可借助专业的机构进行鉴别,避免出现财产损失。在购买子料时要从多方面评判玉石品质,谨慎投资。

参考文献:

[1] 买买提明·卡地尔,库扎提·吐松,买买提阿布拉·买提斯地克.和田籽玉的色皮及其与土壤的关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8(05):207-208.

[2] 申晓萍,魏薇,李新岭,李坤.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及鉴定[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9,11(02):37-40.

[3] 谢平辉.和田玉仔料与仿和田玉仔料的肉眼鉴识[J].云南地质,2008(01):74-77.

[4] 居热提·亚库甫,李鹏兵.和田玉染色处理鉴别探讨[J].低碳世界,2013(20):212-213.

[5] 李平,沈崇辉.软玉子料黑皮和褐皮的致色物测试[J].岩矿测试,2009,28(02):194-196.

[6] 颜晓蓉,郭继春,李加贵,张加云.和田玉籽料与磨光籽料的表面特征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6):44-46.

[7] 唐宾,张波,孙丽华,等.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宝玉石研究中的应用[A].玉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599-605.

[8] 汤超,周征宇,廖宗廷,等.软玉市场上一种有机伪皮仿仔料的鉴别[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5,17(6):1-7.

[9] 周钊,杨明星,支颖雪,等.一种仿黑皮仔料拼合石的鉴定特征[J].宝石和宝石学志,2011(4):39-42.

作者简介:邓夏(1993—),女,广东广州人,研究生,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珠宝鉴定及教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宝石及材料工学特色专业建设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Y170103

猜你喜欢

和田玉鉴别品质
和田玉子料特征
利用溶解性表,提高学生在酸、碱、盐等物质鉴别中的能力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和田玉
如何鉴别和田玉?
贵州和田玉的矿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