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又懂茶:文徵明的茶情
2020-06-03杨多杰
杨多杰
绢封阳羡月,瓦缶惠山泉。
至味心难忘,闲情手自煎。
地炉残雪后,禅榻晚风前。
为问贫陶毂,何如病玉川。
——[明]文徵明《煮茶》
不管是唐代的煎茶法,还是宋代的点茶法,其基础都是蒸青团饼茶。紧压茶不仅制作繁琐,品饮过程也甚为冗长。陆羽《茶经》中记载的茶器,大大小小有二十余种之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撬茶、抹茶、筛茶的器具。
到了宋代,点茶的程序更为复杂。如今日本的抹茶道,其根源便是我国南宋时的饮茶方法。窥一斑而见全豹,可知宋人饮茶之复杂。
适当的儀式感,有利于茶文化的登堂入室。过分的仪式感,则有碍于茶文化的广泛普及。明代的茶风,与唐宋截然不同。因为在明王朝建立之初,中国茶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按茶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以上这段史料,简而言之就是大名鼎鼎的“废团改散”了。由团饼茶改为散茶,品饮方式也相应得到简化。明代人常用的“撮泡法”,与今人的泡茶方法已经没有太大区别。可以说,我们当下的饮茶架构,并非直接承接自唐宋,而是来源于明代。也因此,明代的茶诗读起来,总会让我们多了几分亲切之感。
在众多明代诗人当中,吴门画派值得格外关注。所谓吴门画派,是以苏州为中心形成的笔墨含蓄、文雅谦恭、富有书卷气息的书画流派。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在中国美术史上,他们被称为“吴门四家”。
值得注意的是,“吴门四家”人人爱茶。他们不仅绘制茶画,同时写作茶诗。画中有诗意,诗中含画韵。茶诗与茶画相辅相成,构建起明代独特的文人茶风。
这四人当中,又以文徵明的茶学造诣最为出众。作为一位丹青高手,文徵明一生创作了许多茶画。传世的就有《惠山茶会图》《品茗图》《汲泉煮品图》《松下品茗图》《煮茗图》《煎茶图》《茶事图》《陆羽烹茶图》《茶具十咏图》等。其中以《惠山品茗图》为代表,此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与此同时,文徵明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茶学研究者。他著有《龙井茶考》,并对宋代蔡襄《茶录》进行过系统的论述。这样一位爱茶又懂茶的文人,所写的茶诗就别有一番滋味了。
老规矩,还是先从作者讲起。
文徵明原名文壁(或作璧),字徵明。以后就用徵明为名,改字徵仲,号衡山。《明史》本传说他是文天祥的后代。据王世贞所作的《文先生传》,说他的先代文俊卿在元朝曾做过配金虎符镇守武昌的都元帅。文徵明的曾祖父被招赘入吴,才成为吴人。文徵明的父亲叫文林,曾做过温州太守。说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大抵是不为过的。
讲完了作者,我们直接来看正文。
开篇两句,写的是态度。阳羡,是今天江苏宜兴的旧称。这里出现的茗茶,在唐代最为流行。由于那时还是圆圆的团饼茶,便雅称其为“宜兴月”了。文徵明身处的明代中期,废团兴散已推行多年。人们的饮茶习惯,也早就弃“点茶法”而改“撮茶法”。因此,这里其实是一种虚写,将“阳羡月”直接视作名茶的雅称便可。
中国茶的雅称别名还有很多。一个字的如茗、槚、蔎、荈。两个字的如甘露、酪奴、绿华、叶嘉等。三个字的如晚甘侯、瑞草魁、涤烦子、不夜侯、苦口师等。掌握了雅化名称,分清了动静虚实,更利于我们解读茶诗的幽美之隋。
后一句提到的惠山,位于今天的江苏无锡,以天下第二泉而闻名于世。为难得的佳茗,配上一缶好水,这便是一个饮茶人的基本态度。如今很多人舍得花大价钱购买好茶,却直接用自来水或过滤水冲泡,茶汤风味自然要大打折扣了。
三四两句,道出了真情。中国人说话十分生动形象。我们要求一个人认真对待工作时,常常让他遇事要“过脑子”。但当我们碰到自己的爱人时,光“过脑子”就不行了,还一定要“走心”才可以。怪不得喜欢的人要叫“心上人”呢。
“走心”比起“过脑子”,就更深入了一层。或者可以这样说,“过脑子”是理性,“走心”则是理性加感性。所以真碰到“至味”好茶,一定就是要“心难忘”才行。就冲这一句,我相信文徵明老先生是真正的爱茶之人。
那么,让人心难忘的茶中至味,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后半句给出了答案:一要有闲情,二要手自煎。
同样的一杯茶,忙时只能是喝,闲时才能算品。忙时喝茶为解渴,只是囫囵吞枣;闲来品茶为雅兴,才解个中至味。至于自己动手冲泡,则又有一番乐趣。从备茶到择器,从烧水到冲泡,纷乱复杂的思绪会因专注于茶事而归于平静。如今科技昌明,出现了一种速溶茶。这类产品打出的广告语便是:让喝茶变得简单陕捷。殊不知,饮茶的乐趣,不止来源于茶,更是水之美、器之美、茶之美、景之美、情之美与人之美的综合呈现。文徵明笔下“闲情手自煎”的乐趣,绝不是速溶茶可以替代的。
最后的四句,不妨连在一起解读。地炉与禅榻,既是一种场景的描述,也是一种超脱的符号。这些物件的出现,证明诗人的生活不是钟鸣鼎食,而是朴实无华。进一步而言,诗人向往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本真生活。
结尾两句诗文,引出了两位爱茶之人。其中的“病玉川”,指的是唐代诗人卢仝。他因写作一首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而扬名于世。宋代苏轼诗中“明月来投玉川子”一句,提及的便是卢仝。
相较起来,“贫陶毂”的名气就要稍逊一筹了。陶毂,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州)人。他本姓唐,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而改姓陶。历仕后晋、后汉、后周至宋,人宋后累官兵部、吏部侍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转礼部尚书、翰林承旨,乾德二年(964),判吏部铨兼知贡举,累加刑部、户部尚书。开宝三年(970)十二月庚午卒,年六十八。《宋史》卷二六九有传,说他“强记嗜学,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多蓄法书名画,善隶书。为人雋辨宏博,然奔竞务进”。陶毂不仅是一位博闻强记的官员,同时也是精于茶事的文人。他所写的《清异录》一书,共六卷,内分三十七门,其中“茗藓”章节专写茶事。明代喻政将“茗荈”一门抽取出来,除去第一条即唐人苏廙《十六汤品》,题曰《藓茗录》,作为独立一书收人他所编的《茶书》中。此后,有关茶书书目即以《荈茗录》署名。
陶榖的《茗藓录》并非人云亦云,而是收录陆羽《茶经》时代之后的大量饮茶习俗和逸事。身处唐宋之间,陶毂的作品具有补白之功。
卢仝与陶榖皆可算爱茶之人,但二人命运却又不同。陶毂一生身处朝堂,而卢仝则以隐士自居。陶榖入世,卢仝出世,似乎截然不同。但卢仝也非真的隐遁山林,反倒是与宰相王涯来往密切。结果被卷入甘露之变,最终死于非命。文徵明诗中提及这二位茶人,似乎也是在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
历史上的文徵明,对于出仕为官一直没有兴趣。起初有宁王朱宸濠派人送来书信和金银,聘请他人王府作幕僚,被婉言谢绝。后来在嘉靖二年到五年间(1523—1526),文徵明曾短暂进京为官。经过吏部考核,授职“翰林院待诏”,参加编写《武宗实录》。
但在这三年间,他却三次辞官,最终被准回乡。就在他卸任出京时,却因冰冻运河而滞留在了北通州。有人想上书请朝廷再留他为官,文徵明坚定谢绝,留在通州潞河不肯再回朝廷。直到来年春至河开,他便急急忙忙放船南归苏州了。
文徵明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十一月六日,卒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二月二十日,享年九十岁。他既没有像陶毂那样人仕,也没有如卢仝一般出世。作为“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徵明,比起沈周虽属后进,但他最为长寿,继沈周之后作为吴门画派的领袖长达五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