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分析

2020-06-02翟秋阳王纯陈思杭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中国传统文化

翟秋阳 王纯 陈思杭

摘 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断的完善,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加强对旅游的管理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乃至地区经济的建设都是重要的。加强旅游管理不应该是盲目的,应该更多的同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联系在一起,在促进我国文化繁荣的同时给予旅游业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本文就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和建设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旅游管理;影响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有了更多的资金和时间去旅游。在此基础上,我国旅游业获得了长久的进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单纯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为了追求更丰富的旅游内涵,也为了提高旅游的深度,结合民族特色旅游项目成为重要目标。旅游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现代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将其与旅游结合是可行的。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给予旅游业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好的实现我国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1 中国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的联系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文明古国,在古代创造了区别于西方的独特的东方文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很多核心内涵在当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国特色的文化旅游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以传统的儒释道家文化为基礎的旅游圣地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们都热衷于去浏览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传统文化赋予了现阶段的旅游业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意义,使得我国旅游业也不断的发展壮大。一方面,传统的文化可以给予旅游更多的内容和乐趣,在人们喜闻乐道的传统历史背景中,让整个旅游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2 传统文化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

旅游业的发展首先要以文化产品自身的特点为基础,不对文化产品做过分的更改。只有从当地的物质文化条件出发,对景点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够增加游客体验。旅游产业与文化结合过程中要注重服务,服务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过程中,要做到以游客为核心,以满足游客需求和景点发展为共同目标。确保文化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管理创新。产品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对于旅游而言,要时刻了解消费者需求,也就是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要以市场发展为前提,注重经济发展,通过凸显当地特色,巧妙结合,节省成本,满足需求,实现双赢。[1]

3 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市场发展和管理的影响

3.1加强旅游管理安全监管的工作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的内涵更多的强调了人的重要性,而旅游业本身就是为了人们的旅游和玩乐而服务的,所以两者在人本领域的内容有很多共同之处。从先秦诸子对于人本思想的阐述到现阶段各届领导人对于人本思想的重视,我国的“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内涵发展了数千年,“以人为本”的传统思想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文化共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管理的核心应该在于最大程度的为游客服务,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去满足人们旅游过程中的各项需求,最大程度的保证人民群众在旅游过程中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3.2营造良好的旅游管理氛围

“和”的文化理念是我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文化内涵,而和谐发展也是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的因素,“和”的理念能够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让游客更容易融入到和谐的旅游管理中。“以和为贵”必然能够为旅游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景区氛围,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和谐共生、良性发展。旅游管理不仅仅是景区的建设和门票的销售等内容,还包括景区的基础设施配置和餐饮、娱乐等众多的内容,想要协调好这些众多的因素必然是复杂的,但是在“以和为贵”的文化内涵下,必然能够很好的协调好旅游业各部分的工作,加强彼此的联系和协调配合。[2]

3.3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能动性

“无为而治”的传统国家治理的理念在旅游业的管理中同样适用,在旅游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才是最好的旅游管理方式。“无为而治”并不是对于旅游管理的内容不管不问,任由其发展,而是不妄为,不盲目管理,要通过管理者自身的约束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同时“无为而治”也能够使得旅游管理在面临发展的问题时积极的应对,让旅游管理更加的协调和变通,进而通过工作人员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来促进旅游业整体的发展。

3.4维护景区的品牌和形象

“以德服人”的思想在旅游管理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素养,在员工的工作中需要旅游业的相关条例和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自身的修养就可以达到最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以德服人”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让员工有更多的归属和认同感。员工的发展必然能够极大的促进企业自身品牌的发展和建设,为旅游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4 传统文化促进旅游管理发展和建设的重要路径

4.1科学规划不同地域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的和谐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地域风情给了人们极大的诱惑,这也给特色文化旅游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和可能。在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旅游业的开展中,要充分认识到各地区的差异,把不同的地域文化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基础,不断的挖掘各种文化中的深层内涵,有效的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门进行旅游的宣传和发展。把每个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都同旅游业结合起来,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重要历史文化,要及时的加以保护,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发展。[3]

4.2加强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教育

纵观世界各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是分不开的,只有在宣传中充分的展示景区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极大的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所以,在我国文化旅游的发展和建设中,一定要做好宣传和推广的工作,让更多的了解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引领人们投入到景区的游览中。同时也要重视教育的文化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于员工文化的教育,让其对旅游区域的文化内涵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进而把这样的文化內涵传递到每一个游客的心中,让传统文化得到更的继承和发展,让旅游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4.3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文化与旅游结合过程中,知识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元素,应得到重视。虽然这一点已经得打多数旅游管理者的认可,但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并未完全的认识的知识的重要性,也没有实现对知识的了解。而是盲目的去结合文化,并未给旅游业带来生机。同时,对于市场研究的不足,也导致旅游业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付之东流。文化资源作为旅游门面,可以加强市场研究,紧贴市场新要求,去实践和创新。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希望通过文化来吸引游客的注意。要求旅游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要认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从需求出发,使文化旅游规划更加合理。

4.4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代的解读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取其精华,让传统文化中积极有益的部分不断的发扬光大,对于旅游业同传统文化的结合发展更是如此,在传统文化和旅游业的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要针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新时代景区特色的解读,突出景区的文化特色和地区的差異。每一个景区的旅游管理都应该有自身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一些传统的文化有着永恒的价值,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取舍,形成景点的特色和品牌文化。

4.5丰富传统文化旅游的形式和内容

现代化的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旅游业的形式和内容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而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旅游业的融合也需要通过旅游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发展来实现,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旅游的体验来实现游客的身心需求,传统文化的内涵来可以陶冶游客的情操,旅游的良好服务来能够愉悦游客的心情。

4.6提高旅游管理企业自身的服务能力

旅游管理的核心工作仍然是对游客的服务,所以,在发挥传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重要作用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旅游管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因为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只有较好的服务才能加强游客的旅游体验。这就需要旅游管理的相关管理和工作人员始终有一颗真诚服务的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游客服务,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为旅游管理的發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现代旅游水平,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将其与文化结合是一种必然。而旅游与文化之间的结合不应采用生硬的方式,而是要结合当地特色,结合文化特点,结合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和民众需求等多因素,把握旅游项目开发方向,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特色的发展,这也是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覃义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探究[J].新商务周刊,2020(1):252.

[2]何可新,张燕华.新媒体视域下旅游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传播研究——基于抖音大数据分析[J].旅游纵览,2020,330(21):31-33.

[3]田青.旅游业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及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87(01):31.

作者简介:

翟秋阳(1997—) 男,汉族,贵州省六盘水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王纯(2000—) 女,汉族,江苏省淮安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陈思杭(2001—) 男,汉族,辽宁省锦州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中国传统文化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