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形莫善于画
——新中国绘画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2020-06-02张超楠

张超楠

(沈阳城市学院 影视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110112)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 周年华诞。蓦然回首,风雨兼程的中国人砥砺前行、扎实奋进,在工业、农业、军事、体育、文化等多方面均创造了无数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来之不易的一切,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对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如既往的坚持。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句话用在绘画艺术上也是不无恰当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绘画艺术不仅是对时代的直接反映,更因其独特的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成为记录时代发展足迹的最佳方式。在画面中,我们领略到新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从温饱难顾,走向全民小康;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落后于时代,到创造新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变革。换言之,国家形象在建国以来的绘画作品中熠熠生辉、妙笔生花的绘画作品也“诉说”共和国的辉煌。

一、从新中国辉煌时刻衬托出领导人的形象

1949 年10 月1 日,北京上空盘旋的和平鸽与全国人民一同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这一时刻创造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国大典”这一神圣的历史时刻不仅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更点燃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一时间以此为创作母题的绘画作品层出不穷。唐永力的《新中国诞生》、马泉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著名的是董希文绘制的被誉为“共和国成立艺术见证”的《开国大典》(图1)。毛主席昂首挺立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政府公告,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满目春风。鲜花、白鸽、流云无一不寓意着共和国的自由、民主、和平、昌盛。随着新中国成立的一声宣告,彻底结束了上百年来被列强肆意凌辱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又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民主自由的勇气。

图1 开国大典

70 年来,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大的毛主席像迎接着新中国每一天的朝阳,见证了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举国人民不曾忘却毛主席对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并创建了新中国,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政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和巩固了国防并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78 年,邓小平主席倡导的“改革开放”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赵华胜的《一代伟人邓小平》、陈文厦的《邓小平1978》便反映了这一重大历史时刻。《邓小平1978》以长城为背景,描绘出阴霾散去的蔚蓝晴空,呈现出一代伟人高瞻远瞩的形象。改革开放改变了国人的命运,提升了国人的生活品质,对世界经济格局也带来了巨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对世界的贡献:①为世界经济稳定繁荣贡献中国动力。②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③成功开辟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道路。

邓小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实现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成功让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张敏杰的《归航》和刘宇一的《良辰》(图2)是这一主题画作中的精品。在《归航》中,巨大航船的夹板上站满了英姿飒爽的官兵,他们高举双手迎接香港回归,空中迎风飘落的信函象征着祖国人民对回归的殷切盼望。《良辰》则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整幅画面就像一首气势磅礴的伟大诗篇。“一国两制”是回归的基础,雄厚的经济资本是回归的重要助推力,这是旧中国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香港回归的重要意义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2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言:“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图2 良辰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梦想,截至2019 年3 月,中国已经同125 个国家和29 个国际组织签署173 分合同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经由亚欧引申到非洲、拉美、南太等地区,对全球经济起到广泛的推动作用。王俊英的作品《中西合璧图》表现的恰是这一主题,习近平主席夫妇与奥巴马总统夫妇亲切会面,代表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一代一路”伟大构想是全球人民的殷切期待。宗建成的《一带一路之大建设》也反映了这一主题。一带一路的建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经济转型的需要。②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③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④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这一伟大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世界历史上的新壮举。

二、从工业发展建设看国家形象

“工业强则国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工业历经七十年的迅猛发展,从一穷二白到发展为世界前列,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广泛的提高。李琦的《农民与拖拉机手》反映了中国工业发展薄弱的起点,陈逸飞的画作《开路先锋》(图3)则反映出“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工业从“沉睡”中被“唤醒”,全国人民全情投入恢复生产中的震撼力量。同类题材层出不穷,例如张仃的《鞍钢在建设中》表现的便是该时期百废待兴的鞍山钢铁厂在全体工人的无私奉献下快速恢复生产,这是中国大工业化奋进景象的真实写照,更是祖国人民在共产党引导下的钢铁意志与爱国情怀的直接体现。

图3 开路先锋(陈逸飞)

中国工业的高速发展与广大劳动人民扎实奋进的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宋惠民的《老英雄孟泰》(图4)、赵华胜的《老英雄孟泰》、李泽浩的《铁人王进喜》等大量艺术作品集中表现知名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艺术家将切身感动融汇笔端,创化成永恒、经典的画面。孟泰、王进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中国工人阶级忘我劳动、敢于牺牲、奉献一切的精神。新中国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将“孟泰精神”“王进喜精神”铭刻在脑中、践行在工作里,并将一生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人。孟泰、王进喜是火热奋进时代的缩影,更是共和国无坚不摧的精神引导。工人阶级这种为国家的无往不胜的创造精神在绘画中得到充分表现。

图4 老英雄孟泰

2010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制造大国”;罗松的《中国智造》描绘的是港口正在装卸的集装箱,满载的货物运送到世界各地。“中国制造”已经成为质优价廉的同义语,从“制”到“智”的跨越,逐渐成熟的中国制造业对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不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从技术“跟跑”到技术“领跑”的历史跨越,在如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通讯设备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领先地位。蒋万杰的《在路上——复兴》(图5)描绘的是中国高铁驰骋在路上的场景,正如标题《在路上——复兴》一样,高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刷新了全球对“中国速度”的认知、对“中国复兴”的认知。不仅如此,历经70 年的发展,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化、信息化进一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助推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我国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刘亚安的《都市蜜蜂》(图6)、陈彦百的《暖阳下》描绘的都是美团外卖送餐服务的场景,快捷送餐是工业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方式完美结合下的便民产物。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也得到蓬勃发展,作为国民生力军的作用日益凸显。

图5 在路上——复兴

图6 都市蜜蜂

三、从“三农”改革与生态治理看国家形象

农为国本,本固国宁。70 年来,源远流长的中华农耕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谱写出万众瞩目的奇迹。新中国70 年,我国农业的“三农”改革,直接反映农业发展的成果和改革全貌,描绘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布局和壮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也极大地激励农业朝向生态化发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得到重大发展,高科技支撑下的农业走入现代化进程,农业社会变革、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2005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直接道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未来国家建设、乡村发展的重要方向。王小飞的《绿水青山好家园》、陈福彬的《绿水青山粮满仓》(图7)、徐彬和赵建军的《绿水青山还复来》、许俊的《绿水青山好图画》等均表现出在新中国生态治理思想下成效卓著的绿水青山图景。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王向峰先生在《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中这样诠释马克思的观点:“人同自然的关系即人同自身的关系,人同自身的关系也就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如人要呼吸,自然界提供氧气才能呼吸、生存。如果人损害自然使之失衡,人自身也将失衡。滥砍乱伐,使自然界不能呼吸,同时人也就不能正常呼吸。因而人同自然界的关系,是人同自身的一种最基本的现实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指出了未来的发展之路,更是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观念的伟大智慧。

朱戊扬的《当代神农袁隆平》(图8)描绘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四幅肖像。几十年来,他以“一己之力”依靠杂交水稻的突出成就让新中国仅用地球百分之九的土地养育了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袁隆平的宝贵精神是我国新时代知识分子不畏艰辛、攻坚克难、永攀高峰、追求真理的直接写照。

图7 绿水青山粮满仓

图8 当代神农袁隆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的真实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如果说罗中立笔下淳朴憨厚、历经沧桑的《父亲》是20 世纪初期贫苦农民的象征,那么陈永金的《小隐于市》、陈昌远的《又是丰收好时节》、陈惠斌的《东方风来满眼春》、戴静怡的《甜蜜的礼物》、董斌的《崮下今是好良田》、董新杰的《好日子》(图9)、董学深的《田间趣闻》则展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风貌。国家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自然风貌与人文面貌,先后建设了“村村通”工程,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田补贴,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施行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生活品质、精神风貌是得到质的跨越与提升。

图9 好日子

四、从人民军队的气势如虹看国家形象

强大的军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与百姓安居乐业的必要保障。国泰方能民安,尤其在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一支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强大军队是新中国坚强屹立的基本保证,开国大典时飞过天安门受检阅的空机由于数量少,得来回往复飞行,那是我们国家起步时的形象。而国家现代化70 年伟大历程,高科技迅猛发展下的军队则呈现出威武之师的全新国家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6 月人民军队第一次在世界亮相是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直抵朝鲜战场。吴云华的《跨过鸭绿江》(图10)、高泉的《决策出兵》、章晓明、周小松联合创作的《抗美援朝·激战》均表现出这场战役中的正义之师敢于牺牲、英勇无畏、不胜不归的壮志豪情。朝鲜战争的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乃至亚洲局势,极大提高新中国在国际的威望,充分表明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的决心,给帝国主义以有力回击,极大提升与国际霸权主义斗争的信心。

图10 跨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但想要持久维护地区安全,拥有强大的核武器、形成武力制衡是唯一途径。1958 年,毛泽东主席反复强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原子弹、氢弹、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心系祖国的科学家排除万难,仅用四年时间,1960 年首颗导弹试射成功。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响彻云霄。三年后,氢弹升空。汪诚一、郑毓敏、胡申得、施绍辰合作完成的《请历史记住他们》(图11)生动描绘了23 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肖像,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鼓舞一代代国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忘我奋斗。“两弹一星”的成功铸就了我国的核盾牌,奠定了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深刻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对我国科技进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图11 请历史记住他们

2003 年10 月15 日北京时间9 时,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大获成功,此举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高庆荣的《回梦天宫》(图12)记录下了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时刻。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征服月球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向世界最强国又迈进了伟大的一步。

“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入列,以及第二艘、第三艘航空母舰的研发是中国在海洋领域的又一次攀登。王海力的《中国梦,辽宁舰》以精彩绝伦的笔触表现出这一主题。画面中辽宁舰正出海入列,团簇着五星红旗,和平鸽翱翔当空,习近平总书记挥手示意,整个画面用蒙太奇的方式表现出中华民族正在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懈奋斗在复兴之路上。“辽宁号”的入列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航母俱乐部,实现从无到有的飞跃,第二、三艘国产航母的研制,标志着我国海军实力跨越式的发展,极大提升中国海军综合作战水平以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国家形象取得了强国的身份。

图12 回梦天宫

如今,中国以负责军事大国姿态出现在世界的舞台,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持续输出力量。伍栋坤的《中国维和部队》、蔡循生的《和平使命》(图13)等作品均表现出中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时刻的英姿飒爽。截至目前中国累计派遣两万余人前往需要维护和平的前线,中国“蓝盔”部队成为世界和平的守护者,传播了友谊与文明的希望。他们以血肉之躯,挥洒辛勤的血水、汗水,以实际行动向世界铸造彰显中国“爱和平、负责人”的大国国家形象,展现出中国军队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神武形象。

图13 和平使命

人民军队为人民是其英雄形象的常在本色,中国军队在国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中也表现出迎难而上、不畏牺牲,全心全意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尚品质。李明峰的《大将为证——重托》表现的是1998 年九江市长江大堤决口,天降洪灾的滔滔江水滚滚而下将九江变成一片浑江的汪洋的情况下,朱镕基总理高举双手将抗洪重任托付给人民子弟兵的情景,是他们大无畏的气概谱写出一曲壮丽的抗洪赞歌。

五、从民族团结的绘画看国家形象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是以汉族为多数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在文化、经济、政治上相互信任、深切合作,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新中国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区域自治”是我国民族政策永恒的信条。

叶浅予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图14)表现出伟大民族政策下少数民族同胞的欢欣鼓舞场面。他们身着盛装、翩翩起舞,表达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万分敬仰,其背后藏着的是千万少数民族同胞重获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主人的喜悦之情。

图14 中华民族大团结

20 世纪50 年代,党和政府充分调研少数民族区域特点,正确制定出一套民族平等、区域自治的方针策略,让全国少数民族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各民族的协同发展。随着民族政策的实施,成效显而易见,特别是废除领主、贵族、头人等封建社会的专制特权,彻底消灭了剥削和压迫,让少数民族同胞真正获得身心自由。董希文的《翻身农奴》便反映出新民族政策下双重解放的“农奴”难以言表的喜悦心情。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民族区域自治是极为重要的三大原则。于小东的《金瓶掣签》表现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支持、对民族风俗的尊重、对区域自治的关切。画面中央的转世灵童正施双手合十的宗教礼,经院大喇嘛紧随左右,中央政府官员、佛教高僧大德分列庄严道场两旁,他们共同见证“金瓶掣签”这一庄严的宗教时刻。

实践证明,我国民族政策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各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展,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必将继续走在繁荣、富强的复兴之路上。

六、从奥运申办和屡摘桂冠看国家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70 年来,中国体育在党的领导下,在无数运动健将的不懈努力下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刘宇一的《奥林匹克颂》(图15)长卷记录了中国申奥成功、火炬传递盛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健儿勇夺桂冠等经典时刻。

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极好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实力,也收获了世界对中国的肯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全世界人民的友谊,有利地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推动科技、文化、环保等事业的进步,是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机会,和香港、澳门回归一样成为建国后的重要历史时刻,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

图15 奥林匹克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实现了金牌和奖牌总数的历史性跨越,更让人们找到了实现体育强国的巨大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人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志”“成绩不仅在于拿奖牌,更在于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体育强国梦的逐步实现能够使人民直观地体验国家的强大,从而激发奋斗激情,促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七、新中国70 年绘出的中国形象的几点启示

艺术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新中国的美术作品见证了70 年来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披荆斩棘所创造的辉煌成就。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凝结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文风貌的跨越变迁。70 年来,我们从一穷二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均取得历时性跨越的发展。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日益彰显;逐步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多项工业产品方面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成就斐然,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科技成果显著,太空领域世界前列;环境保护从无到有,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体育建设摘金夺银成果丰硕,全民健身标志国富民强。新中国经历70 年风雨洗礼,正经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这背后的辉煌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体人民的扎实奋进。

新中国时期不胜枚举的精彩画作不仅为我们记录了70 年的风雨兼程与日新月异,更为新时代的我们留下重要的启示。

(1)绘画要做时代历史的镜子。陆机说:“存形莫善于画。”新时代的绘画工作者要以真、善、美为创作核心,化善为美、以美为德,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创作绘画,记录伟大时代的发展变化。

(2)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的绘画工作者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使命,沿着新中国历代画家的足迹,以画笔为力量,与祖国人民一道创造历史、见证历史、记录历史。

(3)绘画要有现实生活的温度。人民不仅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也是艺术审美的主体。新时代的绘画工作者要时刻铭记创作人民需要的艺术、人民看得懂的艺术、有生活温度的艺术。

(4)画家要到生活中热情投入自我。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文艺界创作应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真实地融入百姓生活,才能让作品成为表达生活的作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记录时代印记的作品。新时代的绘画工作者应当时刻以人民为艺术创作的主题与服务主体,将毕生创作热情都奉献给万千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