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脉软膏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对比使用效果

2020-06-02丁增尼玛强巴旦増严华韬

关键词:软膏置换术膝关节

丁增尼玛,向 阳,强巴旦増,严华韬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西藏 拉萨 850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例数逐年增加,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有效解决膝关节炎等老年患者的疾病问题。但是术后,手术疼痛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白脉软膏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对比使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100例)与研究组(100例),患者男105例,女95例;年龄61~82岁,平均(64.12 ±6.18)岁。经检验,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多模式镇痛,术后,取罗帕卡因100 mg,吗啡8 mg,酮洛酸5 mg以及生理盐水40 mL混合配置镇痛液,注射于患者后关节囊、髂上囊、内外侧副韧带、髂韧带、内外侧髌支持带以及皮下组织等适宜位置[1]。必要时给予喷他唑新100 mg肌注[2]。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白脉软膏,于术后进行冷冻加压包扎,取1~2支白脉软膏均匀涂抹于医用纱布上,敷于患者患肢疼痛部位,利用弹力绷带进行固定。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无疼痛;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得以缓解;无效:症状无好转或者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 P S S 20.0)进行辅助,分别用t检验、x2检验,对应以(±s)、(n,%)表示,当P<0.05,则表示组间所得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参照组(82.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膝关节炎属于临床常见老年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影响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针对老年患者膝关节软骨退变、关节畸形等情况,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膝关节置换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但是手术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困扰,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加大术后康复训练的难度。为了患者术后疼痛,临床实施多种镇痛方法,包括静脉给药、口服镇痛药等,多模式镇痛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通过向患者膝关节及其四周注射混合镇痛液,以缓解伤口疼痛感,同时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多模式镇痛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不足,易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研究表明,白脉软膏联合多模式镇痛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白脉软膏[3]主要包含姜黄、干姜、肉豆蔻、甘草、甘松、人工麝香、阳起石、藏茴香、花椒、藏菖蒲、碱花等,其中姜黄是药方之要药,具有解毒去腐的功效,肉豆蔻、花椒则可以温中止痛,麝香用于活血通经,茴香可以止痛散寒,配合清热解毒的甘草,可以消肿、解毒热的甘松、阳起石,诸药联用最大程度发挥消肿止痛、活络舒筋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白脉软膏联合多模式镇痛可以有效缓解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软膏置换术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软膏开封能放多久
软膏开封能放多久
软膏开封后应在一年内使用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