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评价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20-06-02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心肌梗死

杨 星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内一科,河北 石家庄 050700)

心肌梗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属于心内科疾病,诱发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冠状动脉供血功能具有较强相关性,主要就是其功能不全诱发了患者心肌坏死。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较为严重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大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相关研究指出,此种疾病逐渐趋于年轻化,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对其进行分组,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分别为14例、11例,女性患者分别为12例、15例,男年龄35~67岁,平均(48.57 ±3.24)岁,女年龄34~69岁,平均(50.66 ±3.34)岁。两组患者的病程均在1~23 h,平均(10.21±1.23)h。在对实验对象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排除具有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两组患者在进行实验之前,均进行同意书的签订。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实验治疗之前,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只要包括:溶栓、吸氧、抗凝、镇痛等,在此基础上应用利多卡因实施于对照组患者,方法及剂量: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治疗,首先将生理盐水20 mL与利多卡因50~100 mg进行混合,对患者进行注射时将时间控制在2~3 min,患者在治疗之后,病情为得到显著的控制,可继续给药,但是需要间隔此次用药5分钟以上,并且1小时内的剂量不得超过300 mg。对患者进行注射之后,如已经达到负荷量,需要应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治疗,并将此种治疗维持在1周。胺碘酮实施于实验组患者,方法及剂量:首先需要将葡萄糖溶液20 mL与胺碘酮150~300 mg(3 mg/kg)进行混合,之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并注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患者在治疗之后,病情为得到显著的控制,可继续给药,但是需要间隔此次用药15分钟以上,对患者用药的次数需要控制在4次之内。对患者进行注射之后,如已经达到负荷量,需要应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治疗,并将此种治疗维持在1周。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主要应用的是SPSS 20.0,(±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n(%)],检验值为x2,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将两组患者的反应C蛋白水平进行对比

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hs-CRP水平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反应C蛋白水平对比(±s,mg/L)

表1 两组患者的反应C蛋白水平对比(±s,mg/L)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26) 20.25 ±5.12 9.57 ±2.89对照组(n=26) 21.87 ±5.29 12.47 3.25 t 1.122 3.400 P 0.267 0.001

3 讨 论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生活节奏逐渐提升,人们的压力逐渐加大,相关研究表明,临床中出现心肌梗死的几率逐渐增加,逐渐趋于年轻化,疾病致残、致死极大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3]。

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hs-CRP水平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明显,92.31%>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可知,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患者的hs-CRP水平也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此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心肌梗死
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评估与管理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