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通江达海的“高速平原”

2020-06-02刘小明

当代贵州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经济圈贵阳隧道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刘小明

贵阳市白云区发动机产业园的吉利发动机项目基地内,技术人员在汽车生产车间组装发动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涛 摄)

3月16日,记者在桐梓隧道进口右幅建设现场看到,建设工人录入个人信息后步入隧道中,重型机械紧随其后。自复工以来,隧道进口右幅进尺已顺利突破1000米。全长10.497公里的桐梓隧道是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贵州境)扩容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为分离式特长隧道,号称“贵州第一长隧”。

自2015年贵州以西部第一的速度实现“县县通高速”后,目前高速公路里程突破7000公里,总里程跃升至全国第4位,高速公路综合密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圆满收官。

近年来,以超常速度建立和完善了全省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了通江达海的“高速平原”,使贵州从西南地理枢纽转变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贵州铁路建设突飞猛进,高铁运营里程已达到1432公里,2019年12月16日成贵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贵阳与成都两个省会城市最快2小时58分可达,拉近了贵州与珠三角经济圈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距离。正在建设的贵阳至南宁高铁也让贵州更快抵达出海口。

民航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目前,贵州与全国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及重要客源地城市实现全覆盖,贵阳机场航线网络通达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及部分三、四线城市,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贵州与全国的交通极大改善,特别是与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重经济圈的畅通联结,为贵州开放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为贵州经济融入全球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打开贵州省交通地图,纵横交错的交通线网密密麻麻,这个交通网络,正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劲的“动脉血管”。

高铁建设,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以贵阳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越来越方便。

公路建设,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以贵阳为中心的“一日往返生活圈”越来越快。

民航建设,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以贵阳为中心的“1小时空中交通圈”越来越近。

现在,贵州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乡村道路,路路畅通。便捷的交通,促进了产业发展,改善了出行条件,让贵州大地正变得越来越富足、文明、美丽。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贵州基础建设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之年。以“六网会战”为抓手,贵州提出了交通建设新目标:力争全年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0亿元,提升公路网络化水平,建成高速公路600公里,改造普通国省道6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140公里。同时提出,通过补缺、延伸、联通、加密等方式,推动路网实现多式联通、水网实现城乡灌通、电网实现三网架通、地下管网实现同步连通、油气管网实现全域疏通、互联网实现高速融通,建成“六网”、实现“六通”。

伴随着贵州交通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经济环境也得到不断提升,旅游、物流、制造业等产业提速前进。

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旅游总收入达到1.23万亿元,同比增长30.1%,旅游总人数达到1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7.2%。2019年以来,全省已经通过寄递渠道寄出电商快件业务量达8900万件。2019年,全省引进省外项目达5210个,合同投资额7523亿元,新增到位资金5000亿元。2020年,贵州还计划引进500强企业20家以上。

优势产业提速、优强企业入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夯实了贵州产业基础,将快速推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圈贵阳隧道
云南:弥蒙高铁隧道全部实现贯通 弥蒙高铁最后一座隧道大庄隧道贯通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