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
2020-11-17李少波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其本质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的大发展直接源起于2006年深度学习的提出,目前正逐渐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系统、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重点工作。2020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推动“双一流”建设,构建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
长期以来,贵州大学的机械工程学科重视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研究发展前沿与研究热点,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具有多个省部级重要科研平台。学科可结合贵州产业特色、脱贫攻坚需求,构建人工智能专业硕士、博士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系统、无人系统与机器人、智能车辆、智能农机、智能设计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议政府在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博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高水平师资队伍、研究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
一是新增人工智能培养方向。在智能制造系统方面,重点研究设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制造车间节能、产品质量检测、产品创新设计大数据模型与深度学习算法,结合贵州航空航天、制药、烟酒及特殊食品等产业需求,研发、推广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与机器人方面,重点研究5G互联网远程医疗设备、自主规划消毒机器人、视觉与图像处理、农业数据感知与处理、焊接机器人、爬杆机器人等。在智能网联车辆与智能交通方面,重点研究智能车辆环境感知、决策以及控制、导航与路径规划、车路协同中的通讯技术、交通大数据挖掘、电动车辆控制、基于云平台的自动驾驶车辆监控与调度等。在人工智能与经济作物分拣方面,重点研究烤后烟叶分拣(级)、半夏、辣椒、茶叶等经济作物分拣“人工智能+”的技术与装备,解决传统人工分拣用工量大、分拣误差大的问题。在智能设计与人机融合方面,重点研究航空航天智能装备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复杂交互系统设计、智能医疗康复设备设计等。
二是扩大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培养规模。根据学科现有研究基础及师资队伍情况,在现有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及学校增加的指标中,单列一定数量的人工智能培养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以后根据招生指标不断增加人工智能招生指标。在招生工作中,对于具有计算机、信息工程、通讯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等学科背景的学生给予倾斜,利于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是建设人工智能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外有针对性引进具有人工智能+机械工程学科背景的国内外优秀博士,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培育几个研究特色鲜明,与地方经济社会结合紧密的创新人才团队;对于优秀青年人才给与稳定支持,大力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机械工程领军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引导,开展相关研讨、培训,鼓励具有相关基础教师积极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与相关学科开展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相关领域研究与人才培养。
四是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研究创新平台。多学科协同合作,组建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研究与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平台结合学科现有研究基础,同时联合贵州省在本领域骨干企业与研究机构,面向重大研究方向或重点行业应用,建设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应用示范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并通过创新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瞄准国际前沿,开展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