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波农家乐:农家巧娘的致富经

2020-06-01刘怡然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家乐食材顾客

刘怡然

600个月饼、200个大肉包、40份无骨鸡爪、20份神仙烧鸡……一张长长的列表上记录了本周要外送的食物数量,刚从忙碌的午餐时间抽身,陈月波又开始有条不紊安排起来。无添加的食物保质期短,送去食堂的、送给顾客的都要一一按照预定时间新鲜制作。“上午做好,下午送,拿到手里还是热的呢。”对陈月波来说,保证食物的质量是最重要的事,她指着蒸笼里顾客预定的红糖馒头说,“像这个红糖馒头,用20元一斤的兰溪红糖揉面,虽然看起来颜色淡,但味道比一般的红糖馒头更暄软香甜。”陈月波靠着自己的巧手经营着月波农家乐,大堂壁柜里数量可观的荣誉证书、奖杯和奖牌就是她事业有成的最好证明。2019年,虽然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农家乐的营业额依然达到了近70万元,同时,出售农副产品、点心也给她带来了117万元左右的收入。谈及事业,她的脸上带上了满足的微笑。

2008年之前,从慈溪嫁到九龙湖横溪村的陈月波还在绣花,而丈夫钱军则是村里的电工师傅,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虽不富裕但也恬淡。2008年,得益于九龙湖景区开发和当地政府引导,游客逐渐增多,开农家乐有了基础。首批三家农家乐的试水,让陈月波动起了开农家乐的心思。“我们的农家乐以自家宅基地为基础,位置并不占优,既不在村口,也不在靠溪临街处,刚开始做起来的时候只有40平方米,缺乏客流是个大问题。”回忆起刚起步的困难,陈月波感慨万千,“多亏了政府引来客流,渐渐地旅游团客人多起来了。”凭借自家种植的茶叶蔬菜、散养的土鸡、水库里的鱼虾等天然绿色食材,加上不断学习提升的烹调手艺,月波农家乐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客流量不断增大。12年间,农家乐7次扩建,如今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有2个包间、3个厨房,大堂可容纳8桌,最多可容纳200人同时用餐。遇到好天气,门口宽敞的空地上还能摆开十来桌。

择菜、洗菜、配菜、炒菜、刷碗……从早上5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9点,陈月波如同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最忙的时候农家乐一天要接待28桌客人,饿过头、腰酸背疼都是她节假日的常态。但陈月波依然挤出时间去各处培训、学习、参展,开阔眼界,“办好农家乐也是门学问,要好好钻研,让顾客信任我们的品牌。”几个月前,镇海区发放了疗养消费券,许多顾客干脆将消费券存在陈月波处,用于购买心仪的菜肴或爱吃的点心特产。

农家乐由丈夫钱军掌勺,闲不下来的陈月波则喜欢做点心。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有顾客在陈月波晒萝卜丝团的朋友圈下留言询价。这让她发现了商机,走出了一条线上销售的新路。最初为了打开销路,陈月波主动送货上门给顾客试吃,仔细听取顾客的意见。短短4个月,真材实料的点心打开了市场,订单纷至沓来,即使是农家乐的淡季,月波的厨房仍然炊烟袅袅。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陈月波的食材皆以时令的土产为主。春季青艾遍野,她采集嫩叶,捣烂煮汁后揉入糯米粉中,裹上自己调制的猪油芝麻馅儿,蒸熟后咬上一口,甜蜜的内馅掺杂艾叶的芬芳充斥口腔,是宁波人春季独有的老底子美味。茶叶、笋干、杨梅烧酒、肉包、松花金团、番薯糕头……种类繁多的传统农副产品在陈月波手中变得供不应求。此外,陈月波考出了中式面点师资格证,并通过小红书、下厨房等App学习时新的点心,自己琢磨创新。无论是用果蔬汁和面做五彩包子,还是用自己腌渍的糖桂花做鞋底饼的馅,陈月波做点心从不怕麻烦,她总是一次次尝试配方直到满意。在她的手里,各种食材搭配出属于她的味道。老顾客们一吃就知道,这是陈月波做的。随着各类订单增加,靠自家农家乐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陈月波便从村民处收购优质的土特产,同时召集村里闲着的妇女一起做点心卖点心,以点带面拉动村里的经济发展。

“菜要烧好,心要交好,人要做好。”这是陈月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的准则。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的原因农家乐关门歇业,陈月波连续20天免费给附近卡口的工作人员送点心。从最初的20人到之后的90多人,她风雨无阻,用热腾腾、不重样的点心给寒风中的工作人员带去温暖。“家里本来就囤了很多食材准备过年做生意,那时候用不上了就正好给大家做点吃的。”提到那段志愿服务经历,陈月波乐呵呵地表示,“我在家除了吃就是睡也没什么大事,做点心送点心可以动一动,我还不容易胖。”看望孤寡老人、黄背包捡垃圾、义卖等公益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有时候农家乐忙不过来,她就用饱含心意的点心参与活动,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对于未来的发展,陈月波也有自己的想法。单纯开农家乐发展的后劲不足,她在农家乐开展点心制作活动,与附近的“远足”民宿联动,弥补民宿没有餐饮的劣势。“都是双赢的合作,我们还和葡萄采摘基地合作,丰富顾客的游玩体验。”为了保证食材的质量,农家乐有专门的牛肉、猪肉供应商以及蔬菜农场。如今,月波农家乐的合作商户遍布产业链上下游。

“现在都在做直播卖货,我们也要跟上潮流。”不久前,刚去桐庐参加完网上农博会的陈月波,正兴致勃勃地想通过网上直播卖货,扩大销路。“变则通,通则久。”这是陈月波这位巧娘的致富经。 ■

记者手记

走向小康生活的“勤”字诀

通向小康生活的路有千万条,但大抵绕不开“勤”字。从绣娘到农家乐老板娘的成功跨界,陈月波靠的是三个勤——勤于学,勤于思,勤于行。

开农家乐的12年间,即便再忙碌,只要镇里、区妇联有相关培训,陈月波都积极参与,她坚信多学习多借鉴对发展农家乐具有积极意义。送外卖、卖半成品菜肴,陈月波从没有停下过创收的脚步。

陳月波身上有股倔劲儿。学习做新点心,一遍又一遍地尝试配方比例,哪怕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她满脑子想的也都是新品的事,有时候早上一觉醒来,突然就有了配方比例的灵感。她形容自己“一根筋”,但正是这种不断钻研和思考的精神,让“月波牌”点心抓住了顾客们的胃。

想到了就要去做,陈月波做生意不怕麻烦,喜欢“折腾”。微商大热的时候,她做微商卖土特产;如今直播卖货正火,她同来自镇海招宝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直播团队合作,直播自家拿手的青团、糕点、笋干等食物。一年四季轮转,陈月波总是干劲满满地生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小康生活。

猜你喜欢

农家乐食材顾客
人与食材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
人与食材
寻觅食材的原味
农家乐
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食材变动物
豆腐多少钱
我卖个桃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