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传媒背景下通俗传播与专业历史的发展趋势研究

2020-06-01张中植

文存阅刊 2020年2期

张中植

摘要:通俗史学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特点,现代传媒的助力使得其广受读者追捧,一定程度上制约专业史学发展,专业史学冷遇。本文通过分析通俗史学与专业历史发展现状,研究未来两者发展趋势,旨在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关键词:现代传媒;通俗史学;专业史学

现代传媒背景下,我国通俗史学出现井喷现象,受现代化市场经济影响,其发展呈现市场化、娱乐化趋势,带有浓厚经济效益,出现传播历史内容失真、脱离历史严谨性等情况,与此同时,专业史学遭受冷遇。为解决“史学危机”,应分析两者各自特点,以实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目标。

一、现代传媒背景下通俗史学传播现状

经济秩序变更,国际格局多变,意识形态领域角逐,传播技术更新,始终影响我国媒体的发展,也代表了我国媒体的特点[1]。对于通俗史学而言,一定程度上推进其传播方式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历史影视剧。针对历史类影视剧,对国内主流视频网站进行数据统计,可知无论是电视剧形式又或是电影形式,该题材十分受欢迎,且题材广泛,时间范围跨度较大。历史影视剧作为通俗史学主要传播途径,可满足不同群体对历史的需求。但同时存在历史叙事夸张、内容失真、架空历史、臆造历史等现象,娱乐化倾向严重。

二是历史类书籍。从属于畅销书重要类型,种类多样,通常是通俗历史与专业历史并行多采用评论式语气展开历史叙述,在语言表述方面更具趣味性,是大众接收历史知识,提高历史修养的主要来源,同样广受追捧。

三是口耳相传。是史学的早期实践样态,现已成为国内外历史著作中习以为常的见的,内容包括神话、民俗文化、宫廷秘史等,虽然传播过程易受个人主观思想影响,但仍使得历史人物与事件深入人心,影响后世历史观念。

二、现代传媒背景下通俗传播与专业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

当下,史学界对于通俗史学呈现两者截然相反的态度,但无论通俗史学采用何种传播方式,只要保证所传达历史内容的真实性,所发表的见解益于社会人生,应当给予接纳,这也是当代史学应当的态度。同时,借助通俗史学的“平易近人”,“医治”专业史学脱离大众的“症疾”,利于打造双赢的局面。

(一)通俗史学者不断提高文化修养

通俗史学源于“public history”一词的翻译,又称公众史学、大众史学、公共史学等[2]。但“通俗”并不代表“低俗”,某种程度上,甚至应该对作者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在史实方面,呈现给大众的对历史事件以及人物的阐述,必须以历史为依据,得到史实验证;在评论方面,应立足于真实历史,充分考虑受众需求,不可掺杂过多主观意见,以此引起受众共鸣。尽管现代社会对通俗史学者并未提出过高要求,但需要其保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的自觉性,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扎实史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际语境,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历史作出正确评判,更好满足社会大众对史学的需求。

(二)历史学家向通俗史学转型

史学功能逐渐由政治教化转向社会文化,并增添为大众服务的新功用。历史学家统一整合政治借鉴与大众需求,推出兼具通俗性与科学性的史学研究成果。若能够在保证史学内容真实的基础上,转变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实现受众接收通俗易懂的专业史学作品。历史学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应顺应历史潮流,满足现代文化社会需求,以扩大历史事业。专业史学受到通俗史学的冲击,从另一角度看,却正是进行自身变革的历史机遇,是史学观和史学职能的深刻革命,以新的历史思维解放史学的政治附庸状态,转向社会服务,面向公众历史需求。

(三)专业性与娱乐性有效结合

在现代传媒背景下,专业史学与通俗史学的发展离不开大众传媒。以曾经火爆一时的《百家讲坛》为例,正因为该节目的出现,调动公众对于历史知识的浓烈兴趣,更多的历史学家以及歷史书目出现在大众视野,最初的电视媒体就能达到历史知识传播的效果,直至现在,众多网络媒体的兴起,证明大众媒体上对于历史知识的普及,相较于专业史学写作而言,影响范围更广,保证历史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更易于受众接受。专业同样反映出专业史学“遇冷”的瓶颈受娱乐性阻碍,即未能迎合受众喜好。基于此,未来专业史学应致力于与通俗史学的有机融合,不仅可提高通俗史学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同时可促进专业史学发展。

(四)通俗史学促进专业史学发展

对于专业史学而言,从通俗史学的迅速发展中可获得启示,即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而历史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本身具备社会属性,但随着现代专业史学“脱离大众”现象愈演愈烈,呈现“专业化”趋势,往往让热爱历史的普通群众望而却步。因此,在未来,专业史学会加深对通俗史学的研究,加深专业与通俗的互动。如在史学会议上,吸纳更多热爱历史的普通群众,而不仅仅是历史学家与学者的专场,加深专业与公众的互动,重视有关公众群体,贴近大众的同时扩大历史研究范围,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科学化史学研究空白,转变“精英化”研究现状,重新获得大众认可。

结论

通俗史学为专业史学带来的冲击,需要以批判和发展眼光看待,注意史学严谨性的同时应考虑史学的发展与传承。灵活运用现代传媒优势,有机结合通俗史学的娱乐性与专业史学的真实性,共同发展我国历史事业。

参考文献:

[1]操宇晴.通俗史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读《二十世纪中国通俗史学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05):172-174.

[2]王开丽.从理论到实践——中国公众史学的发展[D].山东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