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唢呐声声 思传承之路

2020-06-01薛睿

音乐生活 2020年2期
关键词:阿兰唢呐前辈

薛睿

晚秋的黄土高原上充满惬意,和煦的阳光,宁静的微风,以及被晨曦所唤醒的金黄土地,无一不在诉说着黄土高原上的安逸且静谧。此时,豪迈的西风也如期而至,闪过深邃无垠的山峁,在灿烂的阳光下激起缕缕涟漪。农家的窗前,挽青丝,双环结,红红的花絮比花艳。塬上旮旮旯旯里隐隐传来唢呐阵阵,眼见迎亲的大红队伍走在辽阔的高原上,从这一头游弋向那一头,漫山遍野的唢呐声弥漫了苍穹,顿知醉婚宴,鞭炮响。这时,老百姓见状都会大呼一声:“势大的很!”这便是唢呐最为民间传统的时刻了。在非遗保护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笔者怀着对陕西省唢呐音乐文化的无限期待来到了陕西省旬邑县。直至今日,笔者仍对此次的学习之路感触颇深,难以忘怀。

陕西省旬邑县是我国陕西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重镇,其历史沿革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旬邑唢呐即是发源于旬邑本土。旬邑唢呐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旬邑这片红色土壤,汲取了最广大人民的音乐文化意志。其分为周派、吕派和北塬派三大体系,共计唢呐艺人千人之多,同时周派和吕派作为旬邑唢呐的两个派别也是中部地区唢呐的显著代表。周派是中塬郑家镇村南的唢呐,该流派唢呐音调较婉转,情绪激情洒脱,音色刚柔交融,富有节奏感。吕海东便是旬邑唢呐第六代传承人。笔者此次田野之旅便是以对吕老师的采访与学习就此展开。

在笔者到达旬邑县清塬的那天,太阳当空照,花鸟儿齐欢笑,好似是在开心的欢迎着笔者这个远道而来的学习者一般。迈着开心的步伐终于来到了吕老师家。或许是因为笔者本身是唢呐专业的缘故,亦或是因为与吕老师之前有过关于旬邑唢呐的讨论,第一次见面自己竟没有想象中的窘迫,反而是比之前更加热络熟悉。吕老师的父亲也是当地有名的旬邑唢呐民间艺人前辈,相比吕老师,叔叔对笔者的态度就显得有些局促不自然。但在之后的几天,相处逐渐热络之后,关系得到缓和,叔叔的态度也有了转变。

在之后的几天,笔者先是跟随艺人前辈们参加当地的红白喜事,当地的红白喜事为两天一夜,前天下午便要到当时的家里进行表演,自然红事有红事的规矩,白事有白事的流程。相对于白事来说红事的步骤就要简单明了多了,笔者主要就白事的步骤简单进行一部分叙述,并从中提及一些旬邑唢呐在白事中的固定演奏曲牌。

阿兰老师和吕老师,在山间合奏,寻找创作的灵感,唢呐与二胡两种截然不同的传统乐器所产生的音响碰撞。

首先是前一天扫墓抱灵牌,由两个唢呐进行吹奏,曲牌《大开门》、《小开门》各有不同;接着晚上回来献饭;然后第二天的开始,通过吹奏《大开门》、《小开门》把哨片泡开,之后放声齐吹(为了召集村上人),再一辈一辈的请去世祖先(当地称“请灵”);最后进行祭奠,按辈分祭拜,然后坐席。大致过程便是如此,在此次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尽量挑选艺人前辈们休息的时间向他们请教,但又因笔者深感前辈们的疲惫,便大多数情况只是将吹奏曲牌的顺序与仪式的步骤先记录下来。笔者一度感受到艺人前辈们的不易与多年来旬邑唢呐在民间起到的仪式性作用,足以见得唢呐在民间传统中的不可替代性。

回去之后,笔者便将录音与采访记录进行了整理,整理过程中有多处录音因当地语言的原因不理解甚至听不懂,通过向吕老师请教才得以解决。在笔者去到吕老师家里的第五天,得知由央视携手爱享文化打造的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二季陕西篇将来旬邑县录制,由歌手阿兰·达瓦卓玛与旬邑唢呐传承人吕海东录制,笔者不禁感叹自己此次旅程的奇妙与幸运。通过这次节目的录制,笔者真正感受到了国家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重视,在这样的大力支持发展下,我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路必将走向灿烂辉煌。

在阿兰老师到来的当天,笔者一起跟随吕老师开着拖拉机去请她,并随她深切感受到农村朴实的气息和漫山遍野所弥漫的鸟语花香。然而,有趣却略显尴尬的是在回来的路上,专车拖拉机抛锚了,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但也正是这样,大家紧张的情绪得以缓和,阿兰老师与我们也更进了一步,或许是因为这一趣事,也或许是因为大家喜悦的心情,总之,此次迎接之行很圆满。

到了家里,已是中午,叔叔阿姨为阿兰老师准备了当地的小吃,最有特色的当属旬邑饸饹,它们与唢呐的艺术风格也是相合的。下午,老鄉还带着大家一起去参观了当地的革命圣地红色马栏,豪放的唢呐声响似乎在讲述着属于烽火年代的历史记忆。

调研者终于迎来了央视节目的录制,笔者很遗憾没有在现场看节目的录制,但听吕老师等人讲述,那是他们从未有过的感受,从未想过的画面,也是从未接触过的音乐演奏状态。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所有人从始至终都怀着紧张忐忑且坚定必胜的心情。那是一场触及灵魂深处的表演,更是对民间传统音乐无上肯定的表演,录制的圆满成功是必然的。

《叮咯咙咚呛》节目将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与娱乐相结合,通过真实记录明星的学艺过程以及文化的精彩碰撞与人民生活直接联系,使大众得到共鸣。并在此次节目的录制中,梳理乐人在音乐与当地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阐释音乐文化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意义。笔者因对陕西省境内的唢呐音乐的浓烈兴趣,才去到陕西旬邑进行田野采风,并得以目睹此次节目录制的全过程,笔者对此深感荣幸。

《轮回》节目录制

在此次的田野中,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学生来说,深刻感受到不论何种专业,田野采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田野不仅仅带来的是理论学习者的知识,更是一种深刻的体验,一种来自于亲身实践经历所带来的深刻体验与得到收获所带来的激动心情。在阿兰老师走的当天,能感受到她对此次音乐旅程的难忘与不舍。此次节目的录制,对于各位民间艺人前辈们来说,我想可能更是从未想过的吧。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为了生计而演出,这次机会让他们真正能用心去感受传统音乐独特的魅力,感受传统音乐的无法替代。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后辈时刻需要记住祖祖辈辈要去传承的东西。它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高度文明。

通过亲身感受节目的录制,不仅让笔者感受到前辈艺人们内心的文化自信感,更使笔者感受到了传统音乐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正在不断被国家、被大众所珍视重视。大众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其音色过于狂躁,其应用范围过于接地气。《叮咯咙咚呛》节目的录制,不仅是给了民间艺人前辈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的是给了传统音乐发展的机会,让传承传统音乐有了更加独特的意义,传承不是口头誓言。

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人民智慧、创作的结晶,也是各民族地区高度文明融汇的产物。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灿烂辉煌的音乐文化时刻面临着挑战,时刻向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必须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在各界环境不断变幻的条件下,使其得到创新,增强自身的历史感与文化认同感,从而为优秀的民族文化尽自己力所能及之力。不管我们前面的人是否越来越少,笔者坚信,在传承这条路上,后面的人注定越来越多。

(指导教师:王安潮)

猜你喜欢

阿兰唢呐前辈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唢呐
唢呐放光芒
善良是最好的名片
能赢吗
唢呐(短篇小说)
旁敲侧击
唱戏的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