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探赜钢琴演奏速度的个案研究

2020-06-01周雪丰郝恬

音乐生活 2020年2期
关键词:横坐标重音乐句

周雪丰 郝恬

钢琴演奏速度是引发学界诸多探讨的一个课题,理论上,钢琴演奏的速度是由乐谱与表演风格决定的。演奏者有时会依照自己的理解对作品速度进行变化处理,即:拉宽或紧缩;有时则会遵循相对稳定的速度表演。速度何时稳定、何时不稳定,这些更多联系着表演者的个人风格。在实证领域,定量的IOI时长分析是较成熟的速度研究方法之一。IOI是inter-onset interval的缩写,意思是一个声音起奏的时刻到下一个声音起奏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音频的IOI值反映该音与其后面一个音之间的时长,可以反应该音的速度稳定情况。这一领域的一篇开创性论文来自John W.Gordon,他从1987年开始研究声音起奏点的感知时间,在数字合成器中操纵了合成参数,并观察了感知的物理对齐时刻是如何受到影响的。Gordon介绍了感知起奏点时间这一术语,用来描述被视为声音节奏强调的时刻。Wright进一步解释了这个术语,他说音乐事件的感知起奏点时间是它“感知节奏放置的时刻”。该定义强调声音事件的感知触发时间在将其与其他事件对齐时用作参考,以创建感知等时序列。Wright认为,声音事件的感知起奏点最好不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时间点建模,而是作为一个连续的概率密度函数,表明听众在哪里找到节奏强调的最大值的可能性。除了感知起奏点时间之外,Gordon认为,讨论给定声音事件的物理起始时间和感知起始时间是有意义的。这些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的理论基础。但是,国内鲜见跨乐器类型并且跨文化的演奏速度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巴赫法国组曲《第一组曲BWV 812 Menuet1》的第一乐句为演奏案例,演奏者包括9名国内钢琴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还有1名国外从事羽管键琴与钢琴演奏比较研究的博士候选人,展开羽管键琴与钢琴、中国与西方表演者的演奏比较分析。

一、个案简介与IOI分析方法

个案的乐谱来自巴赫法国组曲《第一组曲BWV 812 Menuet1》。此曲是一个三拍子的单二部结构作品,小调,小快板。个案选择B部第一乐句而非其他的原因是,此句包含较丰富的节奏与音高元素,有较丰富的速度理解与表演设计的可能性,符合本研究的速度探索目的。另外,为了重点考察该乐句的节奏(本质上是音长)特征,我们呈现给表演者的乐谱已经去掉了所有的装饰音(参见乐谱1)。

谱例1.

个案的音响素材是表演录音采样。参与采样的中国演奏者是9名钢琴专业学生,是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的高年级本科与低年级研究生,任务是弹奏该乐句两遍,并在录音采样完毕后对自己弹奏的每个样本进行自评。本研究依据演奏者自评为9名学生各选取一个音频样本以作后续分析。西方的表演者是2018伦敦国际钢琴会议做“钢琴相比羽管键琴——可以一方知会另一方吗?”报告并现场演奏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博士候选人Sarah Stranger。我们请她分别用会议场上的羽管键琴弹奏三遍、钢琴弹奏三遍;征得她的同意后进行录音与后期录音分析。因为Sarah弹奏一种键盘乐器的三遍的速度差异小、而两种键盘乐器之间有区别,所以我们对羽管键琴采录样本与钢琴采录样本数据分别做平均,这样共有国外钢琴音频样本2个,其中羽管键琴与钢琴各1个。

IOI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下载安装并打开Sonic Visualiser→选File→选Open→选录音→选Layer→选Add New Time Instants Layer→播放音乐,每听到“板”起奏点就敲键盘“;”键。其间敲键盘的时刻可能把握不准,对此,可以运用工具栏来编辑、修改至准确。然后,显示分析图与数据,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选Time Instants Layer→选Edit→选Select All→选Edit→选Copy→选Layer→选Add New Time Values Layer→选Edit→選Paste→选对话框中的Duration since previous item就可以看到分析图。再选Layer→Edit Layer Data可以得到每个音的起奏点发生的时刻数据。进一步,用后一个时刻数据值减去前一个时刻数据值,可得出这两个时刻点之间的时间长度值(量化单位是秒),即IOI值。因为所有表演录音都依据相同的乐谱,每个录音样本都是17个音,相邻两音之间有一个IOI数值,所以,本研究的每个样本都有16个IOI数值。

二、使用羽管键琴与钢琴的演奏速度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用两种键盘乐器演奏同一乐谱,演奏速度却呈现出下述三个差异。下文结合图1与谱例1详述。Sarah Stranger演奏的羽管键琴和钢琴的样本,经过IOI取值与分析,用图1直观呈现出演奏速度特征。图1横坐标定位16个IOI;纵坐标定位数值,值趋大速度趋慢,值趋小速度趋快;横坐标和纵坐标共同指示IOI数据走向。

图1.羽管键琴与钢琴的IOI变化图

(一)羽管键琴速度变慢——强调下属进行到属的音高结构

观察数据走向,可发现,图1的横坐标6和15这两处,两种键盘乐器都有明显向上的线形,说明都有变慢;相比钢琴,使用羽管键琴的演奏速度变慢更多。结合图1和谱例1可见,图1横坐标6对应谱例1左框的g→a音,图1横坐标15对应谱例1右框的d→e音。

假设g→a是d小调的下属进行到属,d→e在围绕F主音、最后结束于C属音的语境中是F大调的下中音(下属功能组)进行到导音(属功能组),那么,羽管键琴的演奏速度都是在下属功能进行到属功能的时候变慢更多。

再假设演奏者因为重视g→a的乐汇结尾、d→e的乐句结尾,那么,羽管键琴的演奏速度都是在结构的尾部变慢更多。

前述两个假设之下属功能进行到属功能与结构的尾部变慢,属于音高结构(结构位置在很多时候等于音调结构或者说音高结构)所致的速度变化。反过来可以说,羽管键琴速度变慢(音拖长)的原因是为了凸显音高结构。

疑问是,使用钢琴演奏就不需要通过速度变慢来凸显音高结构吗?对这个疑问,本文推论两个原因:(1)因为钢琴比羽管键琴的响度、音质变化幅度更大,在满足音乐艺术丰富有序的感性样式的技艺手段上可选择的途径更多,所以,钢琴演奏摒弃了较单一的速度缓急法。(2)因为钢琴是现代乐器、遵循工业化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羽管键琴是古乐器、遵循非工业化社会的慢节奏生活,所以,钢琴不需要速度变慢来凸显音高结构。

(二)钢琴在句尾速度比羽管键琴慢

在横坐标15处,速度发生反向变化,羽管键琴变快,而钢琴变慢进行到句尾音。我们可以用现代钢琴演奏主调音乐、羽管键琴演奏复调音乐的历史来解释这个现象。演奏行为作为一种惯性,显示着演奏者不自觉的观念意识,当钢琴与主调音乐捆绑在一起之后,表演者即使在钢琴上弹奏的是从复调音乐中剥离出的单旋律,仍然可能用主调音乐的句法来设计这个旋律、忽视复调乐句的连绵继续的特点。

(三)钢琴有节拍重音与音长重音叠合的倾向

在横坐标1和13这两处,是节拍重音位置,钢琴的演奏速度比羽管键琴慢。在横坐标3与4这两处,羽管键琴在3变慢、钢琴在4(节拍重音位置)变慢。钢琴和羽管键琴不同的变慢位置显示,钢琴有节拍重音与音长重音叠合的倾向。

三、中国与西方表演者的演奏速度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中国与西方表演者的演奏速度之前,本文先阐释中国钢琴学生演奏的9个样本,经过101取值与分析,用图2直观呈现出演奏速度特征。然后,分析中西方演奏速度特征的异同。

图2.九个学生演奏样本的IOI变化图

(一)9个学生演奏样本的速度分析

相比图1纵坐标对应的值以0.25-0.3为基本速度,图2纵坐标对应的值则以0.25-0.5为基本,这显示学生们的基本演奏速度差异大。其中学生D的基本速度最慢,基本在0.45(参见图2最上方那条折线);学生×的基本速度最快,基本在0.25(参见图2最下方那条折线)。

在乐句结尾处,图2横坐标15处,除了学生E,其他八个学生的IOI值均升高,这显示学生演奏在结尾处都采用了渐慢的处理方式。而乐句开端,图2横坐标1处,9个样本的折线有的向上、有的向下、有的基本水平,这显示多样化的起句风格。

相比Sarah的钢琴演奏的节拍重音与音长重音叠合的倾向,9个学生中,D、B、E、X在横坐标13(节拍重音位置)变慢速度,G、D、H在横坐标4(节拍重音位置)变慢速度。可见,除了学生D两次都变慢节拍重音的速度外,其余学生或者在无意识中强调了节拍重音、或者完全忽略之。

(二)国内演奏样本與国外演奏样本的表演速度特征比较

直观图2与图1可见,国内与国外样本的最大的共性是:横坐标6和15的折线趋势相似,这显示,在乐汇和乐句尾部的结构重要部位,国内演奏样本与国外钢琴演奏样本多呈现出句尾速度略慢的特征。

国内与国外样本的表演速度特征差异主要有三:(1)横坐标9-12的速度稳定程度不一样,图2在此的折线较多,这显示多数中国学生不喜欢在乐句的中间部分遵循稳定的速度;(2)Sarah羽管键琴的句尾速度和其他所有的都不一样,中国学生弹奏钢琴的速度特征和羽管键琴关系较弱;(3)多数中国学生没有自觉叠合节拍重音与音长重音的倾向。

在个体化风格方面,学生X演奏样本的速度特征与Sarah演奏钢琴样本的速度特征在基本速度、在横坐标13的节拍重音略延长、在横坐标6和15的折线趋势方面较相似,尽管Sarah的变慢幅度大一些。学生B演奏样本的速度特征与Sarah演奏的羽管键琴速度特征在横坐标14-15变慢、在9-13较少折线起伏方面有少许相似,但是,两者在变慢幅度、折线趋势等方面缺少共性。

四、结论与讨论

根据样本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与西方的钢琴演奏的速度不像羽管键琴那样更多的受下属功能进行到属功能的音高结构的影响,钢琴乐句的首和尾的速度比羽管键琴变化多一些,演奏羽管键琴的速度变化幅度比钢琴更大。在中国与西方的钢琴演奏速度特征比较上,共性主要是句尾放慢速度,差异主要是西方表演者在音高结构位置速度变慢的幅度比中国学生要大,在乐句中间部分的速度比中国学生要稳一点。

此外,关于多数中国学生没有自觉叠合节拍重音与音长重音的倾向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致。如果昆曲节奏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乃至传统文化的节奏,那么,“西方音乐的节拍(beat)概念在昆曲中没有对应词,所谓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的说法对昆曲节奏无效”,这也就是说,我们的音乐文化背景不是节拍式的。若此,中国学生自然不会去自觉叠合节拍重音与音长重音。

本个案分析了巴赫作品的其中一个重要乐句,分析了羽管键琴专业的其中一位专业人士的录音样本,这两样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和展现巴洛克时期演奏风格的特点。因此,将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一个乐句与整首乐曲的关联与辐射作用、音乐表演个性风格与群体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问题。辩证地看,个案研究的局限性的另一面是可靠性。本研究有清楚的量化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设计巴赫作品的表演速度提供参考,为巴洛克时期音乐表演美学提供理论支撑,为跨文化研究提供实例,也为音乐制品、录音工程提供数据参照。

猜你喜欢

横坐标重音乐句
不可轻用的位似形坐标规律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以一次函数图象为载体的规律探究题
单词重音
例谈二次函数的顶点横坐标x=-b/2a的简单应用
重音和语调
“平面直角坐标系”解题秘籍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重音朗读,让朗读更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