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创新开展学校科学管理
2020-06-01张大春
张大春
在我国,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教育,逐渐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授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模式。在主体对象变更的前提下,相应的学校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并促进这种转变。小学校长作为校园最高管理者,在“以生为本”的教育背景下,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促进小学管理效率的提高,提升小学管理质量,推进师生共同进步。
一、满足个性需求,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追求个性需求和全面发展相结合。小学的发展,不仅仅要求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也要适应教师个性发展要求。社会飞速发展,年长教师成型的教学模式变成阻碍自身个性发展的绊脚石,而他们个性化的教学经验无法通过有效途径传输,反而在学校全面发展中步步落后。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管理要鼓励新旧联合,个性相容,以求全面发展。
例如,学校一个老师今年接近50岁了,已经把人生最精彩的阶段献给了小学教育事业,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一把好手,但他20多年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已经让他深陷“板书式”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鼓励甚至强制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变革,要求教师结合信息化技术更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但年龄大的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难度大,软件使用不熟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班级整体成绩落后,老师着急学生忧虑。学校“大龄”教师年轻时都是教学骨干,巨大的工作落差让他们产生了矛盾和逆反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和年轻老师积极采取措施,给“大龄”教师安排专项技能培训,让他们意识到课堂教学模式更改的迫切性和简易操作的规范性,促进全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实现了对学生的信息化教学。同时,针对“大龄”老师,开展“一对一互帮互助”活动:年轻老师给“大龄”老师辅导电脑软件、多媒体的应用;“大龄”老师向年轻老师交流课本教学的经验。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促进教学改革。
因此,老教师向新教师传授经验,新教师向老教师传输技术,新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既能满足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需要,也能促进学校各项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
二、调整制度空间,良性循环
学校的基本管理工作,主要依托各项管理制度来开展,因此,制度是维持学校日常运行的基本准则。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是为了保障老师教学秩序和学生学习的正常进行以及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促进教学改革、进步以及学生发挥个性、展现自我。所以,学校应结合个性发展理念和需求,适当调整相关制度,创新科学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某一地区有C小学和D小学,两个小学相距只有3千米。D小学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采用了类似于“鲨鱼式”的管理模式,校长在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中基本不听取老师、部门管理人员和家长的意见或建议,重要事情决定权一手抓,表面看学校管理还算正常,但内部其实怨气非常大,导致学校总是出事情,社会影响不好。而C小学在日常管理中采用了类似于“海豚式”的管理模式,校长在决策前总能先充分听取老师、部门管理人员和家长的意见、想法或建议;学校内部责任分工非常明确,部门衔接非常流畅,老师和管理人员的人格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积极建言献策,制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及社会影响非常好。D小学校长与C小学校长交流之后,决定效仿C小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在日常管理制度方面,明确了责任、分工、流程,日常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查反馈、改进;其次,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性制度,激励老师、管理人员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还丰富了效果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尊重个性化发展。
校长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调整制度空间,充分民主化,日常制度严明,激励性制度有针对性、广泛性、可实施性。同时,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有良好的检查、反馈、改进渠道和办法,进而使得学校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三、搭建活动平台,激发潜能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唯成绩论”“唯高分论”的弊端:一方面,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校教育过于单调乏味;另一方面,扼杀了一部分“优秀”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得学生丧失自信、创新能力。同样的道理,这样也会抹杀老师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因此,校长在小学管理中应主动搭建活动平台,激发老师和学生的潜能。
例如,现在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不再是单纯的群聚玩乐,周末乃至寒暑假,他们的生活被各种形式的“二课堂”所覆盖,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让每个学生变身为才艺小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艺术特长,把文艺生活融入课堂教学。英语课堂show time,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摒弃保守思想,鼓励学生使用二胡或者小提琴,借助传统的乐曲翻唱英文课文。为全面提高学生英文素养,学校可以在每周固定时间提供英语角服务,为师生提供英语口语练习空间。有些老师和学生对相声艺术感兴趣,学校可以利用晚会、广播等平台,在老师带领下组建英文相声小队,并定期给同学们表演。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学校英文学习的氛围变得非常浓厚,进而取得英文學习、师生友谊、素质拓展的全面发展。每个人都各显神通,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潜能。
综上,以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是在不断实践、检验、改进的循环过程中逐步创新、完善的。这需要学校管理层对新理念的逐步推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最终形成自身具有特色的小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和老师共同成长,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