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材 走向深度整合的课程系统
2020-06-01曾宝俊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从综合的角度认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主要领域的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应用等。小学科学课程将这些领域综合在一门课程中,更好地体现了自然科学独特的教育功能、相似的思维方式和共同遵循的研究法则。当下的小学科学教材整合需要“合并同类项”,避免简单重复,从学科内到学科间,寻找“共同因子”。但不能止于此,而应该从目标、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培养完整的人。
一、目标定位:聚焦科学素养
课程目标是科学教材的方向盘,具有显著的导向功能,它能将各方面力量整合为课程实施的协调行动。小学科学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标》指出,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社会发展和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必要的科学知识,了解基本的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认识科学本质,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基本的科学思想,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备了上述的知识、观念、能力、态度等,我们就说这个人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关注孩童的科学素养,对于实现科学课堂多元、自主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素养是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可培养、可教化的能力、品质等,不同于先天禀赋。它既不是孤立的知识点,也不同于单方面的能力,而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特别强调价值态度的重要性。如,批判性思考作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离不开相关领域知识经验的积累,离不开自我规划与总结反思能力,更有赖于对他人、对自我的积极态度。缺乏一定的知识和必要的自尊、自信与自律,缺少挑战困难的勇气与意识,缺少挑战传统经典过程中的自我觉醒,批判性思考会成为顺乎本能的自我膨胀。
孩童时期的科学素养是一种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它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要求,不同于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要求。孩童时期的科学素养还是基本的,具有自身特定结构、功能和生长力量的单元,如同树木的年轮印刻在生命的中心地带,在生命历程中不断扩散,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如,实验探究、合作沟通、责任担当、有原则、会反思等能力与品格乃是健康成长的必要元素。它们应贯穿在科学教材编写和使用的全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加以培养,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
二、内容选择:关注“大概念”
2013 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了新版《K-12 年级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追求面向公众的“更少、更高、更清晰”的科学教育。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追求“更少”,让儿童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避免选择大量的主题,或纠缠于大量细节。“更少”需由“更高”保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否则,所见非常有限,成了“井底之蛙”。“更清晰”不仅是课程设计指导作用发挥的前提,也是科学内在品质所要求的,科学本来就拒绝含糊不清。
《标准》将更少、更高、更清晰的科学教育定位在“科学和工程内部以及交叉部分有限的几个核心观念”上,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调查论证以及获得对物质世界的更深入的理解”。如,生命科学方面的核心观念仅保留4个:
有机体有对它们生命发展、成长和繁殖有利的结构和功能。(从分子学到有机体、结构和过程)
有机体有传递一代到另一代的机制和进程。(遗传—继承或特征的变异)
有机体和特定的有机体群从它们的环境中获得必要的资源,环境包括其他的有机体和物质的因素。(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能量和动力)
生物进化解释了物种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每个核心观念都伴随着一个问题以及若干子问题。如,生命科学的第一个核心观念的问题是:生物是怎样生存、生长和繁殖的。
它包括3 个子问题:
有机体的结构是如何帮助它们执行生命功能的?(结构与功能)
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随着它们生长和发展而变化的?(有机体的生长和发展)
有机体是怎么获得它们生存和生长的物质和能量的?(生物体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组织)
仔细分析《标准》的表述,我们会发现,每个核心观念以命题而非概念术语的方式表达,以清楚地说明其内涵与学习要求。相关问题既与儿童关于世界的疑问相关联,也与正在出现的社会、科技和環境的主要问题相关联,清楚地表明了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显然,这些核心观念及相关的问题引导,既不同于若干自然与生命现象的罗列、标识而日积月累的常识,也不同于对这些现象的分类、排列、抽象所形成的概念性知识,而是更为上位的思考,是对物质与生命世界发生与发展机制的整体性描述与揭示。面向大众的科学教育内容原来可以变得这么简明!可见,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多为具有统摄性与衍生性、位于最中心圈层的核心概念(其他知识依次排列在它的外围)。它是其他知识依附的“根”。
2017年年底,我国教育部颁布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课标组专家从每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中提炼“大概念”,目前仅保留18个主要概念,75个学习内容,明确要求教材编写者在教材中重点表现出来,并在教学中引导,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科学教材关注“大概念”,并非不要“小概念”,而是强调用“大概念”组织教材内容,从认识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入手,逐步展现科学情境,从小概念向大概念不断扩展,逐步建立大概念与相关小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把课堂知识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有机关联的整体。
三、情境设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许多科学探究内容是不能通过直接告诉儿童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尤其是“大概念”“核心概念”的学习,它必须嵌入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科学教材必须创设探究情境,未来的科学课程必须走向深度的课程整合。教师必须依照科学教材,关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
这里所说的学习情境是指学生学习活动环节:一个概念的学习、一次探究计划的讨论、一项实验的进行、一次制作活动的开展、一个探究成果的发布等等。它具体回答学生在学习场合到底要做什么。如果要思考什么,通常被称为问题情境;如果要完成某种任务,通常被称为任务情境。情境与通常所说的背景有联系,一般需要提供关于事件来龙去脉的信息(所谓“背景化信息”“情境脉络化”等),比较完整地呈现发展的态势。但它又不只是提供背景信息,而是常常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处置情境,完成相关任务。对做什么的任务规定通常也内在地规定了如何做,因为如何做的方式方法要与做什么相适应。
传统的课堂是这样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先提出一个问题,再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提出一个假设,提出所要求观测和实验的项目。然后展开探究:进行相关的实验、观察相关的项目、收集相关的数据。最后根据这些数据得出一个所谓的“结论”。这类探究进行了“去情境化”的处理: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那些真实、具体、生动的细节被大大“简化”了,剩下了由特定的问题、术语、材料所表达的概念、定律、程序以及支撑这些概念、定律、程序的“具体数据”,其中不乏为了突出所谓“本质特征”而苦心设计的“实验”。这样处理的本意在于突出学科基础,方便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探究的效率,但它将从知识到行动的过渡简单化,容易造成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实施上述科学探究,的确可以获得肢体感官的愉悦,但科学本质的理解却大大被戕害了。学生可以按步骤进行课堂探究,而面对真实情境却无从下手了。
因此,好的情境设计应当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参与,促使学生调动内部与外部的资源处理情境问题,并对行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品格。
四、学业评价:基于真实表现记录
科学教育的评价普遍遭到质疑:采用纸笔考试,会导致走向应试课堂;采用实践操作,面广量大,不利于操作。如何走出科学教育评价的困境?
《课标》提倡走向基于表现的评价。所谓“表现”,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感受、态度等内在的素养状况通过体态、动作、图画、语言、符号等媒介表达出来,或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或表现出来的结果。基于真实表现的评价意味着让学生在挑战现实问题或表现性课题(如探究汇报)中用五官表现出来丰富多样的行为:宣读报告、提问与质疑、实验展示、实际材料的操作与使用、团队合作等等,然后对其行为或完成的作品进行观察,做写实性记录、归类整理,并依据评价内容的界定对其表现水平进行划分,建立一定标准,得出相应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写实性记录是必要基础,构建相应的可传递、可检验的评价标准则是关键。如,关于科学实验中数据收集的行为分类及相应的评分准则为:
数据是由整理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方法收集、记录而成的。4分
数据是以推断实验结果的方法记录而成的。3分
数据是以混乱的方法记录的,或仅是在老师帮助时记录而成的。2分
数据不完整,或以漫无计划的方法记录。1分
無论是事实的记录,还是依据标准的评分,都是客观、可公开、经得起检验的,而不是凭个人各不相同的主观印象打分。基于上述程序的表现,评价并非没有误差,只不过问题产生后可以通过公开的研讨机制进行修正。
【名师简介:曾宝俊,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教育部课程与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组核心成员。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苏州市教育人才,无锡市名教师。著有《微亦足道——小学科学课堂细节研究》《小学科学教材教法与教学设计(低年级)》《小科学教师入门十课》,发表论文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