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06-01张锁琴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年5期
关键词:行业现状农机维修对策

张锁琴

摘 要:农机维修是保障农机安全、高效、优质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农机维修行业比较萎靡,前景堪忧。通过对农机维修行业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对策

1 行业现状

宝鸡市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全区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332个行政村,人口61万,面积2580 km2,耕地67.5万亩。陈仓区是陕西省粮食主产县、陕西省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

陈仓区从2005年开始实施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农民通过购买农机进行耕作的热情,农机保有量急剧上升。截至2018年底,陈仓区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到5636台,拖拉机配套田间作业机械14 478台(套),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1275台。农机拥有量逐年攀升,为农机维修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农机市场拥有量的逐步饱和,农民群众的购机热情逐渐减退,加之柴油价格上涨,对已有农机的投入也显得很谨慎,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农机维修行业日益冷清。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整个陈仓区拥有的农机维修点23个,持证农机维修人员仅23人。由于行业不景气,持证到期的维修工主动续办证的情况少之又少。陈仓区作为农业大区,农机维修行业尚且如此,其他县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2 原因分析

2.1 农机闲置较为普遍

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三夏”“三秋”表现很突出,“三夏”“三秋”过后,多数农业机械便处于闲置状态。20世纪80—90年代,中小型货运汽车不是很普遍,拖拉机除了参加田间农业生产之外,在农闲时间作为运输工具承担着相当一部分道路运输任务,近年来,随着货运汽车增多,加之柴油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公路限行等影响,致使农机作业成本增高,参与道路运输的拖拉机逐渐减少,拖拉机大部分时间闲置成了常态。

2.2 受农机售后服务排挤

随着新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新三包规定)的实施,为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农机生产企业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出厂农机具的售后服务也相应跟进完善,在一定期限内厂家保修或付费维修、更换零配件成了农机保养、维修的首选。与厂家强大服务能力相比,零散维修的门店实力根本无法抗衡。

2.3 农机手主动养护意识欠缺

农机手的机械常识欠缺,不能严格按照使用要求定期检查、保养,“有病”不知導致的机械带病作业现象比较普遍。加之多数农机手安全生产意识淡漠,只要机械能够运转,就认为没有问题,不必检查、保养、维修。即使意识到某个部位可能存在问题,一般也会心存侥幸,只要还能行驶就继续“凑合着用”。

2.4 农机户投入信心不足

受“量入为出”思维影响,多数农机手在花“血本”买下一台农业机械后,已“囊中羞涩”,更没有“闲钱”在看似一切正常的机械上继续投入。大多数农业机械没有固定的业务,柴油价格又不断上涨,严重影响机手对农机的投入信心,担心入不敷出的问题。

2.5 农机维修行业后继乏人

目前,坚守农机维修的基本都是70后以上的老机手或老维修工。由于农机维修工作爬高钻低,相对较为辛苦,工作环境差,整天与油污工具打交道,使年轻人望而却步,导致愿意从事农机维修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面临断层。

3 应对措施

3.1 转变经营方式

农机维修从业者需要顺应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树立新的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方式,变门店候客为上门服务。目前,多数从业者仍然是沿用传统经营模式,在农机活动频繁的路段设点,守候式经营。在以前拖拉机作为货运载体比较普遍的年代,这种经营方式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拖拉机运输途中发生故障,可以就近到维修门店修理。但是,现在货运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汽车作为货运主体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货运市场,留给拖拉机从事货运的业务已经少之又少,大多数拖拉机的服务范围仅限于田间作业。这种情况下,农机维修行业再以门店形式经营无疑是“守株待兔”,已明显不符合行业发展要求。而应该积极转变经营理念,灵通信息,主动出击,寻找业务,推送自我,比如印发名片等宣传资料,主动和农机户建立服务关系,让他们在需要时第一时间想到自己,提供上门服务。

3.2 提升自身技能

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应该强化自身业务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技能,适应新机械、新机具的快速更新换代要求。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新机械、新机具层出不穷,机械零配件在不断改进,机械性能日趋完善,各种新故障、新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如果机械维修人员不能及时跟进,掌握新的知识,提高服务能力,仅凭借老经验、老办法以不变应万变,无异于自砸饭碗。

3.3 拓展业务范围

随着国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的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农机保有量在不断增加,农机维修行业应该主动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业务合作,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其提供定期保养维护、故障维修等服务。特别是在 “三夏”、“三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关键农时开展定期合作,既有利于延长机械寿命,为农业节约成本和时间,又为自己赢得了固定的业务收入,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可谓一举多得、互利互赢。

3.4 整合行业资源

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和鼓励零散的维修门店加强联合,通过竞争机制,将区域内零散的农机维修人员、设备等资源择优整合,成立县区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公开服务项目,统一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在硬件设施和人员技能提升等环节,政府可给予一定的项目扶持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强政府监督管理,促进维修服务中心健康发展。另外,可借鉴汽车4S店的做法,尝试成立农机“4S”店,提供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服务,延伸服务链条,增强竞争实力。

3.5 成立维修协会

针对区域内农机维修行业现状,由农机管理部门牵头成立农机维修服务协会,为会员提供政策引导、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工作,促进会员之间、会员与业务单位之间进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定期组织研讨,提高技能,在“三夏”“ 三秋”等农忙时节,收集发布实时信息,统筹供需,促进合作。

总之,农机维修行业境遇改变势在必行。改革的形式与途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和实践,这注定是个艰难的过程。但无论如何,这种改变一方面需要从业者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寻找突破口,改变处境;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帮助行业走出困境。比如:依托国家农机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定期举办针对农机维修人员群体、专业性较强的维修知识培训班,帮助维修从业人员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此外,借助农机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能,在农机维修和农机户之间牵线搭桥,促成合作,实现共赢。

猜你喜欢

行业现状农机维修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浙江省检验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P2P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健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客车企业如何实现国内、海外市场齐头并进发展
贵州中天健身私人教练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