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核心素养下如何构建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
2020-06-01张美玉
张美玉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变革,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沿用传统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本文简略阐述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并对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构建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初中生生物素养的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
初中阶段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具有强烈的特殊性,该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阶段有所成长,但同时还具有好奇心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而在这一重要启蒙阶段,在其生物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启发。
一、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重要学科之一,对于研究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研究生命现象有着重要意义,而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则要求教师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切实培养起学生在生物学中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以及自身成长的品格与能力。笼统地说,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分别为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笔者将会详细从这四个角度出发,分别阐述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从当前我国所开展的初中生物教学现状来看,核心素养是一个极为精妙的概念,短时间内很难真正实现。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生物课程产生正确的认识,认为该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性不强,所以不重视生物课程的学习。基于此,教师应逐渐转变自身观念,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生物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寻找到真正能够培养起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初中生物的整体教学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通过科学素材塑造学生的生命观念
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师若是想构建起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应充分地利用科学素材,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中的生命进行探索,以此培养起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唯有奠定良好的生命观念基础,才有可能幫助学生深入探索奥妙的生物世界,形成良好的生物素养。教师可在实际生物课程讲解中加入适应观以及功能观的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在树立良好生命观念的基础上对生命现象展开科学的探究,如此一来,便能够切实调动起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对于培养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人的来源》一课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的起源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具体可先抛出一个问题,比如问学生自己是如何来到世界上的,大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往往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如此,教师便可向学生讲述胚胎发育以及人的生殖系统等生物学科知识,以此丰富学生对生命起源的认知,这样充分应用生物学科中的科学素材能够为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念以及切实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随后,教师还应适当采用部分更为直观的形式来表现出课程的内涵,让学生真正通过视频以及图片资料体会到生命孕育的艰难和可贵,并引导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对母亲加深敬爱之情。以科学素材为基础的初中生物课堂,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与生命有关的各方面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构建起科学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得初中生物教学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师应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当前我国的生物课程中,探究课堂属于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应用科学的手段去获取以及深入理解生物知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上,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科学态度,进而积极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构建起更为高效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相应的探究性活动,构建起高效课堂。
以《环节动物》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述蚯蚓的身体结构、器官、运动等内容时,教师可从教材中所体现出的实验情况出发,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集中其注意力。例如,蚯蚓身体的前端与后端如何判断?运动是否会受到运动板材质的影响?运动主要与哪些结构有关?在光的刺激下是否会出现反应等等。与此同时,教师应对班级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开展相应的合作讨论。各个小组之间务必从教师所提出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小组内部做好分工工作,在相互协作之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际观察的过程中,思考为何要保证蚯蚓的湿润度,并注意实验器具的运用情况。
学生在观察完毕之后,将实验成果记录下来,并在班级内部用小组的形式将实验成果分享给其他学生。在这类探究性教学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并能够在小组成员高效的沟通与交流之下快速解决生物知识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活力与动力,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作用,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生物课堂,促进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情境教学法是初中阶段生物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应充分地利用该方法的优势,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教学质量。从生物本身的特点来看,生物学科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该学科设立的根本目的,既要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实验以及生物理论的学习和探究能力,同时还需要使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的基础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生物学科的主要作用便是为人类的理性判断提供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妥善解决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生物问题。因此,教师应在构建生物课堂的同时,深入挖掘教材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探索其深层次所蕴含的价值教育内容,并将其与情境活动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人类活动对于生物圈的影響》,该章节详细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生物生存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因此,教师应综合部分相关图片以及视频资料,讲解课程内容,以实现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能够切实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当下学生日常生物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学科中所蕴含的社会问题,并实现对于课堂知识的有效拓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开展这样的情境活动,能够极大力度强化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运用科学论证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
人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以及生成性,这一点与生物学科课堂应具有的特点不谋而合。若是人的思维逐渐僵化,体现出模式化和格式化的状态,那么就很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无法实现各种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时,应当通过科学论证去拓展学生的思维,以此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教师应在全面了解生物内容基础上对相应的科学论证以及学习环节进行设计,进而培养起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符的实践活动,鼓励其尽可能冲破以往传统的固化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其对于生物知识深层次的掌握与理解。
例如,教师在进行《性别与性别决定》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提出一些当前大众普遍有所误解的问题,例如“生男生女完全是由母亲决定的。”让学生对这一观点进行思考,判断其是否正确,如果错了,错在何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论证过程具体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让学生明确究竟是什么界定了人的性别,并让学生充分观察人类染色体组成图。其次,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基因遗传示意图,对人类性别染色体遗传进行图解。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根据人类性别染色体遗传图解,分析所提出的观点,并充分说明相应的理由。教师在该类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科学论证,对于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帮助学生逐渐实现了思维的拓展与深化。
因此,教师应从当前普遍性的生物学社会议题出发,将科学论证作为生物教学的重点,逐渐从激发疑问、提出质疑到疑问解释,引导学生在对于生物知识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实现理性思维的形成与拓展。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生物教学时,需要注重对于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引导,帮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演绎以及推理等,充分探讨自然界中奥妙的生命现象以及生命规律。论证以及审视相关生物学社会议题,学生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理性思维以及形成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此举有助于帮助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根据生物学科的教学要求与目标,构建起高效的课堂,促进我国初中阶段生物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加强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对于其综合能力以及完善人格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妥善应用各种科学素材实现对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并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叶兴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1):31-32.
[2]邴雷.谈如何构建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20):89-90.
[3]曹进承.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9(2):10.
[4]庄怡庆.基于提升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实践[J].速读,201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