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SM-CRITIC法的航班延误成因分析

2020-06-01于笑程小慷崔康梁康朱莹玥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期

于笑 程小慷 崔康 梁康 朱莹玥

摘要:航班延误是降低旅客对航空公司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航空服务质量,以2009-2018年主要航空公司延误航班为研究对象,运用CRITIC法计算影响因素权重,确定主要因素,并采用基元事件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造成航班延误影响因素体系,建立2层阶梯有向模型,最终得出造成航班延误的直接原因以及根本原因。

关键词:航班延误 CRITIC法 基元事件分析法 ISM法

一、引言

航班延误是指航班降落时间比计划降落时间(航班时刻表上的时间)延迟15分钟以上或航班取消的情况。与其它航空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班正常率一直不稳定,2016年正常率为76.76%,次年下降至71.67%,2019年仅春运期间旅客运输量就增长了11.4%,更是加大民航运输压力。航延问题俨然已经成为民航稳步前进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航延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措施,对民航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航空业起步早,但航延问题同样在所难免。研究方向在于:①以FAA税收为着手点,分析了美国差异税收制度对航班延误的影响;②仿真技术:如DPAT通过仿真飞机,对空域内航线优化处理;国内民航发展较西方晚,研究尚不充分,主要在于:①单跑道受限,如胡明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多元受限地面等待策略进行研究;②将延误进行分类,如马正平等人通过分析航班间的关系,建立延误优化模型,从而提供优化方案。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运用CRITIC法对2009-2018年延误数据进行权重计算得出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建立影响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划分,建立层次性的航班延误影响因素模型;最后,通过模型得出影响航班延误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为下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借鉴。

二、主要航空公司航班不正常原因的确定

通过查阅《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告》,将主要航空公司航班不正常原因统计如表1。

对表1中的数据取标准差得表2,同时采用描述指标间对比强度和冲突性关系的CRITIC法对航班延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步骤如下:

(一)总和标准化法无纲化处理

总和标准化无纲化处理公式为:

(四)生成解释结构模型

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与整理,得出航班延误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四、航班延误应对措施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可以发现导致航班延误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检查、时刻安排、空域分配、流量控制、军方活动、雷暴和降水及旅客迟到。下面针对这几项因素给出改善措施:

一是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主要影响到航班安全以及旅客的情绪等,是航班起飞前的关键和必要步骤。科学合理的检查是确保航班准时准点,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二是提高排班的科学性。时刻安排是评价飞机排班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时刻安排不仅影响飞机准点率,而且关联航空公司经济效益,科学严谨的时刻安排可通过提高飞机日利用率增加航空公司收益。三是统筹使用空域资源。我国地域资源辽阔,而对民航开放的空域资源仅占总体的20%,且分配不均,东多西少。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对空域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建立军民统一的管理体制等,都是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四是做好管制工作。先进的管制技术和设备是提高管制效率的有效方法,针对性地流量控制是减轻航延的重要途径。五是优化空域结构。军事活动导致的航班延误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性。优化空域结构,加强军民航空的协同配合,实施精细化的运行管理模式等是减少空军活动对民航飞行影响的有效措施。六是及时应对天气变化。航班是否正常与航线天气状况有密切联系。恶劣的天气条件不仅可能导致延误,还可以造成不安全事件。因此,要对天气状况有全面了解,以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七是避免出现旅客延误现象。旅客晚到导致的航班延误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增强旅客对航班知识的了解,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以便旅客及时了解所乘航班的动态信息是有效缓解和避免因旅客晚到导致航班延误的有效举措。

本文以2009-2018年主要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原因统计为基础,采用CRITIC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得出现阶段航班延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航空公司和天氣原因;同时借助基元事件分析法和ISM法对航班延误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出影响航班延误事件的直接原因是运行环境、地面服务保障、运力调配、航班计划、飞机清洁、风切变和安检问题;根本原因是安全检查、时刻安排、空域分配、流量控制、军方活动、雷暴、降水和旅客迟到,并提出出了航班延误的缓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