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沟通打造协同互助的教育共同体
2020-06-01赵旭冉
赵旭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可见,学校和家庭的协同合作才是良好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积极探索构建互信的家校关系,打造协同互助的教育共同体。
1.绘制家访“三图”,拉近家校距离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一般会在开学前的暑假进行家访,学生即将升入初中,此时家访并对学生提出鼓励和要求,对家长给予建議和指导通常较为有效。同时,也有助于班主任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具体真实的家庭情况,为之后三年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访前,我会勾画“家访地图”,即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按照距离确定走访路线,并提前通过电话和家长预约沟通时间。家访中,我会提供“家访导图”,即针对学生和家长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的指导建议,同时提前物色班干部和家委会成员的预备人员。家访后,我会及时总结“家访类型图”,对一些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例如,小浩是单亲家庭,平时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父亲陪伴时间不多,我就有意识地为其创造亲子时间;小赫的家长有些溺爱孩子,常常包揽很多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我就和家长陈述利害关系,让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小戴积极主动,家长也是个热心肠,我会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服务班级的机会……这样的家访,让我更全面、及时地了解班级信息,同时也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2.开展主题家长会,营造和谐家校氛围
每学期的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我改变以往家长会仅仅反映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的“套路”,在形式和内容上推陈出新。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指出学生现在所面临的困惑以及家长所能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每一学期的家长会主题,我都会根据本学期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者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确定,然后提炼关键词,根据内容安排不同的形式。我们先后开展了“初中,我们来了”“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青春期,我们陪你一起走”“对孩子,怎样沟通最有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主题家长会,以班主任说、科任老师说、家长圆桌座谈会、亲子同开等形式,共同探讨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一场场用心的沟通,让学生大胆说出隐藏在心底的情感诉求,让家长解开教育的困惑,不但营造了融洽的班级氛围,而且促进了家校之间的良好沟通。
3.成立家校同盟,增强家校合力
为了增强家校育人合力,我在线上线下积极发挥家校同盟的作用。
科学利用家校微信群,使家校沟通更高效。如何不让家长在信息“轰炸”的环境中忽视家校微信群的内容,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为此,我把长篇大论的教育内容变为与时俱进的微教育,即短、明、准。此外,为了让家长进一步关注到孩子们的成长,我也将一些微教育内容作为学生干部们展示的平台,通过精心编辑的文字,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活动中的成长与蜕变。
此外,为了团结家长这些教育战线上的“盟友”,并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引领效应,我还开展了“家长讲堂”,邀请从事不同行业的家长定期开讲。既让学生增长了学科知识,又让他们发现原来自己眼中那么普通甚至“不合格”的父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如此耀眼夺目。自此,家校合作紧密无间,家校同盟助益孩子快速成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校合作,是一项值得长期探讨和实践的命题。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栏目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