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一体化德育格局 形成联动型共育机制

2020-06-01赵璐玫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段共育德育工作

赵璐玫

在德育工作中,学校聚焦“一纵一横”,形成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贯通、校内外协同共育的德育工作体系,使德育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纵向衔接贯通,保证各学段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和生成性。

小学学段下承幼儿园、上接初中,我们在工作中找准连接首末两端学段的关键结合点,开展有针对性,利于学段之间衔接勾连、融合贯通的德育工作,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构建纵向衔接、分层递进、低中高学段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保证了各个学段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和生成性。

建构育人文化,引领各个学段一体化。在“守真、从善、修美”学校文化的引领下,学校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各学段特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科学设立德育目标,分年级制定了《行为规范评价标准》:低年级以“情感教育”为主题,让学生初步懂得守真、从善、修美就是说真话、做好事、追求美好的事物,向善向美向上;中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题,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奠定发展基础,学着发现、呵护、创造真善美;高年级以“践行教育”为主题,让学生初步具备公民意识,在学校、家庭、社会能够树立文明风尚,践行真善美。同时,坚持整体性原则,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以“教育成系统、活动成系列”为主导思想,搭建横纵连通的整体育人网络,不断完善以养成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教育为“纵坐标”,以学科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为“横坐标”,德育目标、德育举措、德育评价三位一体的德育框架,不断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一体化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形成一体化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夯实养成教育,促进幼小衔接一体化。学校遵循教育与强化、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四校区一体、低中高衔接”的养成教育体系。其中,幼小衔接是我们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们重点实施的、承接幼儿园与小学的学段关键点。我们在新生入学前就做好相关的前测观察和研判,在养成教育上依学段特点施教,循教育规律渐进,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等。例如,学校低年级教师针对低龄儿童的身心特征,创编了各种小歌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反复记诵中逐渐形成自律意识,形成良好习惯。

丰富主题教育,助推小初衔接一体化。主题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学校挖掘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德育品牌“长征精神”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一带一路”教育活动等,促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砥砺品格、提升素养。高年级学生即将升入初中,我们的德育工作就聚焦于助力学生在学业、品德、能力等方面都能顺利地与中学对接,打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例如,我们针对即将升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设计了毕业季主题活动,让他们盘点收获、畅想未来、感恩母校,满载着小学阶段的成长与收获,迈进新的人生阶段。

追踪观测、反思、调整,完善育人工作一体化。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我们主动与对口中学进行联系沟通,通过追踪观测,来反思、调整、完善我们的育人工作。这些年来,我们收到的反馈结果令人欣慰,学生普遍处于“双优区域的前端”,学习成绩优、学习习惯良好,合作意识、认知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尤为突出。这证明学校注重做好学段对接工作取得的长远成效,真正实现了纵向一体化,为学生未来生活立本奠基。

第二,横向协同一致,实现一体化融合共育目标。

为了更好地落实一体化德育工作要求,学校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育人水平,促进全员共育;积极挖掘各学科、各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整合德育资源,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载体,创新德育形式,实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建立多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达到横向一体化融合共育的目标。下面,具体谈一谈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经验。

学校办学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与协作,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构建德育一体化共同体,建立多方联动机制,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我们积极建设家校共育委员会,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在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学校活动开展、校外教育实践等方面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工作;建立校外教育合作机制,充分挖掘社会德育资源,联系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科技等部门,为学校德育工作服务,搭建共育平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的协同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例如,在学校门口疏导交通的恩济庄派出所驻区民警高宝来,一直坚守岗位、服务学生,直至重病离世。我们组织学生捐款、病中看望、书画祝福高警官、送别警察爷爷等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在高警官平凡至伟事迹的影響下,学生上下学安全问题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市两百多所幼儿园和小学门口还设立了“高宝来爱民服务岗”,更多的民警和志愿者加入爱的接力,受益学生不计其数。再如,2018年学校苏州街校区门外违建拆除,在空地规划中,我们邀请了北京建筑研究院的街区责任规划师,带领学校选出的16名学生组成“小小规划师团队”,参与校门前的公共空间设计,这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更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年来,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有力引领与带动,它搭建了各学段德育工作的交流平台与资源平台,引导我们在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上达成共识,促进实践工作的深化。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基地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一体化德育体系,强化德育工作特色,为首都德育工作的推进献智献力。

猜你喜欢

学段共育德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