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锣鼓巷:听一曲老北京的岁月小调

2020-06-01浮海沉鱼

知识窗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吃胡同河流

浮海沉鱼

老树枝丫纵横,缕缕斜阳顺着叶间的缝隙,往下倾泻。在南锣鼓巷西大街,一幢古朴的四合院里,泓波杨府的天桥艺人登上舞台,个个展示着自己的拿手绝活,绝技高超的他们不时引来台下观众拍案叫绝。吆喝阵阵,掌声迭起,古老的天桥艺术在此绵延传递,在岁月泛黄的画卷中,泓波杨府已然载入老北京的历史记忆。

关于老北京的故事,应该从南锣鼓巷说起。始建于元大都时期的南锣鼓巷,棋盘式的建筑布局,给人以规整的感觉。整个南锣鼓巷由几十条胡同组成,远观彷如一条巨大的蜈蚣蜷卧于此,沿着主躯干大街,无数爪子呈散射状,向四面八方铺展而去。

胡同一词最早来源于蒙古语“胡侗”,后演变成今天的“胡同”。对于初入北京的我们来说,一条条形同相似的胡同,打着陌生的烙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置身南锣鼓巷大街,路两旁绿树成荫,灰瓦灰墙的四合院座座林立,时而隔着高高的院墙,余音绕梁的老北京话,从远处缓缓传来。

踏在青石板堆砌的路上,往里深入,院落排列紧凑,家家户户挨在一起,缕缕炊烟升起,燃着生活的希望。街面上,一排浓密的树荫下,几个老大爷围坐一圈,专心致志地聚焦于那一块棋盘,在马車世界,独闯金戈人生。而在树荫的另一侧,大妈们鼓捣着手中的针线活,仨俩一起,唠嗑家常,说着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沉静的南锣鼓巷,以舒缓的笔触,抒写着这块地域的恬静与安逸。

临近傍晚,夕阳渐渐拉长的身影,泻落在南锣鼓巷的街道房屋,笼罩在金黄色余晖中的古朴街道,别有一番情致。抬起头,仰望头顶的蓝天、白云,以及房屋上方临空架起的四通八达的电线杆,想起很多电视剧中似曾相识的情景,徜徉在悠悠生活的调子里,不时有鸽群飞过,咕咕声响过耳畔,显示着一派老北京式的生活韵调。

老北京最有名的小吃,要数卤煮火烧、炒肝和门汀肉饼。胡同口,一家小吃店宾客满至,店小二肩披长毛巾,在店门前恭候着,面对往来如织的行人热情地吆喝。待我们走近时,他已娴熟地甩起长毛巾,三下两下,将桌面擦拭干净。

“客官,您请!”

等候少顷,一盘盘冒着热气的小吃上桌。先轻酌一口,炒肝味浓色香,含进口中,糯香的汤汁堆在舌尖,入口即化。再来一口门汀肉饼,咬上一口,汁液四射,全部放入嘴中,顿觉面香肉嫩。爸妈俩人吃着卤煮火烧,听一曲京韵大鼓,婉转唱腔,回绕耳畔,时间好似在此停止,缓慢的生活,悠悠的曲声,道说着老北京的旧时故事。

夜晚的南锣鼓巷走入静谧怀抱,人群由胡同逐渐向着河流聚集而去。远处的河流在一轮碧月的映照下,缩成一条细长的绿锦丝带,嵌扣在古老的南锣鼓巷深处。河流之上,数百船只舟楫随粼粼碧波轻划荡漾,船桨划过的痕迹,拨开一簇簇岁月的余波。

河流对岸,灯火通明。岸上一排古朴的房舍,传出阵阵茯苓饼的香味,酥嫩的北京烤鸭、香甜沁人的果干、软糯爽口的驴打滚,各色小吃琳琅滿目,让我想一一尝遍。夜晚的街市,如同一个五彩的灯笼,亮起在南锣鼓巷,点缀着这方土地的繁华与人烟气。

一河数十巷,千万人聚集。南锣鼓巷逐渐进入夜色的怀抱,身后的人群往来密集,人声鼎沸的背后,每个人都在追寻着属于老北京的那份缓慢和安逸。

猜你喜欢

小吃胡同河流
开胃小吃“丝娃娃”
河流的走向
河流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怕冷的小吃货 等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厦门品小吃
大家都爱吃小吃
东明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