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声乐教学如何进行“咬字吐字”训练

2020-06-01颜莹

戏剧之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声乐

颜莹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势态,以兴趣为前提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国民的接受,诸如声乐、美术等艺术教育也成为当代学生兴趣学习的首要选择。声乐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在歌唱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声乐教学中如何开展“咬字吐字”训练进行探析,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期为提升学生整体的声乐歌唱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声乐;咬字吐字;进气呼气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2-0182-01

“声乐”是指人通过演唱的方式抒发情感,完成曲调的音乐方式。在声乐中,语言与旋律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一方面,语言依托于旋律;另一方面,旋律借助语言造势,将歌曲的情感直观放大,带给听众更好的听觉体验,因此,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咬字吐字”训练的开展,成为课外声乐培训班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一、在声乐教学中开展“咬字吐字”训练的重要性

(一)清晰的咬字吐字能够提升声乐美感

语言可以看做对音乐情怀的直观表达,也可以看做对音乐的艺术加工,而清晰的读字可以使听众更清晰地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产生共鸣。试想,若在歌唱时将“知识影响你的一生”唱成了“自私影响你的一生”,那意思将完全不同。因此,唱腔训练往往伴随着“咬字吐字”同时进行,让学生在掌握好发音后再开始演唱,从而使演唱过程更加连贯流畅,使歌曲整体更加灵动婉转。

(二)清晰的咬字吐字可以加深听众对歌词的理解

一首好的歌曲,既要有动听的旋律,又要有优美的歌声。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常常会拿着歌词边听边看,试图在歌声中构架起自己熟悉的场景,实现情感的带入。因此,学生需要将歌曲内涵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才能让听众听得明白,听得感动[1]。

声乐区别于日常对话,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声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读字体系。以韵母的发音为例,在声乐演唱中,韵母发音关系到歌曲整体的连贯性,若演唱者的喉头不稳定,发声不圆润,就会使歌曲显得干瘪、不流畅。因此,声乐演唱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驾驭韵母的能力。

(三)清晰的咬字吐字是情感表达的物质基础

在声乐表演中,我们需要通过演唱者字音与声调的变化来把握歌曲情感。声乐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延续,其讲求一种由内而外的美感,既需要旋律的悠扬婉转,又需要演唱者的声情并茂,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对声乐的完整诠释。由此可见,在声乐中加强“咬字吐字”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注意日常说话与声乐读字的区别

正常说话与唱歌之间必然有很大的差异性,一些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重视这种差异,导致唱歌如同念经,很难让听者产生共鸣。与此同时,我国属于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受到各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影响,人们说话时往往重音不同。

以海南话为例,其方言中多为平舌音,因此海南人说话时虽然嘴型夸张,但舌头的变化幅度较小。海南话中“t”的发音类似于“d”,因此当地人在说话时没有送气音,而在许多民族声乐演唱中,都需要运用到送气音。对此,教师还需要结合所在地语言特征,开展重点读字教学项目,做到因地制宜[2]。

(二)注意咬清字头

声母决定着一个字的字音,也是咬字头训练的根本,声乐中需要通过拿捏字头来确保整段歌词的流畅。在咬字頭训练前,教师需先带领学生学习分辨平翘舌。平翘舌很考验舌头的灵活性,一旦读音错误,就会使词语的含义差之千里。例如,“结束(shu)”读成“结束(su)”,“能(neng)”读成“棱(leng)”等等。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开声腔,注重送气音的练习,为字腹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字头作为一句歌词的开始,应当情绪更加饱满。因此,在咬字头训练中,字头的发音应当更强一些,语气稍重一些。确保字与音的相互包容,尽量避免“喷口”问题的出现,做到力度适中,让人听着舒适。

(三)注意字腹的掌握

如果说字头用“咬”,那字腹则需要用“引”。我们常点评一个人的唱功如何,实际上就是他的一种引字腹能力。字头字腹的掌握,就如同人呼吸的过程,咬字头好比吸气,使胸腔充盈饱满,为情绪奠基;引字腹好比呼气,将“欢喜”“苦闷”“悲愤”等情绪倾泻而出,完成歌曲的情感演绎。

字腹的掌握必须以气息为支撑,确保平稳流畅,若演唱过程缺乏气韵的掌握,音调忽高忽低,就会使曲风听起来紧张局促,令人感到不安。因此,字腹掌握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锻炼喉部肌肉,让学生尽量打开口腔,大声并持续地读“a”“o”“e”等韵母,帮助喉咙找到最舒适的发音方式。其次,也要注重发音口型的训练。例如“l”“h”等字母发音主要在舌;“ü”“ao”等字母发音主要在唇等,学员要牢记唇舌的形状与位置,掌握韵母的宽窄音,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良好效果[3]。

综上所述,声乐中咬字吐字训练的内容十分广泛,字头、字腹等在歌曲咬字吐字中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对此,教师开展训练应当以“清晰干练”为大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字音结合的规律,使歌声更加悦耳灵动,实现“以字传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键楠.咬字吐字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分析[J].才智,2019(27):222.

[2]魏佳琪.美声演唱方法演唱汉语声乐作品的咬字问题分析[J].戏剧之家,2019(27):54-55.

[3]宋磊.论民族声乐中的咬字吐字[J].智库时代,2019(23):285+287.

猜你喜欢

声乐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论变声期的声乐教学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怎样在声乐演唱中做到“以情带声”
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探讨
关于高师声乐教学的再思考
朗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