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处置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药物管理水平的影响

2020-06-01朱小英

婚育与健康 2020年2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

朱小英

探讨药物处置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药物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取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本院治疗,时间:2018年6月-2019年6月,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药物处置培训,患者出院后,定期提醒其按时按量服药。比较两组自知力治疗态度(ITAQ)、社会功能(PSP)、药物管理情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自知力治疗态度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药物处置干预,患者药物管理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良好,可临床推广。

精神分裂症是病情较重的精神性疾病,多在青壮年中发病,患者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多方面存在障碍,如情感、思維、知觉等均出现异常,有别于常人[1]。精神分裂症由多种原因所致,目前医学上对其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此病很容易受个体易感素质及外界不良因素干扰,导致病情严重。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率导致患者必须长时间用药以维持治疗,因为患者的特殊性,服药依从性一直是治疗过程中难度较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也与患者和其家属对此病的认识和重视度有关,另外,患者治疗的信心及家属的支持程度也对其服药依从性造成一定影响,若不能良好地遵循医嘱服药,患者将会出现精神残疾,相应的社会功能逐渐降低,为家庭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疾病负担[2]。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本研究将探讨药物处置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药物管理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本院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年龄19~64岁,男23例,女24例,平均(45.6±5.3)岁;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0~66岁,平均(47.3±6.2)岁;纳入标准[3]:①所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治愈标准。②经精神科医生评定,属于疾病缓解期或者恢复期。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①智力障碍患者。②存在抑郁、自杀倾向的患者。③有其他严重身体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一般性的治疗护理,另外使用工娱疗法,例如引导患者看电视、学习瑜伽、做简单手工等,也可陪患者下象棋、打球等,为患者进行一般性生活护理,并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康复出院时,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即讲解服药方法,包括用药时间、药量等,告知患者常见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

(2)观察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增加药物处置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制定药物处置方案,拟定6个药物处置方案的主题,并由6名专家进行审核修订,最后确定为初稿。②药物处置培训。由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药物处置的培训,包括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及其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其他相关内容。③方案实施。根据所定主题,开展相应实施活动,每次由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对6-8名患者进行药物处置的实施,结束后,进行讨论总结,提出实施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主题一:了解精神疾病的常用药物。活动目的: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有相应了解,包括药物名称及作用、使用剂量、服用方法。活动开始,由患者作自我介绍,包括姓名、病程、发作次数、所需帮助。护理人员进行部分药物的相关知识宣讲。活动最后,对患者进行现场提问,回顾所讲知识,对患者提出的疑惑作相应解答。主题二:药物管理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活动开始,先对上次培训内容进行回顾,并介绍本次培训主题。将参与人员分为若干小组,组间讨论在药物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讨论结束,每组指定代表发言总结,最后,护理人员分析总结,并答疑解惑。主题三:药物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精神疾病复发的征兆。活动开始,回顾上次培训,并介绍本次主题,护理人员以播放视频的形式为参与者分享两个服药依从性不同的案例,视频案例中讲述了患者的病情、服药依从性及最终治疗结果,视频播放结束后,比较两个案例,让参与者从中知晓服药依从性对治疗的关键作用。主题四:药物不良反应该如何管理。活动开始,回顾上期活动并介绍本次活动内容,然后邀请2-3名成员对其服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作分享,护理人员以视频、图片等方式作详细讲解,帮助患者了解有关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主题五:态度强化。活动开始,先回顾上期内容,再介绍本次活动,由护理人员提出有关药物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包括态度、行为和障碍等,成员思考几分钟并分享答案,最后,护理人员做总结。主题六:指导寻求社会支持和资源。活动开始,回顾上次活动内容,介绍本次活动,引导参与者讨论在自己服药遇到困难时,怎样寻求外界帮助,并反馈讨论结果,护理人员总结,社会支持可多方面寻找,如家属、朋友、社区、医院等。④患者出院指导。为患者发放服药卡、服药盒。服药卡由专业研究团队制作,以月为单位,详细标明患者出院后的服药种类、时间、方法、剂量,服药情况可由患者或家属在卡片相应位置打“√”或“×”。服药盒是市售,内可存放一周药量,每格为1天药量,服药盒有提醒功能,方便患者服药,若药物漏服时,可直观发现。⑤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一次短信提醒,内容包括患者服药名称,剂量及时间,叮嘱患者按时服药。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自知力治疗态度(ITAQ)、社会功能(PSP)评分。

(2)比较两组药物管理情况。

(3)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χ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自知力治疗态度(ITAQ)、社会功能(PSP)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ITAQ、PSP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药物管理情况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药物管理知识得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药物管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3。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精神疾病,目前病因不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特殊,包括其思维、情感、意志等的异常,出现思维不符合逻辑、思想荒谬、情感反应不当、缺乏意志、社会功能缺失等[5]。此病复发率较高,是重症精神疾病,因此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患者通常因为对疾病认识度低,对精神治疗方面的药物不了解,缺乏治疗的信心等,导致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态度,依从性低。

本研究主要探讨药物处置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药物管理水平的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容易复发,因此药物维持对于疾病的治疗作用非常关键。笔者通过随访发现,一些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因为各种原因自行增减药量,并且随意改变服药次数,特别一些患者服药后出现不适感,自己不清楚怎样处理,也不咨询医生,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其对药品的存放不符合规范,导致药物被风化或者变得潮解,再服用这些药物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患者服药依从性开始降低,甚至中断用药。根据研究显示,参与药物管理培训的患者,其服药依从性和药物管理均有所提高,患者可根据服药情况了解自身疾病变化,并保持与医生良好沟通,主动与医生配合,如此良性循环,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正确的服药方法发挥协同作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研究中对观察组进行药物处置干预后,患者ITAQ评分、PSP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综合上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药物处置干预,患者的药物管理及服药依从性均有所改善,此方法可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海龙, 杨日红. 探讨药物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疾病预后的影响[J]. 北方药学, 2017, 14(4):193-194.

[2]徐鸿艳,杜运楠,陈代秀. 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從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 20(9):39-41.

[3]王向阳, 熊云珍, 龙洁,等. 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8):123-126.

[4]贾庆升. 药物自我处置程式对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继续医学教育, 2019, 33(01):144-146.

[5]纪淑娇.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不依从性分析及护理措施[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07):126-127.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