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市值管理文献综述
2020-06-01杨晓桐曾子涵韩旺
杨晓桐 曾子涵 韩旺
摘要: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让我国资本市场顺利进入全流通时代,股东之间的利益得到了平衡,上市公司的市值成为衡量公司整体实力、股东财富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市值无疑可以为公司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市值管理的文献进行梳理、分类,并在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市值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几点建议及展望。
关键词:市值管理;价值管理;股东财富
1.国外文献综述
1.1市值管理的理论基础
由于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所以学者们讨论更多的是上市公司的价值管理。价值管理是一种全新管理理念,旨在最大化公司的价值;价值管理也是一种综合的管理模式,在考虑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还考虑到公司未来的收益、资本成本、激励机制以及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等,可以看出,价值管理的引入增强了企业管理中价值的重要程度(Pru-zanP,1998;Marsh,1999)。
1.2市值管理的手段研究
当企业的市场价值偏离企业的内部价值时,就会产生市值管理。国外学者大致将这部分的研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的市场价值被低估;第二类是企业的市场价值由于投资者的原因而于内部价值产生偏离。
委托代理理论中指出,由于公司的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司的股价往往被低估,因此,公司的管理者便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提升公司的股价。这些措施可以被归为以下两类:(1)提升流动性。有学者指出,股票的流动性会受到交易时的逆向选择成本的影响,由于大部分的投资者是不愿意选择交易流动性较低的股票,因此,这部分的股票价值很容易被低估。对于这类股票公司会选择直接公开披露或是透过分析师发布相关信息,从而达到提升股票流动性的目的(Brennan and Tamarowski,2000)。(2)向市场发出公司前景乐观的信号,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有学者指出,当公司因为市值的提升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信息披露的成本的时候,那些公司价值被低估的管理者会选择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Verrecchia,1983,1990)。
2.国内文献综述
2.1市值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与公司股东利益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弱有效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往往会导致公司在市场上的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其内部价值。因此,上市公司须要通过对公司的市值进行管理来解决二者之间的偏差(陈亚蕊,2018)。从价值管理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的目标逐渐从股东价值管理转向了市值价值管理。这也意味着企业逐渐从价值创造向价值经营转变,这也是价值管理转变的重要基础。依托企业市场的宏观经济价值管理将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结构,成为企业全新的管理理念(翁世淳,2010)。
2.2市值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根据公司的市场价值信号,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实现价值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市值管理的三大部分可以概括为: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大化和价值经营最大化(施光耀,2007)。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夠体现股东在市场中所获得的财富,上市公司的市值便是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实行市值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管理行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投资者关系、市场环境、宏观经济状况等。市值已经成为考核企业管理层绩效的重要指标(谢获宝、巫梦董,2008)。
2.3影响市值的因素
分析影响市值的因素是进行有效市值管理的前提条件。国内的学者将影响市值的因素分成两个部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可预见的、可调控的,例如:企业的股权结构、盈利能力等;相对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的可预见性和可调控性较低,例如:家国政策、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前景等(邢会强,2006)。与影响市值的因素相对应的,企业的市值管理也可以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是指企业的员工管理、经营特点等;外部管理则是企业发出的一些市场活动,例如企业的兼并重组等。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者共同影响着企业的市值管理绩效(曹凤岐,2010)。
2.4市值管理指标评价体系
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点,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定量分析,可以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设计出客观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价值创造(VC)、价值实现(VR)和价值关联度三个方面组成。如果说价值实现是企业实施市值管理的目标,那么价值创造能力便是公司达到价值实现的动力,为了避免公司的内部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价值的情况,也要测量价值实现(VR)和价值创造(VC)之间的差异,就是价值关联度测量。这三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50%、30%和20%(刘国芳等,2007)。
2.5市值管理的手段研究
利用股权激励进行市值管理的研究:股权激励是解决当前企业制下所有权和代理权分离的激励机制,公司市值增长多少就代表激励对象将会获利多少。正是由于股权激励的双重性质,它反映了市值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可以看出,股权激励制度与市值管理紧密相关,是一种有效提高经营层管理效率的制度;股权激励制度在有效提高管理者能力,为股东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施光耀、刘国芳,2011;陆正华、吴奇治,2019)。
运用并购的市值管理手段的研究:企业的并购可以开阔企业的业务规模,增强企业的业绩成长水平,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并购实际是公司的一种战略决策,成功并购行为是通过研究现实情况下的资本市场从而为公司实现市值的提升(刘国芳,2015)。
运用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研究:学者们认为,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满意程度,改善公司的影响力,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实现提升公司的价值(严复海、沈杰,2011)。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还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建立公司与投资界良好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在较高的信息透明度下,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的价值是同向变动的(李心丹、肖斌卿等,2007)。
公司增发对市值管理影响的研究:公司在增发前后的超额收益率和股价信息含量会存在很大的差异(鞠娟,2015)。学者通过市值管理的视角,发现了企业定向增发与送转是存在一定关系的,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经历过私募的公司比没有经历过私募的公司更倾向于送转(胡聪慧、于军,2016)。
3.评述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市值管理是从价值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都强调价值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价值管理强调的是企业内在价值的最大化,而市值管理则是强调企业在市场管理中的重要性。
从国内市值管理研究的发展可以看出,学者们首先从市值管理的概念人手;接着通过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情况,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点,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研究出市值管理的指标评价体系;然后,结合国内市场发展,设计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管理策略。这一系列研究不仅丰富了市值管理的内容,而且为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从上市公司自身开展市值管理的角度出发,公司经营者应该意识到市值管理是作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管理工具,而非短期化。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应当确立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建立市值管理相关部门,增强企业的市值管理意识。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市值管理的目标,因此,该管理体系是以价值创造为出发点;价值实现为载体;价值经营为手段;最终实现市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