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高温聚合的影响

2020-06-01郭志伟宋尚德宋伟光

化工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甲苯转化率单体

杨 晨,郭志伟,邵 兵,宋尚德,王 硕,王 博,宋伟光

(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研究院,吉林 吉林 132021;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仓储中心,吉林 吉林 132021)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可在光、热或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1],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俗称“有机玻璃”或“亚克力”。PMMA通常具备优良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广告、医学、通讯、电子等领域。均聚PMMA属于热塑性塑料[2],具有质脆、不耐冲击等缺陷[3],可通过共聚的方式,改变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达到改善和提升性能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共聚单体有丙烯酸甲酯(MA)和苯乙烯(St)。

对MMA与St悬浮聚合工艺的研究较为广泛[4];但基于本体或溶液聚合,尤其是对高温条件下的聚合研究,报道较少。有专利选用偶氮类或过氧类化合物作为引发剂,以乙苯或甲醇为溶剂,在中温、高温条件下进行连续聚合,停留时间较长[5-9]。作者在高温下引发了MMA与St的自由基聚合,研究了一定时间内w(甲苯)对聚合过程及产品结构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试剂与仪器

MMA:质量分数≥99.8%,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丙烯腈厂;St:质量分数≥99.5%,甲苯:质量分数≥98.4%,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有机合成厂;以上原料均为工业级。

乙醇: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试剂级,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试剂级,美国菲利普斯化工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DF-101S,金坛市医疗仪器厂;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245,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Z-ⅢB,临海市谭氏真空设备有限公司;电热真空干燥箱:ZK-82B,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电子天平:MS204S /01,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凝胶渗透色谱仪:waters 1515,美国Waters公司;核磁共振波谱仪:AVANCE Ⅲ 400兆,瑞士Bruker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试样制备

定量称取MMA、St和助剂,在定量甲苯中混合均匀。在约50 mL的微量聚合器中,依次投入上述混合原料及助剂,密封后置于油浴,升温至所需温度后开始计时,一定时间后,取出聚合器,迅速冷却使反应终止。

打开微量聚合器,用甲苯稀释溶解后,将溶液倒入表面皿;用乙醇沉淀出剩余聚合物,倒入表面皿。反复溶解、析出,直至倒入乙醇时不再有聚合物沉淀。自然风干后,将表面皿置于50 ℃电热真空干燥箱,真空干燥至质量恒定,获得试样。

1.2.2 实验条件

原料比例(以质量计):MMA 80份、St 20份;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 0.1份;链转移剂: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 0.3份。

聚合温度:120、140、150 ℃。

溶剂含量:w(甲苯)=5%、10%、20%、30%、40%、50%。

1.2.3 分析方法

(1)转化率

按照GB/T 2793—1995测定固体质量分数,用干物法测定转化率C,计算公式见式(1)。

(1)

式中:m1为初始投料时MMA与St的质量,g;mt为聚合时间t时生成的聚合物质量,g;C为转化率,%。

(2)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常温下,用四氢呋喃作淋洗液,流量为1.0 mL/min。采用岛津803、805两根凝胶柱串联,用窄分布的聚苯乙烯作为标样。

(3)核磁分析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采用5 mm PABBO宽频探头,工作频率为400.13 MHz,脉冲序列选为zg30,弛豫时间定为2 s,总谱宽设为16 kHz,数据点采集64 k,累计测量16次。化学位移以TMS为参照物。w(St)见计算公式(2)。

(2)

式中:A(PH)为苯环特征氢峰的峰面积;A(CH3O)为甲氧基特征氢峰的峰面积。

2 结果与讨论

2.1 w(甲苯)实验条件的确定

为研究w(甲苯)对MMA与St共聚合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温度条件下MMA与St聚合的反应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以确定实验开展的最佳条件,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在140 ℃,反应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符合自由基聚合的动力学特征,曲线近似“S”型,即转化率较低时,聚合速率较慢;至某一转化率后,聚合自动加速,转化率在短时间内超过80%;当转化率达到一定值后,聚合速率逐步减慢。

r/min图1 不同温度条件下MMA与St聚合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结合图1,MMA与St的聚合转化率受温度影响明显。引发剂DTBP在120、140和150 ℃的半衰期分别为497、74、43 min,升高温度能有效提高DTBP的活性,进一步加快反应速率。120 ℃时,尽管MMA与St能够引发进行自由基聚合,但引发剂半衰期长,反应速率低,MMA与St反应始终处于诱导期,未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反应150 min,转化率仍低于20%。150 ℃时,MMA与St聚合放热明显,极易发生爆聚,添加了质量分数为5%的甲苯后,爆聚现象明显得到缓解,但反应速率依然很快,反应10 min,聚合就进入自动加速阶段,30 min时,转化率已超过80%。

聚合原料比例相同时,增加w(甲苯),聚合体系固含量降低,反应转化率减小。根据图1,聚合温度低于150 ℃,反应60 min,转化率仍未超过50%。为提高实验效率,确保w(甲苯)增加时,转化率有更宽的变化范围、更明显的变化趋势,将w(甲苯)实验条件确定为聚合温度150 ℃,反应时长30 min。

2.2 w(甲苯)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单体原料中的w(St)=20%,根据Q-e方程[10],MMA与St的竞聚率比较接近[r(MMA)=0.46,r(St)=0.52],St略高。w(甲苯)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不同w(甲苯)条件下,MMA与St在150 ℃下反应30 min,在聚合物分子链中w(St)均超过30%。说明在该条件下进行自由基共聚时,St的相对活性优于MMA。且MMA与St的共聚合属于非理想共聚,在该实验条件下,单体中n(St)∶n(MMA)=0.245,远低于恒比点(0.889)组成,因此,共聚物中的w(St)高于投料时单体中的w(St)。

同时,根据图2,当w(甲苯)增加时,MMA与St聚合产物中w(St)也逐步增加。由于溶剂对竞聚率的影响较小,这一现象应是单体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引起的。MMA为极性单体,St的极性较弱,甲苯为非极性单体。在甲苯中,St的溶解性优于MMA。因此,随w(甲苯)的增加,St在溶剂中的分散性更好,更易遇到链段自由基并与之结合,最终在聚合物主链中的w(St)逐渐增加。

2.3 w(甲苯)对聚合转化率的影响

MMA与St在150 ℃聚合30 min,在w(甲苯)的影响下,反应转化率的变化见图3。

由图3可知,随着w(甲苯)的增加,转化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转化率代表单体参与聚合的百分率,在相同时间内,单体参与聚合的百分率降低,说明聚合反应的速率减小。溶剂增多,意味着单体与自由基在同体积溶剂中的浓度减小,影响了两者相互碰撞结合的几率,使转化率降低。w(甲苯)<20%,溶剂对聚合速率、转化率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w(甲苯)>20%,这种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聚合速率、转化率的减小趋势由快变慢。

2.4 w(甲苯)对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w(甲苯)对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见图4。

MMA与St在150 ℃聚合30 min,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w(甲苯)=20%时处于拐点。w(甲苯)<20%,w(甲苯)增加,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升高。说明溶剂的存在降低了聚合体系的黏度,缓解了自动加速引起的凝胶效应,减轻了大分子链段相互缠绕的程度,使链自由基末端可以继续与单体结合。w(甲苯)>20%,链自由基与单体或其他链自由基进行终止反应时,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倾向增加,因此,w(甲苯)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逐渐降低。

3 结 论

MMA与St的共聚合属于典型的自由基共聚,当溶剂存在时,能够显著影响到MMA与St聚合历程的反应行为。

(1)MMA与St在150 ℃下聚合30 min,St反应活性更高,更易与链段自由基结合,在生成的聚合物中的含量高于投料时的单体含量;受溶解性影响,St在聚合物中的含量随w(甲苯)的增加而提高;

(2)随着w(甲苯)的增加,MMA与St聚合反应的速率减小,反应转化率也随之降低;

(3)w(甲苯)=20%,对MMA与St的共聚合而言,是一个分界点。w(甲苯)增加时,在该点前后,聚合历程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都有明显变化:聚合速率降低减缓,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趋势由增加变为降低。

猜你喜欢

甲苯转化率单体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锂离子电容器自放电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闪电定位和雷达资料的邵阳地区雷电预报预警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药甲苯磺丁脲片中甲苯磺丁脲的含量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水热法合成WO3纳米片及其甲苯气敏性能研究
UOP公开一种生产高纯度甲苯和对二甲苯的方法
1-(对甲苯基)-2-(三对甲苯基-5-亚磷酰基)乙醛的汞(Ⅱ)配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光谱表征和理论计算研究
美国 风暴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