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策略探讨
2020-06-01张秀娟应宇辰张义喜
张秀娟, 应宇辰, 张义喜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得、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适当的卫生健康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一种综合能力[1]。提高健康素养被国际公认为是维持全民健康的最经济有效的策略。2001年,新加坡为加强国民健康素养,成立健康促进局(HPB),以近1亿新币的年度预算推动国民健康和疾病预防[2]。2005年,第六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通过了《全球健康促进的曼谷宪章》,把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2007年英国苏格兰政府推行了行动计划“Better Health,Better Care”,要求卫生和社会保健专业人员具备快速地获取信息并具有合理利用知识的技能[3]。2010年,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HHS)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办公室发布了“改善健康素养国家行动计划”(National Action Plan to Improve Health Literacy)[4]。2016年我国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提高健康素养作为战略目标之一[5]。
1 提升健康素养的意义
从经济社会角度来看,健康素养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综合指标,是人群健康状况的一项较强的预测指标,是健康和福祉的决定因素,提高健康素养可以减少健康不公平,降低社会成本[6]。当前,努力提升我国公众健康素养是符合国情的应然之举。
1.1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成员的健康素养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种状况还将持续较长时间,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了卫生资源的发展水平和供给,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是从根本上提升全社会健康水平的最有效措施。
1.2 应对我国健康问题的客观需要
一是,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呈“井喷”态势,慢性病不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已经成为影响人均期望寿命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慢性病的主要防控措施就是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从源头上遏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增强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病残和死亡,这些都依赖于个体健康素养的提高。二是,一些农村地区卫生条件较差,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等仍然是农村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三是,城乡居民疾病早期发现率普遍较低,是导致预后差、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水平密切相关。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树立健康风险意识,掌握疾病早期识别知识,定期体检,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率。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健康教育课程设置薄弱,导致全民普遍缺乏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健康心理、社会交往、生命与死亡等相关教育,普遍缺乏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迫切需要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并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2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
2008年全国首次健康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水平为6.48%,处于极低水平。2012年起,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牵头每年在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336个县区,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依据,对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监测。从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两个视角把健康素养分为两类,前者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后者包括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等六类。分析《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数据,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呈现出以下特点。
2.1 呈持续上升趋势,总体水平仍偏低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公众健康的政策,对卫生计生事业投入持续增加,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央转移地方支付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动等一系列重大项目,面向城乡居民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健康需求日益增加,健康素养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15-2018年间增幅显著提升。2018年,我国每100个成年人中,有80多人不具备健康素养[7]。可见,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仍偏低。见图1。
2.2 水平参差不齐
2.2.1 地区间差异大我国地区间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且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差距有增大趋势。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上升、农村不升反降。东部上升平稳且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出现负增长,西部地区2015年上升明显。
图1 2012—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
2.2.2 不同人群间差异大不同人群中,文化程度高者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者。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的来说,15周岁以上的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下降趋势。65岁以上老年群体健康素养水平最低,为5.33%,比人均平均水平低4.92%。另外值得关注的是,15~24岁这组年纪虽然最轻,但健康素养水平并不是最高,只位居第三名。见表1。
2.2.3 各类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大在知-信-行三类素养中,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最低。在六类健康问题中,安全与急救水平最好,最低的依次是基本医疗和慢性病预防知识。见表1。
2.2.4 单项健康素养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大在所有健康素养条目中,正确率80%以上的有“儿童免疫接种知识”(82.75%)、“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80.71%)和“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发生抑郁症”(80.00%)。正确率不足20%的有“对肝脏的正确描述”(13.46%)、“对12320的知晓情况”(13.57%)和“吃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的好处”(15.32%)。
表1 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6] %
3 提升健康素养的思考
健康素养是后天习得和养成的。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就是要研究如何使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的问题。从健康传播视角,梳理干扰健康生活理念传播效果的因素,建议以大健康理念为指导,政府、社会、大众媒体、健康教育工作者、公众各司其职并携手合作,着力创造支持性环境、把关健康信息、对照差距补短板和创新传播模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我国公众健康素养。
3.1 政府创造支持性环境
健康行为的实现需要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等要素。以运动健身为例,运动意愿、运动技巧、可使用的运动场地、设施和设备等要素缺一不可。创造支持性环境就是提供行为发生要素。支持性环境包含崇尚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实现健康行为的物理环境。前者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内在需求以便形成健康行为的动因,后者则为行为发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一方面,健康需求需要被激发。社会文化鼓励人们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可以激发人们的健康需求并且获得社会认同感。建设崇尚健康、追求健康的社会主流文化,有益于培养公众健康意识。另一方面,行为发生需要客观条件。2019年7月颁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明确指出我国要本着“人人享有健康环境”理念,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做好无烟环境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就创造支持性环境而言,国家层面已经给出十年规划和要求,当前迫切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采取具体举措贯彻和落实“行动”。政府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出台政策、建立制度来推动、规范和评价各项建设任务。无论是文化软环境还是物理硬环境都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健康素养的必备要素。
3.2 媒体把关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是一种宝贵的卫生资源,泛指一切与健康有关的知识、观念、技术、技能和行为模式。科学的健康信息能有效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反之则有害健康。有学者认为,健康传播行为的本质为一种“控制”,健康传播者在决定什么是合适的健康信息时担负着巨大的伦理责任[8]。健康教育常常需要纠正人们现有的“健康知识”[9]。把关健康信息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关键举措。就健康信息把关而言,需要从供给侧发力。一是政府加强监管。建议政府首先出台政策激励专业的健康教育工作者,从源头进行净化。接着严格监管制度,对于健康信息发布进行过程性监督管理和惩处。为权威、科学、规范的健康信息发布保驾护航。二是媒体坚守职业道德。在张悟本事件的发生发展中,权威杂志社、电视台品牌节目难脱干系。在健康信息传播上,媒体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助纣为虐,要保障节目品质,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任。因此,要通过加强媒体管理并积极应对信息污染。在自媒体时代,大众媒体更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功底,协调社会各组织、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使得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大众及时了解正确的健康信息。
3.3 各地对照差距补短板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健康素养差距有增大趋势,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健康素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实现健康公平。建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
3.3.1 宏观层面上,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在制定健康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监督健康信息传播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建国初期,全国发起爱国卫生运动并有效控制传染病,就充分体现了政策的重要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资源有限的农村地区而言,提升健康素养是促进健康公平成本效益最高的举措。中、西部地区政府对照国家“行动”的工作部署,要把健康素养专项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通过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整合资源创造健康支持环境、监督管理媒体等多措并举来推进工作。
3.3.2 微观层面上,健康传播活动要有针对性老年人对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强烈,但其健康素养水平比较低,不利于保障健康。生活中,老年人被假冒伪劣保健品侵犯权益的事情层出不穷。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与年纪不符。儿童和青少年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促进健康的行为可以事半功倍,对社会的未来将发生深远影响。今后工作中需把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健康素养是逐渐养成的,应该从小抓起。
3.4 健康教育工作者创新传播模式
人们获得健康信息是一个选择性拾取的过程。公众作为健康信息的接受者,具有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厌教的心理。收集、分析和研究受众的需求,根据受众的心理特点制定健康传播策略,是提高健康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在确保健康信息科学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其趣味性、操作性和指导性。综上,在健康传播活动中,要针对儿童、青少年、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特征进行细化分析研究,制定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同时在传播内容上需要把重点放在健康技能的培训和健康行为养成上。
健康素养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体系,包括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分别侧重于信息认知、传输和理解能力。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才能够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真正尽到健康第一责任,切实助力实现人人健康、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