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街巷名称的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宗教信仰研究
——以西安古城为例
2020-06-01王怀庆
何 悦 王怀庆
街巷名称是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表征蕴含丰富的文化意境。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它的街巷名称堪称历史的倒影。值得注意的是,街巷名称能从多个侧面见证历史、见证城市发展中的多方面内容,但并不是全部。目前,学界对街巷名称的研究尚停留在其文化意涵的冰山一角。笔者认为,街巷名称的命取经常也来源于所指地域的历史地理环境变迁或人们对社会宗教信仰的思想意识,街巷名称保留了丰富的文化意涵。
一、街巷名称与历史地理环境变迁
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在冷兵器时代实是难得的兵家必争之地、形胜之国[1]。因地势优越,这里便成为古人建都的最佳处所,唐人也留下了“秦中自古帝王州”的诗句。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城市街巷名称更是见证了西安历史地理环境的变迁。
早在西周时期,城市街巷规划便有迹可循。《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那时,城中已形成一座三条街道平行及九条街道东西、南北交错的方城。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变迁,秦代以前的街道都在朝代废兴中无从保留。隋唐时期的新城才是西安城最早的雏形,这时的西安在街巷名称命名方面却少有特色,原因是长安城整体脉络整齐划一。隋唐长安城跟秦代大致相同,作为皇家领域,街道总体上用于物资循环运输,且有严格的管制。这一时期的街道仅仅发挥交通作用,街道名称单一,缺少变化,其街道蕴含的若干功能在长安城内并未表现。
五代时期,天灾人祸并行,长安都城破坏严重,失去了国都的地位。唐末,驻防长安城的京兆尹韩建对长安城进行改建,史称“韩建新城”,由此,古都西安的城市结构与文化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五代时,长安城保留了唐长安城西面的顺义门、东面的景风门及南面的含光门,在长安城北面的东西两侧扩建了长乐门、永安门、永春门和重名门,并保存中轴线上的承天门,也就是后来的玄武门。城内景风门和顺义门所在的街道作为东西向的中轴线,贯通全城。觐见君王的朱雀门街、热闹繁华的安上门街和含光门街作为长安城新街道的基础,是“韩建新城”的主干道,但已无原来繁华热闹及交通方便。
五代以来,西安古城街巷名称逐渐扩充,命取内涵丰富。究其根源,与历史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一是城内地下水受严重污染,不宜居人,城内涌现大量以水环境因素命名的街巷,如宋金元时位于韩建新城含光街中段东侧的水池街、渠河街。宋敏求《长安志》卷《唐京城四》记载:“澄泉坊,本名承明坊,开皇二年(582)缮筑此坊,因掘得甘泉浪井,饮者疾愈,因以名坊。”“承明坊街”的得名仅与水质甘甜相关,足以看出当时地下水污染的严重[2]。二是韩建放弃唐长安城宫城,以皇城作为新城基础,筑造了宋元时期长安城,但占地面积仅有原长安城的十六分之一。在此期间,长安城集中修建了许多建筑,有府衙、仓库、市场等,这些机构分布不一,交错杂乱,街巷名称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总而言之,宋元时期,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长安城街巷名称命名多元化,为明清的街巷名称发展埋下伏笔。
明清时期,作为西北重镇的西安对明初洪武政权稳定有极大的战略意义。明初重建的城墙在唐末韩建新城的地基上保留南、西两面城垣,东、北两面城垣分别向外延伸约三分之一,初步形成了今日的西安城垣面貌。总体上看,由于街巷布局的变化,明清两代街巷名称显现出许多新特点,并产生巨大影响。清军占领西安后,在秦王府城的基础上建起了一个驻军城。驻军城作为清代官方的代表性建筑,周边的街道便根据与驻军城的相对位置关系重新命名,如顺城东巷、华西门大街等。而后清朝政权稳固,经济复苏,西安城内新修建了各种物资生产与交易的集散地,街巷名称呈现出以街巷售卖主要商品来命名的特点,如面王巷、糖房巷等。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快速发展,街巷名称也随之进入全新的阶段,西安城街巷名称在不断更新增加的同时逐步稳定、固定下来。
总体来说,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西安的街巷名称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趋于稳定。五代之后,西安街巷数量因大量的建制持续增加,街巷名称的命名方式逐渐系统化,且具有较强的传承性。明清以来,西安古城的街巷名称发生了巨大变化,宋元时期的街巷名称大多被更名,明清时期形成的新街名得到了稳定的继承。各个时期西安城市形态与结构变化情况以及城市街巷布局与名称,体现各时期传承与演变的内在关系,突出了街巷名称在各个时代历史地理环境中厚重精深的文化意涵。
二、街巷名称与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类对于自身无法理解和克服的自然现象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感到越发的困惑与无助,因此,希望能够得到神的庇护,以求得精神上的圆满。宗教信仰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在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西安是汉唐盛世的帝都,人们的宗教信仰比较多元,西安城内与宗教有关的街巷还真实地反映了佛教、伊斯兰教和本土道教在西安的传播和发展。
(一)佛教信仰
据有关史籍记载,西汉时期,信奉佛教的商人通过中亚与西域丝绸之路上的龟兹、于阗传入长安[3]。到了隋唐,西安与中亚地区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愈加频繁,也得益于君主的崇奉和倡导,佛教兴盛并不断发展壮大。诸多佛教宗派都在西安建立祖庭,并以长安为中心向全国传播,因此,隋唐是西安历史上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迄今为止,佛教对中国传统信仰文化仍有久远的影响及作用,一部分反映在西安现存的街巷中。
佛教建筑物大致分为佛教寺庙、佛塔和石窟三种类型,西安佛教历史上典型建筑以佛寺、佛塔居多。为了提升佛教在人民中的影响,统治者通常以佛教寺庙或佛塔的名字来命名附近的街巷。兴善寺街在长安南郊,是连接翠华路与朱雀大街的重要街巷,因其内大兴善寺而影响深远。大兴善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隋唐皇家寺院、帝都三大译经场之一,隋唐印度僧人阇那崛多、善无畏、金刚智等先后来长安,驻锡大兴善寺翻译和传授密经。兴善寺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祥地,亦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见证,其所在街巷也因此而闻名遐迩。位于长安南郊的雁塔路因通大雁塔而得名。大雁塔是唐代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四方亭砖塔,驾塔九层,骇临云际,殿堂高耸,屋宇重深,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杰出建筑,塔院留有吴道子、尉迟乙僧、杨廷光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由此可见,与天然景观结合的寺院颇得文人志士的青睐,也为佛寺、佛塔而闻名的街巷增添文化色彩。
以佛教传说及用语命名的街巷对佛教信仰的传播影响深远。长安县门南侧的圪塔寺巷有这样一个佛教传说:相传,清初城里有一位不幸的董姓官员,在宦途不顺、妻室逃失的打击下,自称“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董姓官员在自己的屋外建寺庙一座,命名为“圪塔寺”。据说,有位文人给“董和尚”提笔书写一副对联“归佛出家却在家中住,解脱苦海仍在海中游”,横批是“空空实实”。遗憾的是,随着历史地理环境的变迁,今日的圪塔寺巷已近乎消失。位于蓝田区中部偏东灞河北岸的普化巷,其内水陆庵壁塑改变了早期释教“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艺术特征,亭台楼阁、殿宇浮屠、珍禽走兽等艺术风格趋于逼真,人物的面部表情更贴近生活。壁雕中的建筑物形制生动、形态多样,有中国式的亭台楼阁,也有吸收外来建筑风格的浮图、白塔。嘉庆年间,因佛教“普化众生”之意改为今名,并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及尊重。
(二)伊斯兰教信仰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是7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创立的一种神教,于唐永徽二年(625)传入西安。唐朝时期,中国和阿拉伯、波斯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众多穆斯林人来到长安建立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许多人在中国安家立业,并担任官职。伊斯兰教就传到中国,并向全国各地传播。西安现有回民聚居区中能体现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地名仅存大麦市街、化觉巷。
位于西安西大街的大麦市街原名大门寺,明清时期便是回族的重要聚集区,因而在此驻扎的军队大多是回族士兵。回族士兵信奉伊斯兰教,为保持他们独特的民族特性及宗教文化活动,清廷特在此修建营里寺,也称大门寺口。年深日久,“门”读为“麦”,后来就逐渐变为“大麦市街”。化觉巷在明朝时期的游记里有“花角巷”之称,因巷内清真寺宏丽雅致、雕工精细,便以“花脚巷”命名。后因有真主感悟众生的觉悟,所在巷得名“化觉巷”。世代居住在化觉巷的安守信老先生说:“相传,过去这里的街道都是土路,一下雨到处都是水和泥,一不小心就滑倒了,于是就叫‘滑脚巷’,后来叫成了化觉巷。”
(三)道教信仰
道教是作为中国本土诞生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推崇“遵道贵德,天人合一,贵生济事”的理念。其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灵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西安,作为我国道教发展最为辉煌之地,对道教文化的传扬与弘扬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湘子庙街是西安重要的道教信仰圣地,因街内有湘子庙而命名。据说,“八仙”之一韩湘子居住于此,并在此出家成仙。湘子庙内南北两侧各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树冠如盖。不可思议的是,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南侧的槐树惊现一树愧花,市民皆难以释谜。在此事件之后,两树常常花开二度,早春愧花初现,初夏新叶又生,如此奇观妙境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后人把这些奇观理解为为湘子显圣的迹象。
以道教信仰命名的二王巷及火神庙巷是中国本土道教信仰的具体体现。二王巷位于莲湖路中段南侧,呈反向“L”形,北头向东延伸了一小段[4]。该巷原指北五台山门外一条小巷,因存有药王给龙王扎针的雕像而得名。火神庙供奉的是“火德真君”,是人们祈祷火灾不降于人间、保佑人们安全用火之地。明清以后,火药更多地用于军事,西安老城的四个城门上都有配备火炮的门楼。在技术落后的时代,人们对火和火器的认识非常有限,因而总是怀着敬畏之心。为了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人们建立了火神庙来祭拜。
三、结语
一方面,对西安街道名称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变化进行梳理,以反映西安城市形态和结构在不同时代的变化。进而分析各时期城市街道名称的新特点和变化以及城市街巷布局与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西周时期,城市街巷稀少,此时命名简洁。随着历史地理环境的变迁,隋唐的都城成为西安最早的模型,街道空间平直而缺少变化。五代,韩建以原皇城改筑新城。宋金元因袭其旧,城市格局相对稳定,城市建置济济一堂,传承性较强。明初,西安城扩建,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城市规模发生较大变化,西安城市建设迈向新的阶段。清代,八旗军驻防全城,城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也直接影响了街巷命名的历史地理环境变迁。
另一方面,对西安街巷名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进行探究,真实反映佛教、伊斯兰教和本土道教在西安的传播和发展。这些宗教信仰作为民间精神的载体和地理位置的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灵魂的寄托和追求实用价值的心理与观念。较早传入中国的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重视真主对众生意境的理解,起源于中国的道教重视遵道贵德、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些深厚的宗教信仰蕴含都能在街巷名称中一一体现。这些街巷已经远不是地理位置的象征,而是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遗产,成为古都西安一笔非常珍贵的地方文化财富。
汉 千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