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蕴含的四重哲学境界
2020-06-01朱志宇
朱志宇
龟兔赛跑故事源于《伊索寓言》。龟兔之憨态形象及故事的横生妙趣非常适合儿童,于是被编写在我国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中,成为教师、家长、儿童相互吟诵传唱的动人故事。
绝大多数人只知道龟兔赛跑故事的谦虚版,从中得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结论,但不清楚除此版本外尚有经济学领域、哲学领域及宗教学领域内涵更加深刻的版本。
为了阐明其深刻内涵,让人们从经典故事中探索追求真理,不妨将这个故事所含有的四重哲学境界通过在不同领域的表现逐一延伸展现出来,看看这个故事由小学生到成人再到哲人追求和探索中所寓含的理趣及旨归。
一、在小学课本中的哲学体现
小学课本中龟兔赛跑的故事耳熟能详,无非是说兔子占据所有比赛优势,但因骄傲输掉了比赛。虽乌龟处于劣势,却因不气馁、不认输、坚持信念、勤恳谦虚而赢得了似乎不可能的胜利。实际上,每个人都受过类似的故事熏陶,心中都有谦虚的种子,日后是否开花结果却又是一回事。
中国传统文化源头《易经》,其六十四卦中之第十五卦为“谦”卦,卦词曰:“谦,亨。君子有终。”[1]《彖传》中说:“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2]此将谦和之理及谦德之利袒露无疑,告诫学人由人道而尊天地鬼神之道。并说只有“君子”能“终身谦逊”。“天道下济光明,地道依卑上行”,人道遵循天地之道谦卑正行,成就道德和事业,由此可见“谦”字学问之深之广,犹如汪洋大海,不可预测。
老子于《道德经》中将谦德居首位。“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谦”为德之柄,亦为其根,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将“谦”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这一认知定位而衍生出的谦虚故事数不胜数。
明朝袁了凡的一本家书《了凡四训》传布非常广泛,因文受益者不计其数。其中第四篇《谦德之效》为画龙点睛之笔,开篇即引用《周易·谦卦》之句讲述天道正义,以警世人。文中又列举诸多案例说明谦德正效,最后总结:“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3]了凡先生于“谦”字悟道很深,且知“盈”字危害极大,也能感知不同生命形态对“谦德”之道的共同体认,这些深度学问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难以认知的。因此,长者欲教育弟子,必先以其谦德育化自己,且要同了凡先生一样,日日改过迁善,时刻警惕省察,才能时时受益。若仅停留口头说教,如人数食不饱,不仅于己无益,当然也无力教人。
二、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哲学意蕴
龟兔赛跑喻于经济学中的故事少有人听到。其实,市场如战场,生存与发展一直围绕着企业管理者。在市场,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区域与区域乃至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常态。竞争被诸多经济学家视为财富增长之源,或是效率提升的动力。马克思曾把竞争称为“资产阶级经济的重要推动力”[4]。国际经合组织的一篇报告指出:“多年以来,在欧洲经合组织中,竞争被认为是导向经济效率的基本环节。”[5]但由竞争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也引起人们反思:这是否是幸福的必由之路?对此,我们也许能否从龟兔赛跑中得到启示。
当乌龟出人意料地赢了那场比赛后,兔子思量自身占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却输掉了比赛,自然不能心悦诚服,要求进行第二场比赛,无奈之下,乌龟只好奉陪。第二场赛事,毫无悬念,兔子以大比分赢得了胜利。正当兔子洋洋得意、满面春风之时,乌龟提出了抗议,要求进行第三场比赛,且为此还设置了前提条件,即前两场都是兔子指定的比赛路线,这次要由自己来确定。兔子傲慢,不容他人来挑战它的领导地位,于是同意乌龟提出的所有条件。比赛开始不久兔子就遇到了障碍,在比赛路线上有一条大河,兔子不会游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乌龟悠然自得地游过大河,直奔终点。这条河仅仅是一个障碍,但对于兔子而言却是致命的障碍,因为其让兔子丧失了所有的优势资源而一败涂地。在市场经营竞争中,许多民营企业甚至是国有企业因为一步致命的错误决策导致企业亏损乃至破产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此看来,处于劣势的乌龟也有其优势存在,这便是国际贸易理论中“地缘优势理论”的缩影。
三次比赛之后,兔子和乌龟考虑到自身利弊因素,于是二者商量,结成命运共同体。在陆地,乌龟爬到兔子身上共同前进,遇到江河甚至海洋,兔子爬到乌龟背上以渡过障碍。这种组织形式,正是人形成社会关系、成为政治动物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语)。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生存于社会中,必要依靠他人的劳动,于是分工自然形成,交换也顺其自然,产生了市场机制,形成了价值与价格法则,于是各种经济学理论或定律被发明或发现,其始也简,其间也繁,人人深陷其中。
分工生产源于人们的需求,竞争源于人们的欲望。商业性的竞争是争夺稀缺资源,它对人的心灵伤害最大,因为竞争加剧会更大程度地刺激人们的欲望,让人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便设计了“理想国”,提出城邦的管理者和守护者实行生活资料公有制。因为他深知因利为害,利益不仅会侵蚀城邦人的自由善良本性,还会让城邦管理者失去公平和正义。只有铲除私有财产,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私欲争斗,才能让人们的公平正义之心显现出来,唯有如此,实现幸福和谐美好的城邦才有可能。
毕竟,现实的人心理素质和生活环境与柏拉图的“善的理念”相距甚远,于是其弟子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批评。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者的代表,他客观评价了柏拉图所推行的共产共妻在实际中的危害和种种弊端,提出私有经济的合理性及商业竞争的不可避免性。这就如同亚当·斯密《国富论》所说的,追求私利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要求,这种普遍化必然导致分工和竞争。但斯密却又看到了市场机制有一种“看不见的手”来自由调节,让竞争与合作可以相互均衡。实际上,市场上的调节机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因素,表现为诚信、守约、守法等各种文明行为。若没有道德原则参与其间,那么市场均衡必然是一句空话。
龟兔赛跑既然能表现为一种竞争,同时又能展现相互间的合作,那么在国际贸易上及国内经济及区域经济中就有一种示范效应。在国际竞争领域,因各国的文化差异、资源禀赋及风俗人情等,各有优缺长短,这就为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各国各自发挥资源优势、地源优势及市场优势,既相互竞争,又友好合作,优势互补,形成经济共同体甚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国内经济领域同样如此。现在市场上民企与民企、民企与国企、合资和外资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竞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如同龟兔赛跑给我们的启示一样,合作更加重要。国企像兔子一样在资源方面占据优势;民企更像乌龟,先天资源缺乏。但民企的效率优势及企业家精神优势也是宝贵资源,国企民营合作的基础便因此而坚实牢固。当然,既然是合作,就要同时考虑个体利益、企业利益、国家利益,而且要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
三、在哲学领域的深刻内涵
龟兔赛跑在哲学领域更多表现为理性逻辑思维分析。人的思维皆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经验归纳,二是理性逻辑推理。但因人的思维偏好性,有的人偏爱经验性,有的人偏爱理性,于是哲学上就形成了经验主义学派和理性主义学派,且长期处于竞争、角力和斗争状态。德国哲学家施莱格尔(F.Schlegel,1772—1829)说过:“一个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6]也就是说,柏拉图代表的就是理性主义,亚里士多德则代表的是经验主义。古希腊时期如此,在古罗马和中世纪仍然如此。奥古斯汀与柏拉图理念相同,托马斯·阿奎娜则更加倾向于亚里士多德哲学。不管哪种思维方式,表现于追求真理的心灵是一致的。龟兔赛跑故事喻之于哲学,便是就其追求真理的理性思考方式来言说的。
故事追寻到古希腊时期爱利亚学派,代表人物巴门尼德,其学生芝诺有四个著名的悖论。起源是芝诺为了证明老师的本体论——存在论的观点而设立。其观点是:理智与存在是同一的,理智认识的对象为存在,而存在必然具有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三个性质。因为存在不用生成,若“存在生成存在”,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若“非存在生成存在”,那将是不可能的,因为非存在什么都不是,不能生成任何东西,即存在不能变化。而存在又是不可分割的,故存在是“连续性的一”,同时也是“不动的一”,有变化就是不完满。完满的整体,及存在是不变的[7]。当时有一些哲学家对此“存在论”提出质疑和攻击。芝诺为了维护老师的立场提出了四个悖论,从相反方向证明老师的结论是正确的。其悖论之二就是“阿基里和乌龟赛跑”。
阿基里是当时奥林匹斯运动会上跑得最快的人,他的极快与乌龟的极慢形成了极端对比。我们可以用兔子来置换阿基里,其实故事所显示的悖论是一样的。
龟兔赛跑,因为兔子太快,乌龟太慢,兔子实在看不上乌龟,为了卖弄本领,它先让乌龟爬了一段路程,然后再起步追赶。为此芝诺证明说,兔子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其证明如图1所示。
图1芝诺悖论之二“阿基里和乌龟赛跑”证明图
乌龟先爬到C点,兔子开始追赶,那么兔子必须先到达AC的中点(D点),而想要到达到D点,又要经过AD的中点(E点),欲到E点,必须经过AE的中点(F点),这样中点无穷,而兔子生命有限,一个生命有限的动物不可能完成无限的运动。于是出现了理智思考推理与现实运动情况的矛盾。这就是芝诺的著名悖论(1)笔者稍微作了点修改,其证明程式与原来相同。。于是,芝诺宣布,从反例上证明了运动不是真实的,而“存在”一定是不变的。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悖论困惑了西方所有的哲学家,到现在仍然不得其解(2)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黑格尔的《西方哲学史演讲录》、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及其他哲学家的史论。。如果有人说微积分的出现已经解决了这个悖论,那只能说明他尚未真正理解微积分。因为微积分求导时其分母可以无限接近于零,但不能等于零。因此,无限大与无限小的矛盾本身就包含在微积分的前提条件中。18世纪哲学家、神学家贝克莱(George Berkeleg,1685—1753)就对微积分提出过类似的质疑。发明微积分之一者莱布尼茨(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他有一段令人无奈的名言:“有两个臭名昭著,往往使我们的理智在其中产生混乱的迷宫:其一涉及到关于自由和必然性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关于恶事之产生和本源的问题;其二是关于持续性和不可分事物的讨论。”[8]他所说的其二就是有限与无限的悖论。这是哲学上理智思维与现实经验难以同一的关键点。如果说这个悖论被微积分破解了,那他就不会如此懊恼地说出这番无可奈何的话了。
四、在宗教学领域中的寓意
究实而论,佛教非哲学也非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崇拜一神或上帝或真主,而佛学无崇拜之神,故非宗教;哲学意识思辨行事,而佛学要泯识显智,差异极大,故亦非哲学。若哲学原意是爱智慧,则佛学就是智慧之学,故可列入哲学论。今文顺这一世俗,且视为宗教。
欲解龟兔赛跑悖论之困惑,就要先来了解一篇理论,即我国隋朝末年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
为了更便于理解《物不迁论》之要趣,笔者特摘录其中几段经典,以明朝憨山大师的《肇论略注》解释为辅助,希冀学者更能明会“物不迁之”真实含义。原文选段:“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9]此段文浅意确,只是说明常人看见的生死,寒暑等生灭交替,物体运动变化,这是人之常情,但僧肇大师认为不是这样。“将明不迁,先立迁流之相为所观之境。要在即迁以见不迁,非相迁而性不迁也。是由人迷谓之迁,人悟即不迁。故曰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10]常人所见运动生灭,则圣者以智照见诸物真常之静,并不是要停动以求静。此真常之静乃绝对之静,而动静之静是相对之静。真常之静恒常显现于常人所见的动静之中。“求静于动,虽万动陈前,心境湛然。故曰虽动常静。苟不舍动求静,故一道虚间,虽应缘交错,不失其会。如《华严经》云:不离菩提场,而遍一切处。”[11]不悟此理,难明动静不二之旨。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12]其实动静一源,本来不二,故不异。但迷者妄见不同,各执一端,谓动谓静。这就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及芝诺产生分歧的点。对于西方哲学所谈的有无论、生灭论、时空论、一异论,甚至是矛盾统一论,皆是惑者迷执造成的相互竞辩,不知真言真旨,各立所说,自呈胸臆,皆为意识形态之奴役。这些好异竞辨,不能触及真理实质,而被佛学视之为毫无意义的戏论。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谈而无味。”[13]凡人只能见俗,如变动、生灭、迁流等,实难照见真常之相。若仅顺俗缘,则有违真如,而谈真如,又为俗人不知,故道逆俗情。所以真理难谈,以法不应机故,所谓“高言不入于俚耳”。但真常之道不明,则迷者使终不能归真。对不明真理之言论,岂止寡淡无味,简直是风牛马不相及。
“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14]《道行经》中说:“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诸法当体寂灭,本自无生。从缘而生,故无所从来;缘散而灭,故也无所去。如镜中像,缘会则显,缘散则灭,无来处,无去处。也如空中花,因眼病显现有花,病好花无,无有起灭。《中观论》中第二论“破来去品”是对“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15]的概述,“对于去法、去者,去处。皆相因待,不得言定有定无,是故决定知三法虚妄(因相对故),空无所有,但有假名,如幻如化。大方无隅,本无定向,去者妄指,其实无方可至。如人往东,究竟不知以何为东也”[16]。“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苟得其道,何复滞哉!”[17]比如人年轻时朱颜在昔,今已老迈,便说流光迁谢,故常说动而非静。而返观之,朱颜自住在昔,未尝迁至于今,故曰静而非动。人之以为迁流者,以少壮不来,故以为动。所谓不迁者,以少壮在昔不来今日,亦如老迈在今而不往昔,故应为静。同是以昔物不来为依据,但却见有动静之别,迁者以情逆理,故堵塞不通。悟者以理达事,故畅通无阻。
“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18]既然知道往昔之物不来至今,则必然昔物必自住在昔。今物亦不可往至昔,则知今物必自住至今,此不迁之意明豁无误。
“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19]为什么是这样呢?求过去物于过去,过去物未尝没有。这就是佛法中讲的不灭之旨,正如《法华经》所言“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之意。了知万物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则知生物无实体,无实体则万物虚幻相。虚幻相不为实生,当然也不实灭。如电影胶片,过去能放,现在亦能,在因缘际会时过去幻相今日也能显现,故曰静而不迁。若今日找过去实在之物,则知今日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知昔物不来;于过去物未尝无(幻相在昔),故知物必不去。用西方哲学语境而言,物体存在必离不开时空,因为时空为物存在的显现形式,离开时空之物是不可思议的。那么,物体存在与时空有如此因缘,则昔物的时空必不同于今物之时空,何况其他因缘也在变化,那么所存之物对今昔而言必不是一物。此中随顺俗谛而言时空,为物自相刹那变化之相续衬托相,已属分别妄执所计。但因世人分别念言语说故,亦可依语言假相安立。但不管是昔物还是今物,只是因缘相聚的虚幻显现罢了,故静而不迁其理甚明。既然虚幻之物相,则生不实生而是虚生,灭不实灭而是虚灭,实为不生不灭。这也是善恶因果不灭而报之性理。
也许有人问,虚幻之相如何有实际作用呢?虚幻之相于真谛言实无作用,即无生之法也是无为之用。但凡夫不能亲证无生无灭之理,落在有为生灭之中,执着自我与诸法,又因果不虚(不灭故),当然诸法皆有作用,此作用也是就于俗谛而言,尤如木匠以楔制楔,方便为用,并无不通之处。
“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20]至此揭示妙悟不落常情,诸法湛然常寂,无纤微朕兆来去之相,又有何物而能动转呢?深意表明,今昔之物本无去无来,关键是要用智照见时无古今,平等一际。若达古今一际,则觉照自在往来,即所谓“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可摄在一刹那。古今一切法,可刹那间平等显现。诗言:“枕上片时春梦间,行尽江南数千里。”以梦事而观诸法,非古非今,无古今之时。
明了以上大意,芝诺悖论尚为笑谈,因为并无迁动、赛跑、追赶之事,哪又存在悖不悖论之说。但常人被物相迁流变化之表相所惑,又怎能了解万法常住不动真际,而西方哲学乃至文化的所有困惑,无不来源于此。这里不妨可以借鉴芝诺的悖论作为其探讨真理之注脚,让学人从反衬之道来悟解实际,亦不失为哲学探讨之一种路径。
实例释证。憨山大师早年读《物不迁论》,茫然不能解,怀疑多年。后在山中修习,重刻此论时确有物不迁之内证。其修证随笔如下:
予少读此论,窃以前四不迁(四不迁者:日月历天而不周;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山岳偃仆而常静)怀疑有年。因同妙师结冬蒲阪,重刻此论,校读到此,悄然大悟,欣跃无极。因坐礼佛,则身无起倒。揭簾而出视,忽风吹庭树,落叶飞空,则见叶叶不动。信乎旋岚偃岳而常静也。及登厕去溺,则不见流相。叹曰:诚哉,江河競注而不流也。于是回观昔日法华世间相常住之疑,泮然冰释矣。是知论旨幽微,非真参实见,而欲以知见拟之,皆不免怀疑漠漠。吾友尝有驳之者,意当必有自信之日也。[21]
略释如下:憨山大师虽年少读《物不迁论》有疑多年,但因一机缘,与妙师同住山修禅,而重刻此论时,恍然大悟。欣喜无极时起之礼佛(感恩心所至,知佛说真理),则身体没有起倒感觉。揭开门帘出外观看,忽然一阵风吹庭院之树,明明也知落叶飞空,却眼见叶叶不动(即幻迹常住也)。再去厕所小便,也知小便顺流,但眼却不见流相(不断不常)。于是诚信僧肇大师所言旋岚偃岳而常静(3)指水灾、火灾、风灾三大灾劫到时,风灾为最大最猛,可吹须弥山(小千世界中最大之山,日月绕山腰而行)犹如吹烂草一般。,虽然俗谛观风吹大山犹如烂草而飞,但以正智而观却如不动也(因其为幻迹故)。江河凝注而不流者,江河奔腾而下,实为不流之相。于是往日疑惑佛说《法华经》中“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句,今悟后得证,而一切疑问泮然冰释瓦解,知道大论旨运幽微,非亲参实证者不能了知也。而在中国佛教史上,能实参实证达此境界者,代有人出,也不计其数。故科学重实验,佛法重修证。若依佛经指授之方法修行,泯去识执,证我空与法空二空真如,皆能如实证得“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之不迁境界。当然也能明了生死之幻迹,实体中不动不静之真境,从而了知“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的解脱生死烦恼的大涅槃境界。以此破解龟兔赛跑中思维与存在不能统一的悖论,或许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