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CT低剂量扫描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的应用价值

2020-06-01都基权

武警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低剂量腹部剂量

张 鹏,都基权,许 韫,焦 健

目前,对胸部CT低剂量的研究较多[1-4],对腹部CT低剂量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原因为腹部结构复杂,脏器密度差异大,简单调制扫描条件容易造成图像质量严重下降,影响诊断。近年来,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ATCM)被广泛关注,ATCM是基于人体解剖差异,根据X线衰减变化智能自动调节管电流的技术,在腹部低剂量应用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笔者通过探讨ATCM对部队查体时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旨在了解其应用于腹部CT低剂量扫描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018-09至2019-09部队查体时180名官兵,入选标准:(1)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0~24 kg/cm2; (2)男性,年龄18~35岁;(3)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伴有脂肪肝等基础疾病或腹部术后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腹部CT扫描,对照组40名;实验组140名。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使用 Discovery 750HD CT(美国GE公司)行腹部扫描。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扫描范围自肝下缘至耻骨联合上缘水平,平均扫描视野20 cm。(1)对照组:采用常规条件扫描,管电压120 kV,固定管电流400 mA、机架转速0.6 s/rot,螺距0.984,扫描FOV50 cm,扫描准直0.625 mm×64层,标准重建算法;(2)实验组:使用ATCM技术扫描,合计140名,本技术中噪声指数(noise index, NI)是图像噪声参数,数值越高表示输出图像清晰度越低,因NI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有直接影响,为了解其相互关系,根据NI值将实验组分为14个小组,每组10名。管电流采用ATCM技术,NI值0~5之间时各项指标相同,本研究自NI设置为5开始,其中NI值设置为5~30,共14个档次,管电流范围10~400 mA。其他扫描参数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3.1 图像客观评价方法 扫描结束后分别记录各组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指标: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tric ct dose index, CTDIvol)、剂量长度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 ,并参考相关文献[5]中标准,计算个体化剂量估计值(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 SSDE)、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 ED),SSDE=转换因子×CTDIvol, ED=k×DLP,转换因子以腹横径为基准查表为1.5,k为0.015 mSv/(mGy-1·cm)。测量各组图像中阑尾、腰大肌及皮下脂肪CT值,分别以CTA、CTPM、CTF表示,以CTF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作为背景噪声值[6],利用公式SNR=CT值/SD计算得到阑尾和腰大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分别以SNRA、SNRPM。以上指标的平均值以CTDIvolm、DLPm、SSDEm、EDm、CTAm、CTPMm、CTFm、SDm、SNRAm、SNRPMm表示。

1.3.2 图像主观评价方法 由两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15年以上医师对两组图像资料进行主观评价并记录评分。评分方法采用5分制[7]: (1)5分,边缘75%以上清晰可见且径线可测量;(2)4分,边缘50%~75%清晰可见且径线可测量;(3)3分,边缘50%显示不清且径线不可测量;(4)2分,边缘难以辨认;(5)1分,未显示目标。

2 结 果

2.1 两组辐射剂量结果对比 对照组与实验组辐射剂量结果见表1。随着NI值的增大,各项辐射剂量指标逐渐下降,自NI值从6开始,每增加2个单位,各辐射剂量减少10%~30%,自NI值22开始辐射剂量下降趋势明显减缓, NI值5~22时CTDIvol下降明显(87.33%);而NI值22~30时下降缓慢(37.72%)。两组CTDIvolm、DLPm、SSDEm、EDm的检验值F分别为3.14、8.75、1.82、7.34,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辐射剂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实验组NI值与CTDIvol、DLP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0.919,P<0.05),呈显著性负相关,当NI值增大时辐射剂量逐渐减少。

2.2 图像质量评价结果 两组CT图像质量从客观评价指标上看,两组SD、SNRA、SNRPM的检验值F分别为1.22、2.93、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主观评价发现,两组图像评分对比检验值(F=1.34,P=0.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位影像科医师对各组CT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Kappa=0.675,有较强的一致性(表2)。

组别例数NICTDIvolm(mGy)DLPm(mG4y·cm)SSDEm(mGy)EDm(mSv)对照组40-18.51±0.00455.69±7.6827.77±1.566.84±1.71实验组1403.08±2.84①75.95±69.99①4.63±4.26①1.14±1.05①1059.09±0.35223.87±3.7413.64±0.593.36±0.911067.95±0.23195.82±2.6211.93±1.332.94±1.031086.52±0.19160.40±3.359.78±2.112.41±0.5810104.60±0.22113.18±1.986.90±1.961.70±0.3210123.26±0.1280.31±2.134.89±1.781.20±0.1610142.45±0.0960.43±3.143.68±2.110.91±0.1110161.93±0.1147.62±3.112.90±1.120.71±0.0810181.58±0.0738.91±2.992.37±1.320.58±0.0510201.31±0.0632.37±2.851.97±0.890.49±0.0610221.14±0.0428.01±2.621.71±0.650.42±0.0210240.98±0.0324.20±2.131.47±0.230.36±0.0310260.87±0.0521.47±1.991.31±0.150.32±0.0110280.78±0.0219.29±2.011.17±0.190.29±0.0010300.71±0.0117.39±1.881.07±0.150.26±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表2 腹部CT低剂量扫描两组图像质量评价结果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 讨 论

近20年来,CT检查使用频率在世界范围内增长超过8倍,国内CT使用频率更高,但其辐射剂量可达到所有医用设备辐射剂量的50%[8],尤其在大规模查体中,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较大。有效降低CT检查辐射剂量目前已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低剂量CT的概念由Naidich等[9]1990年首次提出,随着公众自身防范意识的加强, CT设备生产商主要通过降低管电压、管电流、增大螺距、减小机架转速来降低辐射剂量[10],使CT设备本身辐射剂量有一定降低。但原来无论哪种方法条件均是固定模式,在人体不同解剖结构上无法实现图像信噪比的统一,难以实现既保证图像质量又有效降低辐射剂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ATCM技术出现及CT后处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但图像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低剂量CT也开始应用于腹部CT检查中,但对腹部CT低剂量相关研究较少[11,12]。ATCM技术是一种智能的调控管电流方法,是根据被照射物体对X线衰减特性不同,从三维方向对机器管电流的输出实时调制的一项技术,其可在不同解剖结构层面实现智能自动调节管电流,使图像信噪比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且ATCM技术引入的NI参数,当适当调大NI值时,可以在保证诊断要求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13]。本研究发现,ATCM技术虽使图像噪声有一定的提升,但对图像诊断影响较小,能够在保证诊断要求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13-15]。实验组利用ATCM技术后腹部单次检查的SSDEm、EDm为(4.63±4.26)mGy、(1.14±1.05)mSv,与对照组SSDEm、EDm为(27.77±1.56)mGy、(6.84±1.71)mSv对比,下降达到50.9%~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ATCM技术是降低腹部CT辐射剂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选取样本人群均为BMI20~24 kg/cm2,18~35岁男性,体脂含量低,查体规模大,实际检查中以急腹症、急性外伤多见。阑尾是急腹症中发病率最高的部位[16,17],腰肌劳损在军事训练伤发病率较高[18],且是引起新兵下腰痛的重要原因[19],所以对腹部CT图像噪声的对比研究中以阑尾和腰大肌较多。本研究发现,对比常规CT腹部扫描和ATCM技术应用后的图像噪声,虽然这两个部位噪声比有一定程度的减低,图像质量在客观数据上有所下降,但在主观评价中,两种检查方式对阑尾和腰大肌的分辨清晰程度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在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基础上,图像诊断准确率不会受到影响。此外,ATCM技术应用便捷,适用性强且CT检查时间短、诊断速度快,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大规模的官兵体检。本研究还发现在NI值超过22后辐射剂量下降程度有限,图像质量也以相同比率降低。因此,基本证实使用ATCM技术中将NI值设定为22可适应部队的大规模查体。

目前大量研究已经表明,CT辐射剂量已被控制得越来越小。本研究发现,在NI值大于10以上,ED均小于1 mSv,即单次接受腹部CT检查受检者吸收不高于1 mSv的辐射剂量,证明使用ATCM技术CT检查不会增加放射疾病的风险,是安全可靠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ATCM技术发现,其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适用于大规模查体的腹部检查,下一步将增加相关参数,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猜你喜欢

低剂量腹部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