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地方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0-06-01贾娟白昆王璐
贾 娟 白 昆 王 璐
(1.哈尔滨市方志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文化自信”被国家定义为新的发展战略,文化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从未有过的发展新机遇。地方志作为一项特殊文化资源,其开发利用可以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通过地方志探索地方的发展历史、发展规律,也可以为政府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层次的文化遵循依据。而随着人们对地方志关注热度的提升,围绕地方志开展的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也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地方志为核心的文化基因挖掘工作,也成为打造具有独特风格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
一、开发与利用地方志资源价值与意义
(一)历史价值
地方志蕴含的内容丰富,包括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生态环境、物产风土等资料,对社会、经济、民情、风俗的细微变化反应敏锐,是历史研究者搜集动态变化资料的重要参考文献。方志中地图尤为重要,中国有地图的历史很久远,但绢或纸质地图长久保存很不容易,北宋以来的方志都有许多地图,成为各区域地图“库存”的主体。由于旧志成书时间久远以及战火等原因,或遗失,或焚毁,导致旧志凌乱、残缺不全。所以,着手规划和建立旧志收藏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功能
一是为政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地方志包含了大量的法律、制度等材料,从中可以了解本地区政治法律建设的历史轨迹,也能够发现具有参考价值的道德遵循的史料。寿鹏飞认为方志的功能在于能够广泛的考察社会治理的得失,并且可以起到“正人心,敦风尚,明正谊,垂治规”的作用。
二是促进经济建设。地方志中包含了对本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人口等情报信息,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凭据,为科学合理制定规划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是为地区社会和自然的研究提供史料。地方志被称为“百科全书”,对本地区重大事件均有详细地记录,如实记载的成书原则也能够精准地反映本地区自然、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研究地区发展沿革的最有效载体。其对于地区自然情况和社会情况的记录具有其他著作无可比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特殊学科,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无可替代的重要史料。
四是对地方的工农业生产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地方志中记载了本地区历年来发生过的重要自然灾害,其记录具有连续、可靠的特征,可以为研究本地区的自然变化、灾害预测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灾害预防方案的制定、工业生产选址的确定等提供宝贵的材料。地方志还能够反映本地区农作物的发展情况,为开发新的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乃至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的资料。
五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方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志凝聚着地区文化创作者的智慧,是展现地方社会文明的历史长卷。
六是为旅游开发创造新资源。地方志中记载的历史文化故事、历史文化名人活动遗址等有形无形资产为旅游业提供重要的文化素材,对于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历史依据,能够更好地促进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地方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一)发展历程
地方志开发利用工作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地方志开发利用研究工作,一方面是收集有史料价值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是对地方志重新进行系统的分类管理,形成规范、连续性的研究资料。1978 年,我国开启了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从而开创了地方志编修体例的新时代。地方志的开发利用与修志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编修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在总结修志工作基础上,于1985 年出台了《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指出“新方志应当系统地记载地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为本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基本状况,以利于地方领导机关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决策。新方志可以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便于查考的、实用的系统资料,有助于各行各业全体干部职工提高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新方志可用以向各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暂行规定对新编地方志的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2006年颁布实施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可以通过建设资料库、网站等方式,加强地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指出坚持修志为用。发挥地方志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开发利用水平;拓宽用志领域,提升服务大局能力,为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读志用志水平。
(二)主要平台
地方志事业发展依照“志、鉴、馆、网、库、用、会、刊、研、史”的要求,在平台建设方面,主要依托地方志的数字化共享平台,以及有关地方志研究的期刊等。其中地方志学会作为专业的研究机构,主要提供地方志的理论研究和会员的吸纳接收,扩大地方志研究的影响力。而方志馆则主要是展示研究的成果,传递地方志的文化内涵,服务普通民众对地方志的使用和关切。其重要的平台有:数字方志、史志期刊或简报、方志学会、方志馆(库)。其主要功能和定位如下表所示。
地方志资源开发与利用平台的功能与定位
三、我国地方志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未树立开发利用地方志的新理念和思维
传统的方志编修观念是重视方志的修订,而较少对其开展研究利用。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固有观念,这样的观念不仅存在于普通的民众中,还广泛地存在于地方志编修的专业工作人员中。存在开发利用的误区,也造成了地方志开发利用的障碍,同时地方志的价值也没有得到重视。
从政府的角度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些地方政府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主管的文化部门仅仅对地方志、地方年鉴等工作进行统一的部署,但是对于较大规模的地情丛书等工作没有长期的规划设计,也没有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扶持规划,仅仅把地方志的编修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附属工作,更谈不上对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方志编修部门分析,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着“重修轻用”的思想,尤其是“依法治志”的概念的提出,这样的规范要求更是让修志部门认为开发利用只是副业,主业仅仅是修志,从而没有对地方志资源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更没有进行地方志资源的规划和调整。
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分析,方志的阅读在文字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隔阂,有些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地方志仅仅是知识分子阅读的事情,地方志也是对领导的歌功颂德等,这也是普通民众的偏见和隔阂。
(二)缺乏与地方志开发利用相匹配的运行机制
地方志的开发利用不仅需要在观念上进行革新,更需要在组织宣传上下功夫。目前,地方志资源已经通过网络向普通大众开放阅读,普通民众可以较为容易接触和阅读相关的内容。但是便利化的服务措施并没有转变为大众对地方志的关注,因为宣传组织得不到位,人们对方志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阅读观、使用观,地方志的社会效能作用发挥得不够深入。此外,有些地方志资源存在着狭隘的保护主义,还没有开放相关的渠道供民众使用,进一步加大了群众与地方志利用的距离。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由于长期以来文化事业发展中对地方志的开发利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大部分地方志编修部门存在着人员经费紧张的状况,编修工作已经捉襟见肘,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开发利用工作,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地方志编修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不足
一是地方志等专业书籍的发行渠道受限。部分地方志研究成果,因为缺少经费的支持,不能正式出版,造成发行和阅读的渠道受阻,而通过赠阅的方式不能促进地方志开发利用的长久发展。众多优秀的地方志研究成果埋没于书库中,没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二是资源分配的严重的不足。地方志编修部门不仅承担着方志的编修工作,还有年鉴编修工作,加上人员编制、电子平台等资源的受限,在开发利用上无法开展更多有效的工作。三是地方志开发利用的方式较为单一。地方志的开发利用目前仅仅限于地情丛书的方式,由于没有科学统一的规划,这些丛书在体例、内容上千差万别,散、乱成为这些地方志丛书的普遍特征,内容的科学性较低,参考价值不大,因此也造成了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四)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现实的冲击
随着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地方志的社会功能进一步被削弱。一是史料的记载功能被淡化。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之前只能通过书籍记载历史的方式被影像资料、互联网、电子出版物等所替代,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治理参考的作用被削弱。在互联网兴起之前的时代,官员了解民风民情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查阅地方志等书籍,这也是治理能力的表现之一。然而现实中,随着综合的电子信息搜索引擎的出现,获得信息的方式变为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得的便捷模式,地方志的决策参考价值被进一步弱化降低了。
四、提高地方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找准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定位
1.通过立法明确地方志资源的定位
地方志的保护必须要从国家的角度入手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分析,要明确地方志开发利用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要在《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基础上,更加凸显地方志开发利用的地位和功能。《条例》出台已将近15 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技术和手段也在改变着地方志的编修工作,《条例》中的部分条款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依法修志”的规划也在改变着地方志编修的方式,要从立法的角度规范地方志编修工作,建议全国人大要通过立法方式进行专门的保障性立法工作,将地方志立法纳入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职能之一,并通过问责监督的方式保证地方志立法的实效性。
2.地方政府将地方志定位为公共服务产品
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志的作用,必须把地方志的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重点建设工作,并明确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将地方志开发利用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财物方面倾斜扶持,尤其要开发地方志中的文创资源,将地方志中的文化要素提炼出来,更好地完善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并且在宣传工作中有侧重地开辟地方志宣传专栏,将相关工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
3.将地方志工作机构定位为地方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地方志工作机构要重新确定地方志开发利用工作理念,更要强化自身作为开发利用主要部门的重要职责。地方志主管部门要把开发利用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并且要放在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去推动发展,以此作为文化繁荣的重要事业统筹推进。地方志工作机构要整合区域内的优势资源,从政治任务的高度从简单的修志研究向公共服务的角度转变,创造更多惠民利民的产品服务。
(二)夯实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1.整合地方志工作机构
要对现有的地方志工作机构进行统筹协调,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作用,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按照国家的发展战略对地方志工作进行立法并作出工作部署,整合党史、档案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人力财力的整合,为建立大地方志发展格局打下体制基础。
2.探索开发利用新机制
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依靠合理的体制机制的创新,要让地方志的发展与公共服务的职能相联系,要与地方的服务相协调。要建立开放合作的理念,将地方志的发展与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做活地方志文创资源的开发力度,依托国有资产公司进行文化产品的运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的文化从业者、爱好者,出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尤其要注重提升文化产品内容的吸引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3.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发展地方志事业,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够更好地将地方志中蕴含的文化要素提炼出来,产出更多的产品服务。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高水平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市场的敏锐观察力,洞悉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精神需要。同时要创新地方志开发利用的合作渠道,更多与博物馆、地方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交流,建立地方志开发利用的人才梯队,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
(三)强化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整合平台
1.打造现代化“数字方志”平台
数字化是未来地方志发展的方向,地方志的资源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更好地建立地方志研究的数字平台,整合现有的地方志资源,开展资源的交叉对比,从中发现新的历史资料。还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等新兴的宣传渠道,扩大地方志研究成果的宣传方式,建立全新的地方志宣传展示新平台。
2.建立开放的方志馆
当前,各级方志馆普遍规模较小,特色不突出。要重新对方志馆的定位进行界定和梳理,将展现地方产品作为主要的定位,全方位、立体化展现本地区的历史发展全貌。不仅要通过传统的纸质和图片等方式展示,还可以利用沙盘、展板等立体化的展现形式。要将方志馆作为资源开发的重要载体,成为提供文化的窗口,免费向公众开放,把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城市差异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3.办好史志期刊
史志期刊能够全方位展示、传递文化研究成果,因此加强史志期刊的创新研究能力可以更好地推进地方志的开发利用工作。加强期刊的研究能力,首先要做好期刊的人才培养工作,引育并举,既要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发展潜力,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技能,还要广泛吸纳人才参与到地方志文化事业中来。其次要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培养学术人才,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大项目的开发、编纂工作,打造一支专业研究能力强的地方志人才队伍。
(四)完善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运作机制
1.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地方志编修必须掌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通过提升地方志编纂、研究的科技水平,以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实现地方志开发利用的市场化、专业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地方志开发利用工作中,实现工作创新发展。
2.建立合作研究机制
开放合作是发展的有效手段。地方志研究要有大开放的格局,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地方志的研究中,通过联合的方式建立研究、利用的有效机制,对现有研究成果实现二次开发,走出地方志研究的新路子,推动地方志资源的充分利用。
3.建立品牌运作机制
地方志资源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无形资产,蕴含着本地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对地区形象宣传具有重要作用。地方志的品牌产品或者服务可以以品牌化、商标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微信、微博及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快速地将这种具有地方文化标识的资源推向全国。而通过地方志的文化品牌的征文、知识竞赛的方式,可以加快地方志品牌的推送力度,让本地区的人们能够更加关注这一资源,提升本地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五)推广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
1.强化资政功能
地方志天然具有的史料、文化等价值,对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因此,地方志的开发利用要注重发挥对政府治理的资政参考作用,要通过研究地区的治理规律,探寻符合本地区的治理发展新道路;还可以联合政府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区情研究的编写,为领导提供治理的参考读本,为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的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史料。
2.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结合点
地方志的编写要做好前期的调查研究,要重点突出,将市场的需求、百姓的爱好结合到编修中,满足市场的需求,精准对接市场的发展现状。要将地方的优势资源吸引到地方志的开发利用中,找到一批能够善于创作文创产品的人才,挖掘地方志中的丰富文化要素,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地方志文化展、文化沙龙等方式,碰撞文创产品的创意和思路,以地方名人、地方名建筑、地方名景色等为核心创作短视频、电影、宣传手册等多种产品,增强产品服务的特色IP元素,成为发展城市、推广城市的亮丽名片。
3.服务于民众教化
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要注重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作用。通过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村乡民约的征集和调查工作,将符合新时代价值观要求的精品文化内容提炼出来,以进社区、进学校、进小区等方式传播推广,让广大群众了解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优秀的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辉。
五、结论
在深入推进“文化自信”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让地方志在资政辅政、社会发展、文化供给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时代赋予各级党委、政府的使命。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高度重视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地方志编修、开发的立法工作,推进依法治志进程。地方志工作机构要转变传统的重修不重用的观念,充分利用数字存储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扩展研究成果;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兴媒体资源,广泛宣传地方志研究成果;要通过引进人才、加强文传产品开发力度、引入社会资源等适当方式,拓展地方志开发利用渠道,让地方志在新时代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家园,让中华优秀的文化智慧通过地方志的开发利用得以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开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