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境创设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
2020-05-30郁秋燕
郁秋燕
【摘 要】 与初中生、高中生不同,小学生的情感、思维较为活泼、灵动,他们没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往往行随心动。根据儿童特点,数学课堂需要添加灵动、活跃的因子,压抑威严、呆板等因子,实现灵动教学。那么,面对低年级小学生,如何实现灵动课堂呢?教师应该结合情境教学,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知,获取知识。那么,如何创建情境,构建灵动课堂呢?接下来,我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低年级;灵动;情境
何为灵动课堂?我认为灵动课堂应该具备直观、快乐、思考、情感、自动等因素。只有小朋友因学数学而高兴、因学数学而智慧、因学数学而爱数学,才算是灵动课堂。因而,在构建灵动课堂时,教师要紧抓直观、快乐、思考等因素。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我发现教学情境是酝酿生动、快乐、思考等因子的主要环境,因此,我从情境教学的角度研究了灵动课堂。
一、创设直观情境,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生活给予数学生命,数学赋予生活意义。但是,与直观、可感的生活语言不同,数学语言过于概括和抽象。对于大人而言,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的语言可能不算抽象,然而对于社会经验没几年的儿童而言,教材中的数学语言太过抽象难懂。所以,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创建直观情境,即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画面、图画语言再现数学知识,增强儿童的直观感知力,从而使其与数学展开有效“对话”,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实现灵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结合“数一数”的教学内容,我构建了直观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直观感知。首先,播放一则视频,视频中一个与班级学生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正站在河边,只见河水中游来了一群鸭子。小姑娘兴奋的用手指指着鸭子,嘴里高兴地大喊:“1、2、3、4、5、6、7……”她指着鸭子喊的同时,对应的小鸭子头上就会冒出一个“圆点”。其次,再次播放视频,引导小学生模仿小姑娘,进行数鸭子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快乐地执行了“数一数”的行动,学会了数一数。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课堂气氛轻松,课堂环境灵动,学生学习积极且有效。因而,构建直观情境,可以实现灵动而高效的教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动机
问题是学习知识的永动机,如果不疑惑,人类学不会思考,社会前进的脚步就会停止。因而,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数学课堂上必须有问题,缺失问题,数学就失去了颜色,丧失了灵动性。因此,低年级教师也要学会设计问题情境,用儿童日思夜想的情境诱发学习问题,让学生逐渐展开思维的翅膀,投身问题的研究的当中。这样,不仅课堂充满灵动的味道,而且学生可以真正获得数学的成长。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由于进位是不进位的升级,对于儿童来说,思维需要再向前迈进一步。因而,我设计了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掌握进位加法。首先,提供一个情境:小伙伴们在玩儿数字捉迷藏。小A拿着数字6,小B拿着数字5,小C拿著数字7,小D拿着数字9……现在小A藏了起来,当他喊出“?+6=15”时,拿着对应数字的小朋友需要找到他,如果找不到就失败了。那么,请问哪位小朋友需要去找他呢?其次,针对情境中的问题组织探究,即“?+6=15”。在探究的过程中,小学生积极思考,将2、5、6、9、7等数字一一代入“?+6=15”中,然后思考“5+6”“9+6”“7+6”等算式的计算方法,最终找出了数字9。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就像一个积极而灵动的“发光体”,不断披荆斩棘,摘取知识的果实。因而,以问题情境为辅,课堂会变得灵动而富有生命力。
三、创设现实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人类没有感情被称为行尸走肉,课堂没有情感就像被抽取了灵魂的人类,何谈灵动呢?所以说,情感体验是灵动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让数学课堂融入情感呢?与现实有关的素材是“破题”的关键。换句话说,教师需要用现实情境打造融情于“数”的教学,这样,学习过程就等同于体验、生发情感的过程,学生自然可以积累情感经验,解读数学意义,灵动使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一)”时,我创建了现实情境,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灵动教学。首先,构建现实情境:老师带领小学生来到了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在超市的货架上,小学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老师指着一支价值2元的圆珠笔,问:买4支圆珠笔需要多少钱?其次,模拟情境,老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买商品的人,探究了简单的乘法计算。如此教学,学生学会了应用数学,一旦回归现实,学生会充满热情地运用乘法,所以,现实情境是直通灵动的“快车”。
总之,灵动课堂与情境紧密相连。教师要善于创建直观情境、问题情境以及现实情境,让课堂充满欢乐、充满思考、充满情感,以实现灵动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凤.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开展策略[J].学周刊,2017,0(18).
[2]张玉娟.小学数学灵动课堂模式研究[J].读书文摘,2017(22).
[3]王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