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统整型语文中考复习策略

2020-05-30刘慧芬

语文建设·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孝亲敬老名著

刘慧芬

综观近两年各地市的语文中考试题,最突出的特征是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注重情境与考查内容的融合,注重语文核心知识的运用,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与实践能力。命题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如在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题型中,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在中考命题改革的浪潮中,语文中考复习应有怎样的应对策略呢?

很显然,原来重教师传授的线性推进知识点的复习方式,一定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中考需求。中考复习也应从教师传授和单纯的知识点复习向学生自主实践、情境任务驱动的主题复习转型,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真正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在探索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资源、设计真实任务的融合统整型主题复习模式。在教考统一的视角下,着眼语文教材,基于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课本篇目和必考名著三部分内容,尝试摸索适切的融合统整型中考复习策略。

一、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确定主题,进行多种语文能力点的融合统整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情境的设置。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十四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为三类:传统文化类五个、语文生活类六个、社会现实类三个。这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贴近生活,与单元学习相连,组织形式多样,能力梯度明晰。中考语文复习可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确定主题,设置任务群,进行多种语文能力点的融合统整。把综合性学习看作一个大的板块,视作“面”,在这个面上可以缀上无数的“点”,即语文能力点。这些能力点看似相对独立实则相连,巧妙贯穿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任务群,不仅可以提升复习效率,更契合当下的中考命题形式。

示例:中考主题研习——孝亲敬老,珍视亲情

以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依托,设置任务群进行主题研习。

主题研习任务(一):强化读图和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

1.【调查分析】认真观察下面的调查表,说说其中反映的主要信息。

2.【解读漫画】班上准备依据下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皮得知奶奶病了,急忙赶到医院。

爸爸:妈,快站好,一会儿就轮到你了!

奶奶:________

小皮:________

漫画启示:

此任务紧扣“孝亲敬老”主题,贴合学生生活,再现生活场景。通过读取具体数据和漫画,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孝亲敬老”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强化其信息提炼和具体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主题研习任务(二):培养在具体情境中策划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宝剑赠英雄,鲜花送母亲。”缤纷多彩的草木之花,适合不同人物。你准备选择下面哪种花献给文段中哪位名人的母亲?请阐明理由。

梅花、荷花、桂花、菊花、木棉花、康乃馨。

我選择的花是:( ) 适合的母亲是:__

理由:________

2.“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孝敬父母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准备开展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开展“孝亲敬老”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1:

活动2:

此任务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策划活动的实践能力。比如主题班会活动形式的拟定和选择合适的花献给名人的母亲。

主题研习任务(三):提升应用文规范写作能力和情境对话言语实践能力

1.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邀请函,完成后面的对话。

邀请函

尊敬的王教授:

您好!为了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深化同学们对“孝亲敬老”的认识,听说您在这方面有较高的水平和一定的兴趣,特邀请您来我校为七年级师生开设“孝亲敬老”的讲座。

本场讲座拟定于1月11日下午3时开始,时长限在90分钟。届时我们学校领导和语文组老师和同学代表也会抽空在校门口欢迎您的大驾。期待您的到来和讲座。此致,敬礼!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学生会

×年×月×日

保保:邀请函的格式有两个错误,分别是:____。

贝贝:整体挺好的,就是正文第一节中的“在这方面有较高的水平和一定的兴趣”一句,随意了点,可以改成“______”。

保保:那这样,正文第二节还有地方也不太好,显得不够礼貌,分别是:______。

贝贝:是的,太粗糙了。正文最后一句也不够郑重,改成______比较好。

2.现在很多青少年无节制地在网上聊天、刷微博、玩游戏,以致厌食、失眠、精神萎靡,甚至猝死,或有自杀行为。请结合以下两则孝亲名言,对这一类青少年进行劝说。

A.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孝经·开宗名义章》)

B.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小雅·蓼莪》)

3.孝亲敬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古有“扇枕温衾”等二十四孝故事代代相传,今有“为父捐肾”等当代中国二十四孝典范。请你也讲一个你熟知的关于“孝”的故事。

以“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筛选系列材料,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广泛征引。综合教材多个知识点和学生的多个能力点,综合各种变式,灵活应用。为“亲情”主题写作打好基础。

主题研习任务(四):培养素材积累和写作能力

依托“孝亲敬老”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勾连课内单元写作要素——选材要恰当,提炼写作主题。链接课内有关亲情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背影》,以及课外经典亲情篇目,国内外名家名篇。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深入理解“孝”文化,深度感受亲情。

写作主题训练之一:

要素:亲情、选材、真切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朱自清:《背影》

加里·卡斯帕罗夫:《变化的童年》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人间第一爱》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冯骥才:《父子应是忘年交》

余华:《爸爸的自行车》

史铁生:《老海棠树》

贾秋慧:《爱的不同,爱得不同》

增强以点串面的整合意识,能让学生在主题复习中得到各种能力的提升,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强化语文综合能力。在主题复习中依托综合性学习任务群,创设有效的思维训练场,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机会,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走向高阶。

二、以课本篇目为载体梳理主题,实现多个语文知识点的融合统整

中考语文的知识点很繁杂,看似系统庞大。教师应着力让这些知识点“组线、构面、织网”,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教师有效导控知识点的方向、线索和顺序,拥有宏观把握的整合思路,无疑会收到把握关键、有序推进的效果。语文教材是中考复习的依据和载体。梳理教材内容,纵向分册或按文体横向整合知识点,是有效的复习方式。

以小说为例,教材知识点提炼及对策为:整理出九年级上册第四、第六单元和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后练习中的重要题目,再整理出小说复习要点,制订相应的复习策略。

通过梳理,教师对中考小说阅读的知识点了然于胸。目标清晰,才能聚力而为,逐一突破。教师还应思考如何打破单向的线性复习模式,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学生的真正参与,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体。例如,让学生联系课内和课外的小说经典名篇,选择他们最有感受、最擅长的专题,以课前微讲座的方式予以一一落实。

这样针对同一文体对教材不同单元、不同分册篇目的内容进行统整,围绕同一语文知识点把课内和课外的篇目进行组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有序的知识体系,体现强烈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兴趣,让中考复习事半功倍。与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知识点多次操练的中考复习相比,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锻炼学生比较、整合、判断、分析等阅读能力;不仅强化了知识点,打破了复习的单一性,而目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复习质量得到提高。

三、以有序重构为形式引申主题,实现多部名著核心要点的融合统整

文本的有序重构给学生建立新知识体系提供了契机,学生通过阅读筛选、比对分析、质疑探究,围绕某一主题比较文本异同。这一系列的比较归纳与分析整合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拓展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打破单篇(单本)建构的知识体系,建立更为全面的新知识体系,训练思考能力,提升思维水平。

教师整理出的勾连关键点须清晰而有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焦点阅读,设计串联多本名著的主问题,避免文本多而重点不清、核心内容重复杂乱等问题,从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整合复习的效率。

由此,笔者探究出以下必读名著阅读核心要点整合复习的方法。

首先梳理出初中三年的必读名著书目:七年级有《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八年级有《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九年级有《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

根据名著文体进行有序重构:现代小说有《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简·爱》,古典小说有《儒林外史》《水浒传》《西游记》,诗歌散文有《昆虫记》《艾青诗选》《朝花夕拾》《傅雷家书》。

对不同名著进行重构,其关键是找到一个联结点。具体示例如下:

1.向內的统整

(1)一个共同的主题词

“反叛与归驯”:简·爱 孙悟空

“寻找与成长”:保尔 杜小康 简·爱 孙悟空

“离开”:林冲 简·爱

“信仰”:江姐 保尔 艾青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领导人 《西游记》中的人物

“独立”:简·爱 嵇康 沈琼枝

(2)一种共同的写法

夸张与讽刺:范进 变色龙《儒林外史》中的儒生

环境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简·爱》中的环境描写 《孤独之旅》中的环境描写

独特的叙述视角:《孔乙己》中小伙计的视角《我的叔叔于勒》中若瑟夫的叙述视角 《简·爱》中第一人称的视角

复杂的框架——双线结构:《智取生辰纲》《藤野先生》

矛盾交织最集中的场景(凸显人物形象的场景):严监生伸着两根手指头引发大家猜测的场景咸亨酒店大家谈论孔乙己的场景在船上遇见于勒后各种人对待于勒的场景

对比的效果:《故乡》的对比《范进中举》中人物的前后对比

2.向外的统整——一种真实生活场域的链接

以下列人物的口吻发一条朋友圈,晒晒“自己”某段时间的生活状况:祥子 简·爱 匡超人 朱德

选择下列一部名著制作腰封:《艾青诗选》《昆虫记》《海底两万里》《傅雷家书》

选择下列名著中的一个人物,给博物馆中该名著的展厅起名并进行人物雕像姿态设计:林冲 牛浦郎 尼摩船长 范爱农

将名著阅读与口语实践、综合性学习等有机结合,把名著复习与鲜活的生活相互联系,就能收到卓越的成效。名著的有序重构是师生双方共同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名著之间的共同核心要点,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筛选、比对、整合、建构,形成对某一核心要点较为全面多元的认识。同时,这种整合阅读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聚合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猜你喜欢

孝亲敬老名著
篆刻
“葡萄哥”的敬老情
敬老爱老防跌倒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赡养孤老不为钱孝亲奉献整八年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勤劳致富 敬老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