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考分析性写作命题及其启示

2020-05-30具春林张宇婷

语文建设·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批判性观点

具春林 张宇婷

SAT考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主办,是美国国内也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的重要依据,被誉为美国高考。SAT写作考试始于2005年,形式为命题作文。自2016年3月开始,SAT写作改革为“基于证据的”分析性写作。崭新的写作形式,完备的评价体系,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考察SAT分析性写作的命题形式与其价值导向,可给予我国高考作文改革有益的启发。

一、考查方式:基于证据的分析性写作

1.写作性质:基于阅读的分析性书写

改革前的SAT写作为命题写作,题型为任务型。写作任务先给一段提示,再给一个题目,要求“用你从阅读、学习、经历或观察所得的例子来论证你的观点”。题目通常具有两面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立场,观点无所谓对错。比如2015年6月的SAT写作试题:在你试图说服他人时,“听”是否比“说”更为重要?人们是否过于看重那些现实的想法或活动?有没有可能保持双重忠诚?对于这些题目,考生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一個角度论述即可,只要能做到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论证结构完整,基本都能得较高的分值。这种命题作文,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学生套用准备好的写作模板、写作素材就可以得高分。为了解决旧SAT写作的问题,公正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学术能力,并以考试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新SAT写作改名为“论文写作”,这种论文写作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分析性写作。

所谓“基于证据的分析性写作”,指的是针对所给的阅读材料,恰当中肯地评析材料的写作。要求考生先阅读一篇议论文,字数多在650~750字(也有800多字的文章),写一篇分析性的文章,写作的重点是对阅读文章的分析。例如:

请写一篇作文来阐释作者Peter S.Goodman是如何针对新闻机构为美国人民增加专业性外国新闻报道的必要性,用自己的议论文(Argument)来说服读者的。考生的作文中须要分析Goodman如何使用方框中列出的(或者考生自己选择的)一种或者多种特征来增强自己议论文的逻辑和说服力。确保你的分析专注于材料文章最相关的特征。

新SAT写作从阅读、分析、写作三个维度综合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官方在评分标准中对三个维度的要求是:阅读要做到“透彻理解阅读材料”,分析要做到“透彻分析材料,深刻理解分析任务”,写作要做到“连贯通顺,能灵活驾驭语言,中心要点明确”。阅读能力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分析能力是难点,最能体现学生学术思维的素质,也是考查的重点;写作技巧是表现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保障。

分析能力是“基于证据”的写作关键能力,也是学生学术思维的集中体现。分析能力,包括对具备学术色彩的议论文的观点和态度的把握能力,对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全面辨识的能力;对文本的观点、材料、逻辑、语言的细致而深入的评析能力。由此可见,分析性写作是基于具有学术色彩的议论文阅读的写作,考生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扎扎实实地培养各项学术素养。

2.写作任务:基于阅读的客观性书写

这种基于证据的分析性写作,显然很巧妙地避免了背万能素材和模板套作的可能,写作的内容和素材都来源于同一材料,这是对考生的严峻挑战。官方给的SAT考试说明中,特别强调要客观书写,具体请看:

写一篇SAT写作解释作者是如何立论,并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的。在你的SAT写作中,分析作者如何使用前文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技巧来加强其论点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注意将你的分析聚焦于该文至关重要的特点。你的SAT写作不应该解释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而应该解释作者是如何通过论证说服读者接受他的观点的。

写作任务强调了分析性写作的特点是基于阅读的客观书写。客观性的要求有:第一,写作内容是对阅读材料的评析,无需自己立意,也无须引申拓展作者的观点,要客观分析作者的观点及其阐述观点的相关内容;第二,写作素材是阅读材料中的细节,无需自己准备素材,要以原文本中的论据、论证方法以及论证的语言为素材来分析评述原文本;第三,写作的态度是客观地评述作者的态度,无须发表对原文本的褒贬态度,客观准确地分析原文本的观点、论述的技巧和效果、说理的策略是写作的重点。基于阅读的客观性书写,能真实地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写作的能力,客观地评估学生是否具备了为大学学习以及未来工作所需要的学术素养。

二、价值导向:学术思维的综合考查

SAT考试的核心目标为“学术能力评估”,SAT写作的目标是“大学和职业准备成熟度(The Col-lege Career Readiness Plan,即CCRP)”。新SAT写作命题的导向性更为鲜明,即借助写作综合考查考生的学术能力。

1.指向学术思维考查的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主动与作者对话的阅读模式,其出发点是理解作者的立场。文本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媒介,批判性阅读“是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它所关注的是辨别文本中的事实与观点,判断并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和语气,揭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识形态,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并形成读者自己的看法”。批判性阅读技术的关键是准确而公正地解释评估阅读文本的内容和写作技巧,以获得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新SAT阅读是为学术写作而进行的阅读,是在日常理解基础上以批判的视角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和写作技巧的非日常理解性的阅读,要求全程以评估的视角阅读文章,是培养学术潜质的批判性阅读。

一方面,新SAT写作试题具有鲜明的思辨性,试题往往选择凸显批判性思维的议论文,涉及科技、文化、社会、环保、政治等方面有争议的观点,或独到的视角的讨论。“不是简单的支持和反对某个事件的争论,而是致力于传达关于复杂话题的综合性观点。这些文章有着独特的论据、逻辑推理、缝合和论证手法。”如2019年5月亚太试题,“Let's Expose the Gender Pay Gap”,让我们揭露一下性别工资差距。2019年10月亚太试题,“Do woman really want equality”,女人真的想要平等吗?2019年5月北美试题,“Allow video cameras in the Supreme Court”,最高法院是否可以安置摄像头?这些试题都具有鲜明的争辩色彩,话题是关于女性问题、政府政策、人权问题的复杂议题,其角度和观点都有个性色彩,论据新颖独特,论述过程均重视自我判断、解释、分析和推论等严谨的思维过程,全文依仗批判性思维展开逻辑论述。阅读这样凸显批判性思维的讨论复杂话题的议论文,对考生来说必然需要用批判性阅读的方式,才能准确理解文本。

另一方面,新SAT写作任务要求运用批判性思维阅读文章。请看官方给的样卷上关于阅读部分的任务提示:

阅读下文并思考作者Peter S.Goodman如何使用:事实或者事例等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论证方式来展开观点以及连接主旨与论据,选词、诉诸情感等文体及说服技巧来加大观点的力度。

官方给的阅读任务与要求是客观评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文章主旨和论据间的关系,文章所用技巧的效果。这是以分析为目的,为考查学生思维的批判性阅读。

请再看官方给满分作文的关于阅读维度的评语:

阅读:准确地识别了阅读材料主旨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全文;从阅读材料中找寻到了丰富的证据来说明作者如何支持主旨,比如,提及作者用个人轶事开篇的好处,以及作者对历史典故的反问句的使用;并未直接引用大段的阅读原文,而是用自己简洁精确的转述语言全面解读Bogard的这篇文章,同时也能直接引用原文主要细节和词句。能清晰有条理地说明Bogard如何使用细节来支持主旨。

新SAT写作的分数是阅读、分析、写作三个维度分数之和。阅读维度是从考生的作文内容来考查其对原文本的理解水平。由此可知,优秀的SAT作文,其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充满智性地运用批判性思维深入评析原文本的过程。

2.指向学术思维考查的批判性写作

批判性思维是学术思维力的核心,SAT作文直译叫作“批判性写作”,新SAT作文在引领批评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作了有力的尝试。批判性写作是在写作中借助批判性思维,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校准等思维方式,注意思想与观念相关因素的各种关联,包括相似、相对、相反、补充、矛盾等内在的联系,建构文章缜密的思维逻辑,多用“批判性思维基本技能中的‘解释‘分析”而进行。分析性写作正是强调客观“解释”“分析”他人文章中的观点表达和立论秩序,借助学术思维进行的批判性写作。请看官方提供样卷的满分范文分析与写作维度的评语:

分析:识别出了Bogard使用个人轶事、艺术和历史引喻、反问等方法来展开议论;分析了Bogard为何采用这几种手法,并描述了作者采用这些手法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作文使用的论证逻辑有说服力,从修辞手法的效果和对读者的影响效果方面分析了Bogard采用的几种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时引用了大量的表达效果的词语,并从多角度深入评析了阅读材料的细节。

写作:这篇作文有清晰明确的主旨句。文章主体段紧密围绕着Bogard原文的三个主体部分展开,每一段的段落内部的行文逻辑都清晰严谨,开头和结尾段的写作技巧纯熟,并很好地概括了Bogard的主旨以及全篇的分析结构;全篇用词准确,措辞得当。句式变换多样,并且用了很多高难的句子。

由满分作文评价示例可知,SAT作文分析能力考查的是对阅读材料恰当的评判能力,要全面分析阅读材料的写作手法。SAT写作能力的考查,强调文章的逻辑秩序,对行文的逻辑提出了非常细致而且严格的要求。作文开头如何提出主旨句,作文主体部分如何展开,结尾如何重申观点,都要遵循严密的逻辑,并且要保证段落之间、段落内部的逻辑。行文有严格的逻辑要求,是对考生批判性思维写作的挑战。此外,强调作文内容与阅读材料的合理、有序的关联。因此,新SAT写作是基于阅读的写作,不同于日常立论的主观抒发,是以批判的态度客观分析他人文章,具有鲜明的学术色彩。

三、命题启示:彰显国家控制的导向

高考作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平台,其命题理念引领着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高考作文如何彰显国家控制的导向,是命题的关键。通过考查美国高考作文命题理念,得到如下启示。

1.命题应保障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高考作文相对于其他试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何保证高考作文命题客观体现学生的水平,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难点。新SAT写作基于证据的命题方式,以及三维评分的细则,都是致力于学生客观表现的措施,规避了学生浮躁的学习习气。新SAT的命题方式给我们的启示是:保障高考作文的客观公正性,要通过命题形式的改革和写作任务的限定,规避套用素材,套用模板,同时要制定规避套写的评价体系,方能促使考生真实表达,客观书写,公正地为国家选拔人才。

2.命题应确立评估的中心目标

高考作文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涉及阅读理解、知识联系、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如果写作要求面面俱到,势必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因此高考作文命题要确立评估的中心目标。新SAT写作是为评估学生学术素养的考试,其写作任务的布置、评价体系的搭建,都是紧紧围绕这一评估目标而设计的。官方规定,新SAT写作试题必须选择已经发表的高质量的文章,是对复杂的有争议话题的论述,利于学生调动学术思维进行批判性阅读。写作任务是基于证据的分析性写作,考查的是学术思维。評价体系是以学术思维为中心,以阅读、分析、写作为维度,将阅读理解、逻辑思维、跨学科学习、语言规范、评价鉴别、复杂书面语交际融合考查,围绕中心目标搭建的能力建构体系。如此,才能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3.命题应关注未来人才培养的诉求

高考作文的育人目标应体现未来人才培养的诉求。复杂的沟通与交际能力,以及专家思维,是国际经合组织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研制的“21世纪技能”。新SAT写作,正是关注未来社会人才诉求,将学术思维培养作为主要考查目标。未来社会的工作和学习将面临海量的信息,学生要具备快速辨别、归纳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新SAT写作考查快速阅读及客观评析阅读材料的能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交往的范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复杂的、不可预测的社会情境中,要从容地学习和工作,就需要具备复杂的沟通与交往能力,而复杂的沟通与交往能力需要学术思维的支持,包括辨识与表述、批评与接纳、融合与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新SAT分析性写作能力的考查,正是指向了未来社会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复杂语言交际的诉求。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批判性观点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高考作文两关注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观点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