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不同时空中的生命状态,体悟作者的情思

2020-05-30郑桂华

语文建设·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北海自然段板书

郑桂华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内容碎片化、理解浅表化,学习情境脱离社会生活,是长期以来被诟病的问题。改进方向是提高语文课程的整合性、学习深度和实践性,而单元教学被认为是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路径。

然而在实施单元教学中,我们又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怎样处理单元的整体性与单篇课文的独特价值的关系,如何平衡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与课堂上有教师引领的精读的关系,如何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不忽视必备知识的学习。这则设计将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單元的《秋天的怀念》《散步》以及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老王》合为一组学习内容,通过梳理文章中描写时间与空间的信息,寻找它们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共同之处,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并建构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策略。整个教学活动包括五部分:一个预备活动,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一个课后拓展练习。以下是教学设计及实录的部分片段。

一、课文预习

自主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老王》,大体理解文中的人物、事件,获得初步感受。可以重点阅读其中的一篇,其他两篇泛读。在实际执教中,学生已经学过《秋天的怀念》《散步》,对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得比较好,有利于从内容梳理直接进入文本机理的分析。

二、交流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的收获

课堂伊始,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的感受。学生能普遍体会到文中母爱的伟大、生命的珍贵、亲情的美好以及自身的责任。教师需要做的是,考察这些收获是阅读的感受,还是学来的标签。下面是师生的一段交流:

师:《散步》中有亲情,也有生命的活力与色彩。你讲得很好。你能不能从文章中找些例子略作展开?或从哪里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

生:比较充分体现的是第四自然段。南方初春的植物、景色用来衬托生命的活力、生命的美好,还有它的色彩。

师:太好了。除了第四段,还有没有表现那种生命活力的?

生:我认为在最后一行。“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菜花、桑树和鱼塘,初春的时候,万物生长,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师:还有哪位同学讲一讲?(另一个学生举手)把话筒递给他。

生:在倒数第二段,也有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景物描写也体现了春天的色彩与活力。

师:好,大家有感觉吧?你能不能把这一段好好读一下,让同学们体会作者在景物排列上的用心。(生读)

师:大家注意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语言的变化了吗?

生:由轻到重。

师:(板书:由轻到重)还有——

生:有动感。

师:(板书:动感)“水波粼粼”就有一种动感,同学们的感觉很好。还有什么变化?(再读)

生:方位。

师:对,有个方位词,尽头(板书:尽头)。这位同学的发现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鱼塘在冬天会结冰,到了春天冰化开,鱼塘有了活力。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一下放松了。

师:你这个“放松”用得特别好,我刚才担心你会用“高兴”。“高兴”就显得轻飘飘了。(板书:放松)

生:从小的事物到比较大的事物。菜花是比较小的事物,桑树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最后到水波粼粼的鱼塘,大概像那种湖吧。

师:他对语言的感受、对生活的观察多么细致!(板书:由小到大)你们看,这么一段小小的景物描写,大家发现了哪些角度?动静、远近、大小等。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越来越放松了,越来越是欣赏的,对承担责任的一种欣慰感,都传递出来了,是不是?

三、发现时空特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师:从景物描写到感受亲情、生命、责任,难不难?

生:不难。

师:下面,我们要完成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时间(板书:时间),还有一个是空间(板书:空间)。下面,我们分成小组,把这两篇文章中的时间、空间一个一个圈画出来。包括直接写时间的,比如“秋天”“初春”,也包括暗含时间的。对写空间的也是如此。通过圈画,把这两篇文章在时间、空间描写上的共同点概括出来。前面的圈画不难,后面的概括比较难。愿不愿意挑战一下?

生:愿意。

师:因为文章已经读过了,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着做。

(时间约5分钟,生分组圈画,师巡视,偶尔加入小组交流)

生:《秋天的怀念》,第一自然段里就有一处关于时间的描写,“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天上北归的雁阵”暗含的时间是秋天。

生:我想纠正一下,“天上北归的雁阵”指的应该是春天,大雁飞到南方才是秋天。

师:你同意吗?(生:同意)但他找的这个点很好,就是通过常见的物候现象来交代时间。

生:第三自然段,“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师:嗯,除了“又是秋天”这样直接的词语,什么初春啊,秋天啊,都能找得到。但刚才同学讲到的典型的物候现象,还是有些挑战,是大家要注意的。

生:我觉得除了“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还有“北海的菊花开了”,因为菊花是秋天开的花。

师:是的。大家集思广益,把时间圈得多一点。现在我们准备迎接挑战,两篇文章在时间、空间表述上有没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大家还是四个人一起讨论。注意,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

(时间为5分多钟,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偶尔参加讨论)

师:好,我走了一圈,发现同学们的发现真有趣。现在大家把自己发现的关键点分享出来,我们请没有发过言的小组先说一说,两篇文章在时间、空间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两篇文章都用了景物描写,暗示故事发生的季节。

生:我们小组发现,两篇文章都以看景为背景,而看景也都成为文章的叙事线索,突出了两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师:看景是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主要空间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再推进一下?看到的空间有什么变化?母亲在什么样的空间里,“我”又是在什么样的空间里?

生:刚开始是在屋子里,《秋天的怀念》中,一开始“我”是不愿意出来的,《散步》中的母亲也不愿意出来。然后就是到户外,北海,田野上,去看风景。

師:(板书:室内,户外)他找到了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都有两种地方,一种是室内,一种是室外。这两种地方在空间形态上的差异是什么?

生:我觉得,屋子里是属于比较封闭的环境,北海、田野是外景。

师:(板书:封闭)“外景”能不能换成别的词,田野的特点是什么?

生:开阔。

师:开阔!这个好。(板书:开阔)北海呢?虽然不见得有多开阔,至少不是封闭的,不是有屋顶有墙的。还有什么区别?

生:北海里有菊花,田野上有大块大块的绿随意地铺着。我觉得北海和田野都有生命力,而屋子里则没有。

师:田野有一种生机(板书:富有生机)。屋子里也可能有,但这两篇文章没有强调是吧?

生:是的。

师:还有第三点吗?

生:我认为,北海和田野都有色彩,而屋子都是白色的墙、地板。

师:(板书:色彩丰富)嗯,北海与田野是不是有这些相同的地方?比较开阔,色彩丰富,一年四季一定会有很多变化(板书:变化)。当然,这三点概括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没有第四点?

生:我感觉,北海的水相对比较多一些,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再映衬着菊花,就会给人一种心情极其舒畅的感觉。田野虽然没有北海那么多水,但也分布着一些小鱼塘,整体上也是给人以舒畅的感觉。

师:好。他谈到人物心情,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舒畅,为什么?

生:拿史铁生来说,史铁生从屋里走到了北海,其实也是他人生态度的一个变化。史铁生通过母亲的事,能够从一个比较压抑的环境,走到了一个开阔的、舒畅的环境,也是人生态度和自己的变化。

师:这是最关键的地方。大家体会到了没有?我还要问,北海在文章里出现了几次?具体说说。

生: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第一自然段,“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二次是第三自然段,“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第三次也是在第三自然段中,“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最后一次是第七自然段里,“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师:她梳理得非常清楚,但是我希望梳理完以后还要进一步想一下,四次出现的北海,跟文中的人是什么关系?第一次北海跟谁有关?

生:“我”,“我”的母亲。

师:“我”有心思关注北海吗?

生:没有。

师:第二次?

生:“我”,“我”的母亲。

师:“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谁的北海?

生:母亲的北海。

师:第三次北海是谁的?

生:“我”的。

师:只有“我”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谁说的?

生:母亲。

师:母亲显然也去了。大家体会到这个地点、空间中的人了吗?第一次、第二次,“我”的注意力在哪里?

生:身体有病。

师:双腿瘫痪。母亲一再希望“我”从这一切里面走出来,到哪里?

生:北海。

师:去北海。最后是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去北海。体会到了没有,为什么最后一定是“我”和妹妹去了北海?我们请这位男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是情感的变化。一开始,母亲第一次邀请作者去看菊花的时候,作者是一种抵触的情绪;第二次比第一次好一点,感到(他)是会去,基本上是不耐烦地去;最后一次是和妹妹一起去看菊花,体现了作者的乐观,与前文相照应,突出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师:你梳理了感情的变化。后面同学要补充,你来说,关于这个空间,你有什么启发?

生:我觉得,最后又去北海,表现作者已经找到了自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生命是珍贵的,不要践踏自己的生命。

师:对,也就是从母亲的北海,本来是母子的北海,到只有母亲的单向的北海,最后这个北海是——

生:“我”的。

四、运用阅读策略,尝试迁移学习

师: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是很重要的路径。下面我们试着再来读一下《老王》。

师:你们关注一下,这篇文章中,作者最终有一句什么感慨,注意到是哪句话了吗?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现在,把杨绛和老王交往中涉及的时间和地点圈画一下,在旁边写批注。看看你能不能体会作者“愧怍”的缘由。就图画时间、空间,明显的马上圈画,不太明显的、把握不准的,打个问号。

(生圈画,用时4分钟左右)

师:好,我们从这边开始开火车依次说,第一段中“我常坐老王的三轮”,有时间、地点信息吗?

生:没有。

师:地点有没有?(有生小声:有)哪里?一路上,车上,三轮上。是不是地点?第二段中,“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地点?

生:北京解放后。

师:北京解放后是老王自己的时间,注意,是找“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共同的时间。

生:有一天傍晚。

师:有一天傍晚。地点在哪里?也就是空间。(板书:有一天)

生:作者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

师:散步经过的一个小胡同(板书:小胡同)。接着火车往后开——

生:我圈画的是有一年夏天,空间是……家里(板书:有一年家里)

师:第四个。

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地点在医院门口。

(板书:“文革”开始医院门口)

师:第五个——

生:从干校回来。

师:(板书:干校回来)地点,大概在哪里?车上对吧?第六个——

生:在家。

师:(板书:家里)时间呢?

生:有一天。

师:(板书:有一天)有一天。在家的具体什么地方?

生:门口。

师:你怎么判断是家门口的?从哪些地方、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这说明他们两人交谈时没有进屋,是在门口进行的。

师:非常精准。还有其他地方,但这句足够证明是在家门口了。接下来还有没有时间、地点?

生:还有一个,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师:地点是哪里?

生:应该是在路上。

师:大家看,发生在路上,事件的发起人是谁?

生:“我”。

师:而这一类事件谁是主动的?家里是谁主动来的?

生:老王。

师:医院门口是谁主动去的?

生:老王。

师:你们发现共性了吗?“我”为老王做的事,“我”和老王主动的交往,往往怎么样?

生:都在路上。

师:是没有明确地点的路上。那么老王为“我”做的事呢?

生:送香油鸡蛋。

师:空间?

生:来家里。

师:刚才梳理过,这些地方有怎样的特点?路上和家里比有什么区别?

生:不确定。

师:很好,不确定!两个人在路上遇到,是特意安排的还是偶然碰到的?

生:是偶然碰到的。

师:但是,去一个人家里,去医院见一个人呢?

生:特意的。

师:专门去的,甚至是筹划已久的。大家再看,老王去“我”家里,是怎样的一天?

生:重病。

师:时间再具体一点。

生:去世的前几天。

师:去世的前一天。作者写他生命的体征,已经到了临终对不对?老王是在去世的前一天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过来,在杨绛这里只是什么?只是“有一天”,是普通的、偶然的、随机的。连老王去世,她都是怎么知道的?

生:路上听说的。

师:十多天,而且是在路上遇到老李。体会到什么了吗?

生:老王对“我”特别认真,也很关心“我”。包括“我”先生一条腿走不动路了,把他送到医院。每天还会来帮“我”搬冰上楼,代“我们”放入冰箱。包括他来的最后一天,给“我们”送鸡蛋。这些都表明老王对“我们”很认真。

师:认真这个词还不够,你已经体会到这个意思了,能不能把你的感覺再清晰化一些?

生:对“我们”很真诚。

师:真诚也还不够。

生:竭尽心力。

师:竭尽心力这个词好不好?

生:好。

师:太了不起了,写下来。最后一天,他身体像散了架一样,他却要把好香油、大鸡蛋送给“我们”。在那个年代,是要凭票才能买油的,有钱有时也买不到。真是尽心尽力!

(通过梳理文中的时间、地点信息,学生容易发现老王与“我”在交往方式、交往态度上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含义。当“我”知道老王送“我”香油和鸡蛋的那天竟然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光,这让“我”十分震惊;多年以后,每每想起老王在生命结束前把最珍贵的也可能是他仅有的东西送给“我”,而“我”当时并没有理解他的用意,低估甚至曲解了他对“我”的珍重。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

五、完成课后作业,学会自主运用

课后自主阅读《再塑生命的人》,注意文中有关时间的表述方式,理解这样的时间表述与作者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促进阅读策略的学习与建构。

猜你喜欢

北海自然段板书
北海北、南海南
秋天
北海 美丽的地方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南方的北海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美丽的秋天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