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例论创造性整本书阅读
2020-05-30周会民陈薇
周会民 陈薇
“整本书阅读”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专指对于那些代表着人类文明精髓之著作的阅读。就其概念的应有之义而言,整本书阅读是非常美妙却又绝不平坦的精神之旅。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清楚地告诉我们,精神的进展总是表现为由意识到自我意识再到理性的从低到高的诸多阶段的爬升。皮亚杰的心理学同样清楚地向我们表明,认识的发生发展必然呈现为一个由前运演到具体运演再到形式运演的由简到繁的系列过程。因而,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整本书阅读教学也相应地要由浅入深且必须入深。笔者认为,理想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应该从易到难依次由厘清“表层结构”、提炼“深层结构”、挖掘“潜藏结构”和开创“应然结构”这四大阶段构成。笔者通过对这四大阶段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建构了一个名为“创造性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体系。下面以巴金的《家》为例来具体阐明这个理论体系。《家》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诞生,明显带有西学东渐和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故而想要做到有深度地理解此书,殊为不易。教师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探寻中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思维的拔节高升。
一、《家》的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20世纪的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提出的概念,他所指的是“实际形成的句子中,各个词按照其线性排列形成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本文将这个概念化用过来,指的是在整本书阅读中,目标著作(即读者所读的整部书)在直观上呈现给读者的一系列事件以及由这些事件所直接传达出来的意义整体。《家》直接呈现给我们的系列事件是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各自的恋爱。这是《家》的明线。恋爱的线索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部分。由这个入手,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可借此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婚恋观。《家》的暗线是觉慧为走出旧式家庭的束缚所作的一系列抗争,最终愿望实现,开启了新的生活。这两条线索虽有差异,但殊途同归,它们都能使学生体会到专制家庭对青年的压迫,以及在新文化运动洗礼下进步青年对这种压迫的反抗。这些都是学生在初读《家》之后就能立刻把握到的表层结构。巴金亦曾表明《家》的创作意图就是“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为了让学生更加明了表层结构,笔者组织学生对《家》进行了完整的改编,将其排成八个连续的话剧,并在全校师生面前公演。此次公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家》的理解,而且还让“整本书阅读”在高中校园焕发了新的生机。
巴金的《家》对于旧式大家族黑暗面的揭露是功不可没的,但随着时代进步,它似乎基本上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任务。眼下规矩繁多、等级森严的大家族已然远去,代之的是较为民主、温馨的小家庭。故而当学生初读《家》之后,就立刻发出了不少感慨:以前的社会是多么黑暗、专制,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光明、自由,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努力学习等等。学生有这种感受,足见其阅读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结构上,通往《家》幽深之蕴的大门仍向其紧闭着。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对文本作进一步的探索,即提炼《家》的深层结构。
二、《家》的深层结构
与表层结构相对,深层结构同样是乔姆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诚如他所言,其本身不能直接被看见而“只能从表层结构中推导出来”。这里同样将其借用过来,意指目标著作字面背后即深层义理上所要讲出的抽象旨趣。深层结构的提炼需要抓手,正如思维的爬坡需要阶梯。作为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引领者,教师需要对文本的深层结构有较为系统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在课堂研讨中设置相关的思想路标,循序渐进地给学生以指引。就《家》之教学而言,对该书深层结构的揭示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早在1931年,巴金就在《激流》总序中说过“生活是一场‘搏斗”,并且强调他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服生活”。巴金的自白无疑对于我们探寻《家》的深层结构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与生活搏斗,从而征服生活,这是巴金的追求。而他所谓的“生活”是指什么呢?巴金并未明言。不过从他的这篇序言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他所谓的生活指的是主体在寻求自由的道路上所遭遇到的一切阻力。因而,征服生活就是征服自由之路上的一切阻力。巴金可能并未意识到他的这个看法预设了一个前提,即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当然,无论巴金对这个前提有无明晰的认识,都无碍下面的論述。我们现在顺着巴金的思路前进。
正是基于人的本质就是自由,所以觉慧才责备哥哥觉新的懦弱、觉民的妥协、高老太爷的专制——前二者让渡了他们自己的自由,后者则是剥夺了包括儿孙辈在内的他人的自由。自由的反面,表现在信仰上即是“宿命”,表现在伦理上就是“传统”。宿命论者相信,命运是前定的,人无任何自由可言(即便是像生于20世纪初的张幼仪、陆小曼这样的大家闺秀或知识女性,也不能摆脱这种观念的控制,可见宿命论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所居的支配地位)。传统道德极为浓郁之时,如明清时代,个体自由精神近乎灭绝;《家》中长辈们所信持的那些伦理道德,就是承继自明清时代,后者体现在婚姻观上,即极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觉新与梅表姐的恋爱悲剧即源于此。这悲剧绝不是巴金的虚构,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徐志摩与张幼仪、王赓与陆小曼等名流的婚姻就是典型例证。职是之故,可以说《家》的深层结构探讨的其实就是自由与传统、自由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围绕深层结构,笔者给学生设计了如下研讨任务:对《家》中主要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容易从身份的角度进行浅层的区分,诸如琴、梅、瑞珏三人都属上层闺秀,而鸣凤则为底层仆人。通过引导,他们后来认识到深层的区分应是:梅与瑞珏由于丝毫看不到自己自由的可能,而选择了逆来顺受,承受命运给的一切;琴则在好友的劝导下,逐渐意识到亲情是温暖的枷锁,从而挣扎着走向新的道路。琴算是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鸣凤虽然看不到任何希望,却能以投湖的方式来拒绝代表着命运与传统的高老太爷之摆布,坚守自己的自由与恋爱的梦想。鸣凤,其死虽惨,其情却高!此外,学生还比较阅读了《家》中主要的男性群像。他们发现,《家》中的男性形象不像女性那样容易简单评判,而是具有人格的多面性。比如,觉新的不抵抗、逆来顺受是大家都厌弃的,但是觉新作为大哥,能顾及、体贴全家人的感受,并且还有献身精神,总体上,他对自由的领悟是比较温和的。而觉慧,其优点是朝气蓬勃,主张自由,丝毫不向旧文化妥协,最终如愿以偿,但其缺点是显得急躁、幼稚、任性,这与他以激进的方式领悟自由直接相关。高老太爷在临终之际对觉慧的古怪行为表示一定的理解,并且也同意解除觉民所不喜欢的婚约。这既是觉慧、觉民甚至包括觉新在内的共同努力、声张自由的结果,也是代表着传统思想的高老太爷在与拥有着现代思想的孩子较量之后选择妥协的结果。到了这一步学生就能感觉到,《家》不光表现了晚清、民国新旧交替之际的过去的故事,也写着当下的现实生活。他们明白了:自由是在与传统、命运的不断抗争中实现的,不抗争、不奋斗、不坚持就难有任何现实之自由可言。
总之,《家》的深层结构就是为了阐明自由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要阐明什么是自由以及如何使自由现实化的问题。这就是《家》的深刻所在。正是在这里,我们充分领略到了乔姆斯基所揭示的深层结构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三、《家》的潜藏结构
“潜藏结构”这个概念是笔者化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提出的。它指的是目标著作其作者在写作该书时不曾明确意识到,但在潜意识中已经在实质性地助力该书写作的隐秘意图。潜藏结构并不像深层结构那样容易被挖掘出来,因为我们不可能钻进作者的潜意识中去。不过,也并非完全无从下手。弗洛伊德曾在《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指出,作家的作品(即白日梦)就像梦(即夜间梦)一样,都是愿望的满足。而弗洛伊德一贯的核心主张是“梦是潜意识的体现”,因而我们可从这里推知,作为白日梦的作家之作品同样也是作者潜意识的体现。有了这个结论,如果要探索巴金的潜意识,只要充分地分析其已创作出的作品就可完成了。由于我们关注的是《家》的潜藏结构,故而只要留心巴金在其一生中论述《家》的文字即可得出。上文在阐明表层结构时已经指出,《家》的意图旨在向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提出控诉,即反专制。而其深层结构则明确地主张自由和追求自由。下面开始讨论《家》的潜藏结构。
诚如上文所指出的,《家》中的男性群像戴着多重的人格面具。正是在这多重的人格面具中,我们能够窥见《家》的潜藏结构。笔者在教学中以“最人物评选”(即让学生选出最喜欢或最厌恶的男性人物)作为导人,但讨论之后的结果却是无“最人物”。学生通常也同觉慧的看法一样,都极为惋惜觉新的不抵抗和逆来顺受,甚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经过引导之后,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觉新遵从传统、放弃学业而承担整个家庭重负的举动,不但温暖了长辈们的身心,而且也为弟弟们梦想的前线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后援,因而觉新身上存在的献身精神和担尽家愁的气魄不能轻易抹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晚年的巴金着重强调觉新还有善良的面向。不错,觉慧确实如不少学生及诸多研究者所指明的那样,他朝气蓬勃,有思想,有魄力,敢于同旧文化作最坚决的斗争,但这种全家人都错了,就只有他自己对的思想,特别是容不得别人反对和不遵从的思想,与高老太爷的容不得别人反对的专制思想具有类似性。所以巴金晚年再反思这一角色时,也不忘对其表示批评,称觉慧身上有“封建的流毒”。再一个是高老太爷。高老太爷在临终之际对觉慧表示一定的理解并且同意解除觉民不喜欢的婚约。可见,高老太爷虽然不懂孩子们的自由追求(将孩子们的追求理解为任性胡闹、无法无天),但也并不是专制得要酿成祖孙之间彻底的对立。由此可知,一向威严专断并且视自由为仇敌的他,也有其温情和善的一面,用巴金晚年之言就是“高老太爷并不是什么魔王”。
总之,从觉慧、觉新、高老太爷等人对自由表现出的迥异态度中,巴金在潜意识里其实已经道出:其一,自由绝不是要与传统中的一切进行彻底的决裂;其二,传统不应该全部被否定掉,甚至它还能够为自由护航;其三,要像警惕传统思想中的极端专制那样,警惕自由主张中的极端破坏(比如对不同己见者的极不宽容等)。只不过,这三者并不是巴金创作《家》时的主要意图。创作《家》时的巴金旨在“控诉专制制度”和“声张个体自由”,尚未来得及省察“传统制度的好的面向”和“个体自由的坏的流弊”,而后二者就是《家》的潜藏结构。
四、《家》的应然结构
现在我们来讨论《家》的“应然结构”。“应然结构”这个概念,意指对前述三大结构其内在精神所作出的意蕴超越。它居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终端,强调的是对目标著作之精神批判地继承和创造地发展。如上所述,《家》的表层结构是控诉封建专制制度,深层结构是追求普遍自由,潜藏结构则是省察这控诉和反思这自由。那么,应然结构则是对前面三大结构的总反思和总省察。为此,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站在《家》之外逐一地批判地考察前述三大结构的时代价值。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最为活跃。
第一,如果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来看,巴金对大家族所代表的“传统”的批判是深刻的。确如巴金所批判的,明清以来的大家族以及这些大家族的掌权者,如高老太爷等人,着实对民主、自由、科学之思想有重大的阻碍作用,而且这阻碍势力在长时间之内还极为强大。我们应该沿着巴金等先哲开拓出来的思想道路勇敢前进,继续批判专制制度。
第二,如果从潜藏结构来看,传统又具有积极意义,显然创作《家》时的巴金对以高公馆为代表的大家族的批评过于严苛了。因为在巴金那个时代,中国第一流之人才(如梁启超父子、鲁迅三兄弟、陈寅恪父子、钱穆叔侄、钱锺书父子、张君劢兄弟以及党的创始人陈独秀,甚至包括巴金本人等)基本上都出自像高公馆一样的传统大家族。基于此,我们可以说《家》遮蔽了传统名门望族对于现代中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是不应该的。
由以上两点可以得出:传统大家族确有阻碍思想进步和抑制个人自由的一面,但与此同时,它也为突破旧传统、吸纳新思想、培育先进力量作了许多贡献,因此也可以说,传统大家族有着培育自由精神的土壤。以上看法,学生大体能够想到或部分地触及,但下述观点则完全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而实际上后者同样是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所应极力引导学生去慎思明辨的。
第三,如果从传统大家族对于华夏文明之延续所作的巨大历史贡献这一角度看,就会得出有必要对前述看法再作补充的结论。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公民教育日益普及化,个体独立已成势不可挡之态,传统大家族基本上蜕化成了越来越小的甚至完全将祖父母排除在外的三四口之家这样的小家庭,如此则像高老太爷这样的人势必再无可能出现。这在《家》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看来,无疑是一种历史性进步。但这种“进步”究竟到了何种程度?目前还不好妄下结论。关于大家族与小家庭之间的优劣,历史学家雷海宗曾这样说过,“旧日夺人志气的大家族,必须废除”,但这也不能必然推出小家庭就应该被大大地鼓吹,这是因为小家庭无形中容易培养出极端个人主义的风气,这风气发展到极点,就必会演变成民族自杀的行动——节制生育。雷先生指出,许多古代文明,像古希腊、古罗马等,其消逝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大家族的消亡和小家庭的繁盛。而中国文明之所以经过战国、秦汉一直传到今天而不绝,就是由于自太古而传下的大家族观念始终没有被完全消灭,因而民族生机未被不可挽回地斩断。雷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大家族的这个反思是值得我们慎重对待的。同巴金一样,雷先生也极为反对高老太爷这种“老人专权的家族制”,但雷先生对瓦解大家族而为小家庭之后的流弊之警惕,却是巴金在《家》的表层、深层、潜藏三大结构中所未曾思考过的。因而如何能够克服大家族之短而汲取大家族之长、采纳小家庭之优而去掉小家庭之劣,这仍然是时代留给现代中国的一个关乎中华文明延续所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行进到这里,对《家》的认知立刻就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不少人还发出了這样的感叹:原来《家》还存在着这样的理解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自由与传统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第一,《家》可被视作中国传统大家族之精神的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一个历史缩影。传统并非全部都是糟粕,因而自由绝不应该被片面地理解为要与传统彻底决裂。自由与传统的一种更加合理的关系,是在二者的张力中互相借鉴,共克其短,同扬其长。第二,自由的流弊,比如小家庭的破坏性同专制大家族的危害性有得一比,因而需要激进地追逐自由的人们格外小心。自由只能以自由的方式去赢得,而不能以专制的方式去谋取。不然所谋得的必定是畸形的自由,甚至就是专制本身。
叔本华曾说过,不善阅读之人的阅读,他的大脑就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对此似乎还应补一句:善于阅读之人就是跑马场上那马的主人,他一直跟着那马的跃动在跃动,即便赛事结束后,主人的思想仍然在跃动,或者哀叹或者欢呼。我们读任何整本书,都应该成为那马的主人,最次也应该是那奔跑的马,而非跑马场。凭借着上述思想的长途奔袭,可以赢得这样的战果:巴金《家》的表层结构是控诉封建专制制度,深层结构是追求普遍自由,潜藏结构则是省察这控诉和反思这自由,应然结构则是对前面三大结构的总反思和总省察——《家》应当被视作中国传统思想意欲自由而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一个缩影;自由与传统之间理应是一种彼此博弈但又互相借鉴、同扬其长的关系;自由只能以自由而非专制的方式去赢得。
通过对《家》存在的四大结构的逐层揭示,我们完成了本文开篇所提出的对“创造性整本书阅读”理论体系的具体阐明。这个体系的前三个阶段,目的是实现对目标著作的“真了解”,第四阶段则是对目标著作的超越。至于这个理论到底合理不合理,诚如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整本书阅读是一个新的课型,到底怎样才有好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衷心地欢迎业界前辈、同仁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