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单元怎么教才能更有实效?
2020-05-30周群
周群
与其他单元相比,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单元可谓“新生事物”。所谓“新”,不仅是与传统的文选式单元组元方式相比,它们有着全新的编排体例,更是蕴含着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活动·探究”单元通过对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的整合,创设情境与任务,以“活动任务单”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探究,从而真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材“学本”的特点非常突出。在新闻单元的活动任务单中,任务一为“新闻阅读”,任务二为“新闻采访”,任务三为“新闻写作”。三个学习任务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学生的“学”,每一个学生都是参与者与探索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教材针对不同任务,不仅提出阶段性学习目标与要求,还提供学习策略上的指导与帮助。仔细研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编者着实用心良苦。编者以教材为抓手,通过“活动·探究”单元的全新建构,努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真正发生,进而推动教与学关系的变革。具体到新闻单元,全新的编排体例不仅能让初中学生体验“做中学”,培养其新闻素养,且能为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说到此,可能有的老师会产生疑问:既然我们认可教材的“学本”特点突出,“活动·探究”单元活动任务单的活动环环相扣,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照着教材一步步来就是了。不仅老师们手头有教参,而且这几年还有若干新闻单元的教学案例见诸教学期刊,语文教学专家们也给过一些专业指导建议——为什么还要讨论“新闻单元怎么教”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空间究竟在哪儿?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不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不研究语文课程内容,不清楚自己所使用的语文教材的体系,不对教材选文类型及功能进行鉴别,不进行文本细读——此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当我们在讨论如何‘用教材教的时候,有的老师甚至还做不到‘教教材。”“课标修订得再科学,教材编写得再令人拍案叫绝,如果教师专业化水平达不到,致使实际教学水平与应达到的标准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形成‘衰减效应,也会应了那句‘一本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的俗话。”
以上文字摘自我十年前撰写的文章。我注意到,自2017年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教材至今,上述问题依然存在。更准确地说,实际教学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方面,在现实教学中,新闻教学很大程度上固守着原有的教学形态:教师将任务一“新闻阅读”视为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环节,牢牢把控着课堂,逐篇讲授课文;任务二“新闻采访”和任务三“新闻写作”形同虚设,或蜻蜓点水式应付,或干脆省去。即便单论新闻的阅读教学,也往往停留在从作品中找出“新闻5W”、梳理“倒金字塔型”结构的层面,距离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目标甚远。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教师基于统编教材,开展了建设性的工作:通过整合,以项目学习、群文阅读、专题学习等方式,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从已经发表的教学案例及学生的作品中,既能感受到新闻教学的鲜活魅力,也能体会到学生在思想感情、媒介素养培养等多方面的进步。
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或曰理想教学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明显落差,就是“新闻单元怎么教”这个问题的讨论空间和意义所在。如何缩小这种落差,至少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教学新理念以及教材编者的意图?我认为,教师除了要更新教学观念,还应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共同的出发点,做好以下工作——
深入研究教材和学情,强化“支架意识”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审视教材,我们会发现,在新闻单元设置的三项任务中,任务二“新闻采访”为学生创设了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和任务,不僅联结了新闻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起到纽带作用,更是促进学生知行转换的关键。关于新闻采访报道的题材,教材主张最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事件、家乡的大型活动等。我认为,设计情境与任务时,要考虑如何将新闻单元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在我看来,育人功能最大化,就是借新闻教学带领初中学生迈出学校的象牙塔,真正接触社会,进而引领学生从新闻单元起步,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这个“迈出”既富有象征意义,也是付诸实际的行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新闻单元教学的。本着“以终为始”的原则,学生在项目学习开展之初就领受了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走近社区中那些值得书写的普通人,比如辛勤服务于社区的社工、需要社会关爱的空巢老人等,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须参照新闻单元任务三“新闻写作”中的各项要求,撰写消息、特写、通讯等新闻稿,反映社区中普通人的精神面貌,运用电脑排版技术,制作—份图文并茂的报纸。凭借这样的情宽与任务,学生迈出校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审视教材,我们还会发现,为帮助学生完成知行转换,教材已经提供了不少学习支架。但进一步综合考虑学情,就会发现问题:由于能力水平不同,学生对学习支架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而教材提供的学习支架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对精确的帮助,有必要在研读教材时将已有的学习支架加以盘点,边“拆解”,边思考,边结合学情追问——
例如,任务一“新闻阅读”中,教材介绍了阅读新闻的若干策略,以及“什么是新闻特写”的陈述性知识;任务二“新闻采访”中,明确了学生开展新闻采访的流程,提出了注意事项,并提供了采访提纲的范例;任务三“新闻写作”中教材以表格的形式对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作了梳理与比较,并结合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提供了知识短文《怎样写消息》。教师需要思考和追问的是:上述学习支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帮助,但是否足以支持学生顺利完成整个新闻单元的学习?
任务二“新闻采访”中,教材提供了策略性知识:要准备采访提纲,“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性”;“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想回答的问题;拍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教材还提供了采访提纲表格,草拟了五个采访问题(以及省略号)。教师需要思考和追问的是:究竟应该如何设计采访问题?教材所给的范例能否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教会学生列采访提纲?学生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怎样的指导和帮助?
任务三“新闻写作”中,教材编者考虑到教学重点以及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差异,将写作任务分为三个层级:层级一的任务为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层级二的任务为自选任务,要求学生从新闻特写、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背景资料、新闻花絮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练习;层级三的任务为拓展任务,编辑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作为探究活动学习的“输出”环节,学生对学习支架的需求是“刚需”,这一点毋庸置疑。为了帮助全体学生更好地完成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教材提供了知识短文《怎样写消息》作为学习支架。教师需要思考和追问的是:可能是受篇幅所限,教材并未给后两个层级的任务提供任何学习支架,我们应该为学生补充哪些学习支架?
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与学情,多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立场上想问题,才能发现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支架与学生所需的学习支架二者之间的空白,并尽可能精准地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自觉开发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弥补教材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足,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帮助。我称这样的自觉为“支架意识”。教师要努力培养“支架意识”,这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开展教学,当然要充分考虑学情。对于学情的研判,则要防止“高估”和“低估”这两个极端。不高估,是针对学生个体而言的,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不论处于哪个层级,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教师不断提供专业化的支持;不低估,则是针对学生整体而言的,指应充分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低估学生,总以为学生能力差,导致自己在教学中畏首畏尾。比低估学生更消极的做法是对学情全无考虑,此种现象也不少見。这两种负面因素导致的后果,就是本文开篇所描述的:新闻单元的教材虽有全新的组元方式,但教学面貌依然陈旧。
深入探究学理,强化资源意识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应如何开发与利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给出了专门的指导建议。具体到新闻单元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要多在资源整合的学理上下功夫。教学的背后应有行为逻辑,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每一步都需要讲得清学理—一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比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整合阅读资源,教师要先回答好—连串的问题:为什么整合?整合什么?整合的文本资源与教材之间是什么关系?起始阶段什么样的文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进入任务一“新闻阅读”中来?“新闻阅读”过程中,拓展什么样的文本资源,有助于学生依托新闻作品的体式,通过广泛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和习惯,进而培养判断新闻价值、辨别新闻真劝以及对新闻事件作出独立判断的能力?今天这个时代,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不断发展,甚至已经进入融媒体时代,那么,传统的以文本为载体的新闻教学要不要与时俱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应该何时以及怎样与时俱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现有的新闻单元所教给学生的东西,能否满足时代发展对个体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些问题想通透了,有了明确的答案,阅读资源的整合就会有方向和范围。
多提醒一句,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资源整合,一定要有政治上的高度自觉,坚守社会主义价值观,牢牢守住底线,不碰“红线”。特别是新闻教学,秉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个前提下,遴选那些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接轨的素材作为优质课程资源加以整合,就会取得“为有源头活水来”之成效。
在我看来,与支架意识—样,教师的课程意识中还应包括资源意识。文本资源、社区资源、人力资源……不论哪一种课程资源,从发掘到筛选与整合,都离不开教师的学习。教师有资源意识,就会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处处留心,不断积累。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有整合能力,才能将一般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倡整合,这是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我们应密切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四个“活动·探究”单元正是教材编者对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评价等进行全方位整合后的产物。我们研读教材,也可以把它们当作整合的范例进行研究。
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最后,再来谈谈新闻教学的实施。“活动·探究”要确保不走过场,一方面要依托尽可能完善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务必要把教学中关注的重心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中,又以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的“学”最为重要,最值得教师关注。
对初中学生来说,“活动·探究”单元所布置的任务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新闻单元的探究活动亦是如此。即便是教师在预设中充分考虑了学情,尽可能为各类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和资源,活动一旦开展,学生依然会遇到各种挑战,遭遇各种困难。这些挑战与困难有时甚至会超出教材编者和教师的预设。有时,一个看起来再理想不过的探究活动方案,也许会因为学情或其他原因而遭遇“滑铁卢”……
教学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毕竟课堂就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犯错并不可怕,但怕就怕在教学实施走过场,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要害问题要么不敏感,要么漠视,或缺乏指导,或指导空泛,总之,浮皮潦草,不落在实处。这些问题多出在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身上,对这些问题的忽视直接损害的既是这部分学生的发展。
例如,很多时候,因为缺乏经验、准备不够充分等各种原因,学生的采访不能一次到位。学生就算是了解了新闻的采编过程,不成功的采访对接下来的写作任务也会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有的学生甚至会因为有挫败感而影响后续的学习。怎么办呢?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力以赴,跟进过程性指导。比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复盘,帮助他们对自己学习行为中的问题进行诊断,进而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采访,每一个小组都有专人负责录像、拍照、记录采访过程。复盘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这些记录,逐一查看,先于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比如,我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是学生只会照着预设的问题发问,不会追问的现象非常严重,这导致访谈缺乏连贯性,问题与问题之间不能顺利过渡;进一步了解学生在采访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他们的反馈证明了我对问题的判断。
复盘准备工作的第二步,要从学生的记录中选出完成得比较好的和明显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两种典型例子来。例子的数量要足够学生学习复盘以及不断练习诊断技能。
在课堂上,教师先手把手地教学生复盘:先请采访完成得比较好的小组同学代表上台谈心得,分享经验,共同点评他们的采访视频,帮他们提炼、固化好的做法,以此为更多同学提供学习支架和有效帮助;再播放有明显问题的采访视频,大家随时“叫停”,围绕典型事例的典型问题,共同展开讨论,对如何改进采访献计献策;然后,各小组再拿出本组的改进计划,利用业余时间重新采访或进行补充性采访。
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追问,还强调他们对采访对象工作环境的观察很重要;引导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要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读者,我希望读到……”,还要思考“这个采访对象作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其新闻价值究竟是什么”,想想怎么在自己的稿件中突出这一点。有了这样充分的过程性指导,学生后续的新闻写作质量才有一定的保证。进行过程性指导,教师必须要有“给时意识”,把时间花在值得下力气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花在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的“学”上。
以我在新闻教学领域深耕多年的经验观之,做好以上几项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教学新理念以及教材编者的意图,步入更为理想、亦是更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