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课堂教学实录
2020-05-30陈赣
陈赣
一、以生活阅读状态进入,体会先贤的智慧
师:今天学的是两篇文章,《劝学》和《师说》。这两篇都是谈学习之道的,与我们的生活很接近。《劝学》和《师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从学习之道或论证之道来说一下理由。昨天大家做预习时我看了一下,有的小组非常喜欢《劝学》,有的小组喜欢《师说》,还有的小组两篇都喜欢。谁来先说?
生:我比较喜欢《劝学》。这篇文章语言比较简练,很形象地说明了学习与个人品性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先以青与蓝、水与冰的关系来论证,然后又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学习可以使一个人的品位进一步提升。一个人在平地上挥手,远处的人看不见,然而他站在高山上挥手,远处的人也能看见。人的手臂没有变化,为什么可见的范围却发生了变化?因为从平地到了高山上。这座高山就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高点。荀子讲“人性本恶”,古文中说古代君子从学习中产生,以明礼来修养自身,从外部不断获得事物的道理和处世的礼节来完善自身。
生:原文中还将环境与人的品性联系到一起,这也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对学习的看法——环境会影响个人,分别从好的环境和坏的环境进行比喻论证。文章接着论述学习方法:要用心专一,找到一个对的方向并不懈努力,然后以多个比喻来论证这个方法的重要性。其中一个比喻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就是说无论你天资多么聪颖,如果不专一,还是没有后天努力的成效好。这篇文章从多方面切入学习,然后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的影响。文中用多处比喻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使得观点更加明确、完整、生动,逻辑比较严谨,这是我的观点。
师:非常好!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对论证的分析已经有了基础,其他有没有补充的?
生:我觉得我喜欢《师说》的原因是带有一点个人主观因素的。我列出三点:第一点,我自己比较喜欢韩愈的文风,他讲究的是实而不华,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特别真切。第二点,感同身受,我自己有这样的经历,平时羞于向老师请教,这篇文章给了我启示。第三点,从逻辑方面看,《师说》的逻辑比较清晰,如同模板一样。
师:逻辑清晰,好像模板一样,我倒是没有想到。你继续讲!
生:第一段由自身的感受来引入,第二段对比论证,第三段再举例论证,最后总结。对比论证很好,文中句式多样,有反问句,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还想说几点不喜欢《劝学》的原因。第一点,我对荀子的性恶论并不认同,我认同的是人性本善。还有,我觉得《劝学》的逻辑不清晰。没有了。(生笑)
师:你们那一组有没有补充的,第四组帮他补充一下?
生:我先说学习方法。我觉得《劝学》是强调个人修养的,但我觉得他可能会“走火入魔”:一直研究一个东西,不向别人请教,也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思想可能会跑偏,走向一个极端。我觉得韩愈的话就比较集思广益一点,更加多元化,而且又有融合。《劝学》里有一些奇怪的论证,比如第二段,他其实想证明“吸取别的东西就可以变得更好”,但我并不觉得冰和水这二者是可以比较的,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而已,我觉得冰不一定比水好。学习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还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是蚯蚓和螃蟹的本性,它们本身就是这样子的。不能说蚯蚓用心,而是它没有选择,它就得这样活着!(生笑)螃蟹到繁衍的时候,就是要去蛇鳝之穴,不是因为它有思想,所以这也不能很好地论证。
师:你们谁给她讲一讲道理?
生: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喜欢《劝学》。刚刚她说《劝学》举的这几个比喻论证,论证方法不够全面。我想说的是,要把本文作为文学作品来看。《劝学》说的是通过学习把人从一个性本恶的状态慢慢地约束住,使人达到一个更接近于至真至善至美的状态。《劝学》的逻辑是很清楚的。
师:等一下,你解释说《劝学》是文学表达,对吧?而刚才他们在讲蚯蚓和螃蟹的特点,实际上是运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的。我们不能用科学的眼光来看文学表达。你继续讲!
生:我说《劝学》。《劝学》的逻辑其实也很清楚,荀子分了几个点来论证。第一句开篇立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第二段讲“学”的好处,并且说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接着又表达了一个分论点。
师:这点我认可。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
生:我个人更喜欢《劝学》,我觉得它阐述了一个目的:摆脱现在的这种状态,追求更高的境界。
师:讲得太好了,完全读懂了《劝学》。
二、辨析论证逻辑,追求理性对话
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劝学》中运用的大多是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只能起到解释道理的作用,它对于论证的有利程度是比较低的,就是很没有说服力。
師:没有说服力?其他同学怎么觉得《劝学》很好呢?
生: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们会觉得有说服力。比喻会让人觉得:他讲得好有道理。这只是感性上的认识,你会觉得自己被他的话给触动了。实际上如果你把感性压下去,从理性的角度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里面存在一些逻辑的漏洞,或者说它的逻辑链不是很完整。我们还讨论出一点:“蚓无爪牙之利”这段是不成立的,他没有控制变量,因为蚯蚓和螃蟹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不能将它们放到一起说。还有一点我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螃蟹是会打洞的,因为我在海滩上看到螃蟹从沙滩里面爬出来。(生笑)
生:还有第三段的“君子性非异也”,他没有做出证明,证明君子性非异也。它是一个真命题,所以它不能作为条件来用。
师:没有证明的真命题不能作为条件,厉害啊!作为前提条件,他认为是不成立的。研究得这么深入,出乎我的意料!第五组有没有要讲的?
生:我来补充一下为什么说他不能证明“君子性非异”。因为他举的例子,比如踮脚比不上登高望得远,这不是常识吗?这个比喻本身就有问题。
师:问题在哪里?你们同意吗?
生:通篇的比喻都不是很有力,特别是螃蟹,汝非蟹怎知蟹之用心不专一也?(生笑)
师:好,你请坐!你们组有没有需要辩护的?
生:我首先想说,要透过这个比喻看到比喻的本质。登上山去看到的是更远的风景,而不是看到了更多的知识。你把一座山和“劝学”联系到一起,怎么能用一座山来衡量知识呢?它是用学习来代替这座山,用你看到的来表示你的品格,所以说不能把它简单地联系在一起,二者不是同类事物。
师:就是说你比他们登得更高?(生笑)
生:这篇文章叫《劝学》,大意是告诫人们要学习,学习使人本性变得更加善良。荀子的意思是说你登上了这座山,然后你去挥手,更多的人会看见你,就是说你自己的境界得到了提升!
师:到这里我明白了:登山是来提升境界的,对吧?境界和高山有关系。好,就讨论到这里。现在你们这一组或者你,对《师说》怎么看?
生:《师说》道理上讲得通,但是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他说如果一个人真的关爱这个孩子,就会为孩子选更好的老师,然而他自己并不拜师学习,结果师道不传也久矣。这是互相矛盾的一个点。
师:我问你,孩子的从师属不属于这篇文章讨论的从师范围之内?你继续说。
生:文中说这些小的知识几乎是不算作向人请教的范围,所以说传授这些小知识的人,几乎不可以划为师的范围内。然而有一句话说:训蒙授业之师,真师也,其恩深,其义重,在三之制与君父等。就是说传授你启蒙知识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跟你父亲是一样的。另外,读经书是传道授业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怎么理解更高的道?
师:你的意思我大致听明白了。就是说,小的方面学的都是句读,句读都不懂,大的方面能做得好吗?
生:这个有点舍本逐末,把本质上的东西摒弃掉,追求一个更高的境界,我觉得是不存在的。
师:好!把握了重点!这组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我觉得韩愈的文章如潮,一层一层给你套上去。但是反观他前面说的,会发现一些很奇怪的现象。第二段中间说“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按照韩愈的观点,就是儒家这种孔孟之道。文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是另一种师道。我觉得他论证的对象没有全面性。
师:我大致明白了,他说小孩读书是在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也是在从师,你怎么说现在是师道之不复呢?继续讲!
生:后面不是还说“圣人无常师”吗?圣人无常师,我觉得他举的这个例子并不能证明他的观点。因为他举的圣人,是那种品德道行很高的人,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人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少。按照韩愈的意思,他认为当时没有什么圣人,既然没有圣人,他举这个例子真正的作用是什么?他是让我们去向圣人学习,还是来论证学习的作用?如果他说的是向圣人学习,前面又说了“耻师焉”,既然“耻师”,那又怎么会向圣人学习呢?
师:哪一组给他解释一下?
生:我觉得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讲。第一个层面:士大夫根本就不尊崇学习的风尚。第二个层面:文中的小孩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他们虽然在学习,但学习的其实并不是韩愈想要说的道。
师:韩愈讲的道主要是指什么?
生:指的是儒家思想。第三个层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给孩子的还是句读那一类小的方面,不是韩愈所要推崇的道。
师:韩愈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这个道。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在看《师说》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它的受众是谁。我觉得它的受众是士大夫阶层。韩愈写《师说》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士大夫阶层要不耻相师。所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只是作为一个佐证,并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三、总结两篇文章的异同,提升对学习与思辨的认知
师:通过这样的辩驳之后,大家对两篇文章有没有更深的认识?
生:我觉得应该要结合起来读,《劝学》主要讲积善成德,《师说》主要讲不耻相师。我觉得要确认好自己的方向,然后不断地积善成德,并不断地向比自己优秀的人询问,确认自己的道是不是善,或者说要怎样才能更加趋向于善,也就是边学边问,这样才能变成圣中圣!(生笑)
生:我觉得《劝学》和《师说》有相通之处。两者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对于优点我们应该去汲取,对于缺点我们要学会批判、反思。《师说》启发我们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劝学》里有一句跟《师说》很像——“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说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环境、条件和前人的经验,把这些对自己有利的资源利用到极致,用来助推自己的学习。同时学习不仅是学习一些知识,更是对自己的内在的一种提升!
生:结合这两篇文章,我想说的是学习。我觉得学习要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都会学,指的是日常生活,比如说天冷要加衣服。第二层面是应该学,也就是句读,比如说现在学的理科、文科。第三层面就是说不出的学习,指的是礼数、道德。
师:有没有什么明确的界定?
生:其实没有一个界定,就是你在不断地看别人,然后你跟那些圣人或者说学术水平比较高的人来学道。这种说不出的学习,其实学的就是一种深层的道德。综观《劝学》和《师说》,二者针对的是不同的方向。
师:针对不同的方向?你解释一下。
生:《劝学》主要是针对第三层面的学,他说人应该以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的本性,没有说建立在都会学和应该学这两个层面上。《师说》是针对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学,是要用请教的方式,向圣人学习他的长处。所以这两篇文章应该相互结合一下,才能有一个比較完整的认识。
师:非常好!还有没有对学习的重新认识?
生:我认为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老师也应该与学生一起进步。
师:好!我今天讲这两篇文章,也是在跟你们一起学。现在我大致总结一下,通过刚才大家的辩驳,我们认识到:比喻论证可以解释但不能证明,我们对作品要进行思辨性的阅读,这就要反复学习。实际上我们知道:学习的“ ”字,是鸟白天反复地在阳光下飞翔。习,数飞也,就是反复地练习飞翔。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反思的过程当中边学边问。这就是“习”,学习的“习”。今天我们讲学习之道的“学”,该怎样理解?“ ”这个字,就是教子。学生的学需要在老师的教之下来进行,老师的两只手在辅佐学生,让学生走出这个门,走出蒙昧的状态,就是学习。今天讨论的过程中,大家一直在强调一个字——“道”,有的说在第二、第三层面,有的讲是内在层面的提升,都在强调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掌握,不仅是技能的习得,更是我们自身品格修养的提升。这两篇文章,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它们都是经典,都有经典的力量。《劝学》谈的是儒家之道,千年之后的《师说》又在谈要重新振兴儒道,今天又是千年之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重新认识,同样要弘扬此道。后面请大家根据对“学习”的理解,写一篇劝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