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代雄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王

2020-05-30汤广文

学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秦王蔺相如

汤广文

摘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形象历来评价甚高,几成定论。但秦王在文中着墨并不多,给人留下了贪婪狡猾、骄横傲慢的印象。事实如此吗?秦以十五城换和氏璧又带来怎样的收获呢?司马迁采用了旁见侧出的方法,充分展示了秦王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蔺相如;秦王;旁见侧出法;一代雄主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形象,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在中学语文课本节选部分,司马迁主要叙述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表现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1]太史公对蔺相如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宋代人陈亮对蔺相如更是推崇备至:“相如真丈夫,真男子,真大圣人”。相反,秦王却着墨不多,给人贪婪狡猾、骄横傲慢的印象。

这位秦王是谁?查阅相关史料发现,文中的几个故事发生在秦昭王时期。那么历史上的秦昭王真实面目是什么?我们了解一下史书中的秦昭王。

秦昭王(公元前307~公元前251年),名赢稷(一作侧),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据史书载,昭王即位之初,年方19岁,由其母宣太后芈月摄理朝政,其舅魏冉为相。宣太后任用旧贵族,企图废除商鞅新法,恢复旧制。昭王亲政后,求贤若渴。《战国策·秦策三》曾记载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他以范睢为相,驱逐专权保守的旧贵族,采纳范睢提出的对秦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远交近攻,并起用了司马错、白起、蒙骜等人为将;继续坚持东进的国策,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并多次击败东方诸国,占据了大片的领土。幽禁楚怀王,攻占楚都郢,坑杀“长平之战”中赵四十万降卒。以上皆为昭王时代的杰作,秦统一大业的格局就此奠定。借用李白在《古风》中两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评价秦昭王完全可以。可见秦昭王的确乃秦国历史上一位雄心勃勃、武功赫赫的国君。

了解完过后,我们或许有这样的疑问,课文上的秦昭王与史书中的秦昭王好像判若云泥。侯卫东先生认为在“完璧归赵”与蔺相如的短兵相接之中,秦昭王似乎是一个窝囊废。那么秦昭王在本文当中的表现真的那么差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秦王骗璧是假,试探是真。2011年第11期《特别关注》上转载了侯卫东先生的一篇文章《完璧归赵,摸清底牌》。该文指出,在“完璧归赵”中,秦王之意不在和氏璧,而是借和氏璧摸清赵国的底细。其观点鲜明,一新人们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秦王的认识。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孙阳老师、李余璧老师等。

理由是什么?侯卫东先生在其文中说道:“秦昭王几乎没有声色犬马的爱好,对于所谓的玉器,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有多大的兴趣。”侯先生为何有此说法,我不得而知。但如果是事实,那么秦昭王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做出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的荒唐决定,的确值得深思。

不过,撇开这一点,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就是和氏璧本身。和氏璧,可谓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美玉,又称荆虹、荆璧、荆玉、和璞等,为天下奇宝。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西汉刘向《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秦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秦始皇得到后,命令丞相李斯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使之更加精美,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从此秦始皇把这块神奇玉璧视为镇国之宝——“传国玺”,开启了和氏璧的权力生涯——从此以后,它就成为皇权的象征,荏苒千年。历代许多英雄政客为之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比如,王莽、孙坚、袁术等,这是后话。

不过,和氏璧从被发现到被世人“所共传宝也”,历经数代国君,其中充满了曲折离奇的历程。它的发现者卞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氏璧也在世人眼中富于传奇色彩,成为天下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昭王虽不是个昏庸之君,但不代表他对于那个天下所共传之宝没有好奇心,他可能也想一睹玉容。但此时和氏璧已落入赵王之手,如何才能满足一己之好奇心,甚至占为己有呢?不外乎以下几种途径:(一)以城易璧——交换;(二)发兵赵国——豪夺;(三)欺骗敲榨——巧取。我们逐一分析这几种途径成功的可能性。

(一)第一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道理简单,天下人都知道,因为这是一桩赔本的买卖。赵惠文王曾这样说:“璧者,我赵氏之宝也!彼必欲求之也。城者,彼秦国之重也!我不能得之也。”[2]秦国是个扩张成性的国家,到处占有土地。现在竟然用领土换美玉,不但秦昭王不会这么干,就连秦国人也不会答应的。除非昭王真的是一位一意孤行追求声色犬马、玩物丧志的混蛋。

(二)第二种的可能性似乎很大

文中有一句话赵国君臣反复提及,“秦强赵弱”。不愿换,那就打。这是赵国君臣最担心的,“不与,恐只为墨而加兵于我。”[3]它给读者的理解是,秦赵两国间的实力好像相差悬殊,不然赵国君臣怎么会如此畏惧秦国呢?

果真如此吗?实际上,此时的赵国可不是个好惹的对手,赵惠文王的父亲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他通过“胡服骑射”,使国家的实力迅速强大,也给他的儿子赵惠文王留下一个殷实强大的家底。据史书载,赵国是继魏、齐、楚之后,战国后期崛起的又一强国。秦赵两国的关系,在秦惠王后期,战争日渐增多。但从秦武王即位,到秦昭王初期,双方关系趋于平静,近二十年未见战火。原因有三:首先,秦国此时正忙于削弱齐、楚两个大国的实力,无暇东顾。其次,赵国这段时期经过赵武灵王的改革,国家迅速强大;并且当时赵国名将辈出,赵奢、李牧、廉颇相继担任赵国的军队统帅,他们在与秦的较量中,多有胜绩。再次,赵惠文王也是一个知人善用,善于纳谏的国君,文中有多处表现。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兵强马壮的东方强邻,秦国想要轻举妄动,不大可能。

(三)第三種的可能性有多大

既然不愿交换,又不能轻易大动干戈,那就只能采用第三种方案——巧取。当然,这需要包装,做一番策划。交换就成了最好的策略。不过交换是虚,蒙骗是实。这一招,秦国人屡试不爽。当年的楚怀王就是最好的先例。蒙骗得有诱饵,诱饵必须很大,不然不易上钩。这个诱饵就是十五座城池。为此,秦国作了一番部署,首先修书一封以显诚意。这封信的内容原文中并没有公开,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找到。信的内容如下:

西秦王嬴谨再拜奉书于大邦长赵王阁下,窃以讲睦修和,乃古今之令德,贵邻贱物,诚尔我之嘉谟。每欲少致殷勤,恒为多方废弛。量仁人能察鄙情於纤悉,不遂怀嫌思愚卤,尝胆盛节於悃诚,终当弛爱。顷者风闻,良臣勉励,宝藏克盈,彼和氏之所悲,为我心之所欲。倘大德无私,而见惠必深,怀有感而勿忘,十五之城,愿将之以奉易,万千之诺,望施之以慨然,幸不违求,当图趋谢不宣。大周郝王三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谨具[4]

从措辞和语气来看,虽是套话,昭王却显得有点巴结奉承,表现得很真诚、谦恭。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和氏璧的价值与十五座城池的价值在当时不可同日而语。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当欺骗的真相被蔺相如识破后,“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秦昭王又做足了功夫,但依然没能得逞。

此时若赵国拒绝交换,真的是“曲在赵”吗?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在《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一文中认为“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5]即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买卖交换遵循的就是自愿原则。换与不换,不存在是非曲直。当然,赵国可以修书一封言明不交换,语言可以更客气,天下人也不会说什么。双方并无损失,昭王也断不会以此为借口讨伐赵国,否则“曲在秦”。

但事情并非就此结束,因此也就成就了相如在“完璧归赵”一节中斗智斗勇,舌战秦国君臣的千古美名。

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与其他愤怒要杀相如的大臣相比,我们发现昭王此时并未恼怒,而是异常冷静。他不但没杀蔺相如,反而以礼相待。因为他知晓赵国的“势”,秦国的“势”,天下的“势”,故而当下不是杀掉蔺相如的时机,必须继续保持秦赵之欢,为秦国“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积蓄力量。这是一个真正政治家所具有的耐力、定力和眼力。

然而读此,很多人都为蔺相如的表现叫好,因为秦国君臣被耍得团团转。的确,秦国骗璧的目的没有达到,那么是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呢?当然不是,至少秦国君臣及秦王的后妃们终于亲眼看到了和氏璧。除此,还有更大的收获,那就是情报。侯卫东认为,当秦王的书信送到赵国时,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赵国朝廷上下引起轩然大波。赵王又是斋戒,又是设九宾于廷,如何的低姿态,赵国上层如何的畏惧,等等,这些重要信息,都被蔺相如在不经意间透露了出来,这些都被聪明睿智的秦昭王敏锐地捕捉到,真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又是一个真正政治家所具有的眼力和判断力。

试想,若昭王是一介平庸之君,他不会意识到蔺相如无意中透露的这些信息的真正价值。或许这是蔺相如始料不及的,但在客观上帮了昭王。“由此,他已经断定赵国内心对秦国充满畏惧,没有了赵武灵王的赵国,已是纸老虎”。[6]这也算是昭王的意外收获。两年后,秦国军队就打过去了。“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这两次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80年,距“完璧归赵”仅仅两年。昭王既知赵国兵强马壮,名将谋臣众多,为何还轻易冒犯赵国呢?

这两次进攻,可以看作是对赵国的试探。试探结果,赵国依然畏惧秦国。但赵国实力依然强大。硬碰硬显然不划算。为了让“死于秦而归葬”的楚怀王的好戏再次上演,昭王又设计了“渑池之会”。他再次修书一封,语气依旧很真诚很谦恭。

西秦王赢谨再拜奉书于大邦长赵王阁下,窃以讲信修睦,已大著于前人;赴约会盟,犹相期于今日。观光阴之迅速,宜情义之绸缪,量君子必与我而同心,知仁人将随时而有感。愿彼西河之主浒,已为可乐之乡,于此渑池之滨,又实宜欢之地。

齐驰并驾,共饮同游。畅数日之襟怀,昭一生之和好。仰瞻来斾,蕴衷曲之倦倦。亟驾行车,每心思之,冗冗不宣。

大周赧王三十三年三月初三日沐浴謹具[7]

结局已然知晓,但秦昭王的用心可谓良苦。

既如此,课文为何盛赞蔺相如而有意贬低秦昭王呢?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动机:“能信意强秦,而屈体廉子,用徇其君,俱重于诸侯,作《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指本文即是为蔺相如而作。所以秦昭王的真实形象在此文中就被有意忽略甚至降低了。其实这与司马迁为历史人物写传记的目的和手法有关。“司马迁为了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的则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8]这样就使得传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突出《史记》作为传记体文章的特色。

对于秦国以土地换美玉的目的,明代人王世贞曾言:“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9]即以十五座城的空头支票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这就是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窥视赵国,一语明了。采用的是“诈”“胁”手段。只不过没成功,秦昭王却意外收之桑榆。

秦国在历史上,曾多次借助“玉器”刺探他国情报的事。刘向《新序》记载:“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观楚之宝器,楚王闻之,召令尹子西而问焉:‘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令尹子西对曰:‘臣不知也。召昭奚恤问焉,昭奚恤对曰:‘此欲观吾国之得失而图之,国之宝器,在于贤臣,夫珠宝玩好之物,非国所宝之重者。王遂使昭奚恤应之。”昭奚恤作了一番精心的安排,秦国使臣被昭奚恤礼貌而充满威严的言辞深深震撼,“惧然无对。”秦国使臣回国后向秦王禀报:“楚多贤臣,未可谋也。”“遂不伐楚。”这位欲借观宝器以探虚实的秦王,乃秦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孝公。

由此观之,秦国屡试不爽。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用书(高中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2][3][4][7]余邵鱼:《中国通史演义全编:周史演义(列国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5][9](清)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葛兆光、戴燕注解,中华书局2008年。

[6]侯卫东:《士时代的痛》,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

[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县无为中学)

[责编张应中]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秦王蔺相如
负荆请罪
《将相和》缩写
将相和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再議新疆吐魯番出土“秦王鏡”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
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