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思路

2020-05-30周宏甄维

学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现代文

周宏 甄维

摘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易失分,因而部分学生会有惧怕的心理。而科学有效地对现代文阅读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尤其是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非常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分类梳理,整体把握;把握技巧,确立模式;激励热情,铸就信心;分层指导,强化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同时获得高分。

关键词: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题所占分值比重很大,而现代文阅读往往又是学生最易失分的题型,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有惧怕和抗拒的心理,因此,科学有效地对现代文阅读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尤其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非常关键。笔者从事初中毕业班语文教学和中考阅卷工作多年,下面就来谈谈我们中考备考时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思路。

一、精选文章,分类梳理,整体把握

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题,几乎都是三大类文体的文章,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自然包括散文与小说等。虽然各地的出题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思路基本一致。比如安徽省近几年的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出题时和大多数地方一样,偏重于选:人生感悟类的记叙文,道德成长与修养方面的散文,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联的小说,与时事科普关联的说明文、时文美文,与立志做人相关的简易浅显的议论文等。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现代文阅读时,可以精选出一部分经典课文,在两、三节课时间内再读这些经典,感悟不同类型文章在阅读时所要把握的重点,比如可以再读以下文章:《背影》《爸爸的花儿落了》《我的叔叔于勒》《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通过再读这些经典课文,掌握各类问题阅读时的侧重点。

叙事散文需重点把握主旨、记叙的要素与写作特点,把握其描写的景物和抒发的情感。上面提到的《背影》一文,引导学生把握住“父亲关爱儿子,儿子索挂父亲”这个主旨主线,文中的一切问题都好理解啦。文中出现的四次“背影”是慈父的意象象征,也是全文的明线;“我”的四次流泪是被父爱所感动,以及理解了父爱后的对之前自己轻浮的想法的自责和内疚;父亲简短、朴素甚至是“迂”而“不大漂亮”的五句话(“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无不饱含着父爱的深沉和真切;而“我”的“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等反语的运用,也更能突出了自己对父爱的深刻理解。如此等等,解读和理解文章就能到位而深刻。

说明文需重点把握所说明对象的特征与事理、说明方法、理清顺序层次、理解关键词语,把握说明语言的特征。上文《苏州园林》所表现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那就是“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再加之注意了角落、门窗、色彩的美,使得苏州园林处处具备了图画美。这样的整体把握,就能很好的理解“苏州园林”这个园林和《苏州园林》这篇作品的共同特征——图画美。

议论文需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相关论据、论证方法、论证过程(例子略);小说需重点把握人物及人物的性格精神和主旨、情节及环境(例子略)。学生在明确了各类文章阅读时应该把握的侧重点,就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体的主要内容、重要特点和中心思想,也就有利于局部答题时“紧扣文体、全面分析、合情合理”。

二、精雕细琢把握技巧,确立模式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所考查的题型大体上有以下几类:一是概述文中主内容;二是考查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能否改换或删去等;三是考查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结构上有何作用;四是考查重点语句在文中有何特殊含义;五是开放性问题,如讀了选文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启发,或是自选角度对文章某方面进行赏析品评等。在中考答题时,要想准确地回答以上问题,在整体的常识性知识和相应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首先,要掌握记叙文六要素,在解答概括文章内容这类题型时,实质上就是让考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其次,记叙文常见的写作手法(联想、象征、对比、衬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手法,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方法及作用必须要熟记于心,并能有效区别,针对文章内容正确做出判断,再运用科学的答题技巧进行答题。再次,笔者针对近年中考答题及阅卷时的特点,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答题模式,其方法如下:

例如在回答概述文章内容的题目时,一般采用的模式为“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在回答句子在文章的作用时一般这样思考:①位于文章开头的句子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总领下文、设置悬念、交代背景、作铺垫。②位于文章中间的句子作用有承上启下、对比、烘托等。③位于结尾的句子作用有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点明或深化中心等。在回答加点词语有何作用时,答题模式为XX词语用得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动作或形态,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在赏析句子时,抓住句子关键词语的妙用、修辞和整句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作答;解答主观开放性题目时,要言之有理有序,思想积极健康,不与文章观点相矛盾,有个人的特殊见解即可。当然,学生在答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而不能机械死板,不知道变通。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答题时的语言表达,思路整理是有规矩可循的,因此老师引领学生复习时,要将现代文各类文体知识和答题模式及技巧反复强化,尤其让学生在题型训练中总结出各类文体及题型的答题技巧。

三、精讲精炼激励热情,铸就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时肯定要充分进行题型训练,但是教师在复习中要做到精炼精讲。如果没有目的大规模的成堆的习题训练,只会令学生厌烦,劳而无功。所以教师要多选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在人生、成长、修身、做人、求知等为主旨的美文、议论文、说明文。训练时要求质而不求量。每篇习题都要精讲,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相结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更要对答题优秀的学生予以赞扬,让其“现身答法”,一方面能收到很好的教育其他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鼓舞了这一学生的信心,调动其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认真批改和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可以在课堂上大力表扬一番。因为,诸多事实表明——真诚的欣赏能让人的内心产生巨大的力量,被欣赏者会将这种力量持续地强化到他的行动中去,以使自己更美好。在紧张枯燥的复习阶段更是如此。

四、针对学情,分层指导,强化训练

中考语文复习时间较长,因此现代文阅读复习主要分两个时间段。前一时间段为分项专题复习,即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分开来复习。此时,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现代文阅读时应从整体感悟和局部答题技巧与模式上强化训练,训练时选题要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教师要密切关注班级学情,针对学生普遍易错的题型进行专项分析、训练、讲解与巩固。还应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让其掌握正确的答题态度和方法。如针对整体内容与情感上理解有偏差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课下多读人生感悟,心灵成长类的文章,以提高领悟能力,还要求他们早读时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促悟,提升理解能力。针对现代文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一方面肯定他们已有的优点,同时帮他们分析答题时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从思维角度、技巧掌握、语言表达等多方面予以切实有力的指导。针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结合其做题时的优点,教师给予赞扬,鼓励其信心,另一方面让其补差补缺,扬长避短,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后一复习时间段内,学生主要做中考模拟综合试题卷。此时,要让学生将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写作上的相关方法灵活地运用到现代文阅读上。比如:仿写题和综合性学习题中的修辞、表达、提炼、概括能力与阅读题中的方法是相通的,就应灵活运用。这一阶段在原来专项训练的基础上要对学生作一定的提高要求,即现代文阅读时:对文章主旨感悟要准,答题语言表达要精要美,开放性题型在稳妥的基础上力求有个性有新意,不断优化现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力争精益求精。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中心学校)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现代文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梳理文章写作思路——现代文阅读结构类题型指津(二)
【重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
【重点】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学术论文)
【重点】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科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重点】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书评)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浅谈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