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并茂品经典

2020-05-30苏喜娟

学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迁移主线理解

苏喜娟

摘要: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从“注重理解促背诵”“理清主线促阅读”“问题探究研文本”和“知识迁移利考查”四个方面入手,有助于打破传统文言教学的“串讲”模式,打破文言课堂的枯燥沉闷,使文言文教学呈现“文”“言”并茂的景象。

关键词:“文”“言”并茂;理解;主线;问题;迁移

文言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如何处理“文”“言”关系。一面是文言阅读的字词积累,一面是古代经典的文化思想,大家都倡导兼顾二者,但如何教学方能形成“文”“言”并茂的和谐景象呢?

为此,在日常教学中,笔者积极思考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期待突破传统的串讲模式,更期待达到“文”“言”相谐的理想境界。

一、注重理解促背诵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历来强调文言文要多读多背,有的老师更是采取了“花式读书法”,课堂书声朗朗,一片繁荣。多读多背当然没错,但过分强调诵读而忽视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背诵就机械而虚空。不仅背诵效率低,在应对理解性默写题时,学生往往因为缺少了理解的根基而张冠李戴。

记忆,不但包含机械记忆,而且包含理解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把眼、耳、口、手、脑等的活动结合起来,可以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建立多个通道联系,从而大大提高识记效果。因此,教师应正确处理好诵读与理解的关系,让二者并重,既要求学生读熟读顺字句,又要培养学生看课文注释的习惯,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既要求读到熟练的程度,又要求熟悉文本的内容、结构、情感。熟读更多是“言”上的重复,理解是“文”上的咀嚼,二者结合,背诵就水到渠成,记忆经久不衰,甚至还会渗透滋养我们的生活。《中国诗词大会》设置了“看画猜诗句”和“身临其境”的比赛环节,选手如果只是死记硬背而不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故事,那只能是望而止步。熟读“言”,理解“文”,参与“我”,文言背诵就不再那么辛苦,文言学习也一样有滋有味。

二、理清主线促阅读

文章有路,思维有序。捋清解读文章的主线,师生对话更加轻松有效。文言文虽有字词障碍,但既然是一篇文章,就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讲解《庖丁解牛》时,在学生熟读之后,我以文惠君的两句话为教学引线,引领学生学习文章。第一句“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善哉”是对解牛的赞美评价,依此结合字词,可鼓励学生赏析第一段的解牛之美。“技盖至此乎?”再生疑问,教师紧跟追问,自然推进学生思考,探究第三段的解牛之道。这句话承上启下,教师利用之,可搭建教学思路的桥梁,亦可梳理字词欣赏解牛之美。第二句“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此句文末总结,却又含蓄吞咽,何为养生之道?与解牛之道什么关联?学生可更深一层去领悟“养生之道”,去联系生活更丰富地体悟“遵循自然,顺应规律,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师利用这两句话,既引领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起承转合,又顺势及时地学习了字词。而且将“文”和“言”交融讲解,以“言”促“文”思,以“文”推“言”意,由表及里,互为补充。这避免了传统串讲法的单调枯燥,逐渐从处处牵着学生走的“主宰式”,变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引导"的“启发式”。

当然,每篇文章的逻辑关系不同。《蜀道难》一句“蜀道之难”一唱三叹,《项羽之死》情节步步紧逼,《短歌行》三问抒怀,《兰亭集序》情绪贯穿……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探究启发,学生就能耳濡目染,逐渐形成文言学习的好习惯。

三、问题探究研文本

新课标倡导“互动”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更为普遍了。当然,我们不能“信口随问”,而应寻找教学中的“主问题”。“主问题”是对课文理解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当学生熟知了文章,也产生了感受和疑惑,这是提问交流的最好时机。教师及时提问,从而牵引学生品句赏文,激起思维的浪花。

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第三段由写景转为抒情,句意及思想相对复杂。为了更好地梳理文意和感悟思想,我提出第一问:“由乐转痛”,作者为何而痛?鼓励学生深入文本,提取信息。学生圈画勾勒,七嘴八舌,讨论后逐渐聚焦在三句上,即“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三句分别写出了“乐而忘悲”“乐而生忧”“生死由天”的内容,从而道出作者心中的“痛”。品析文句时,则顺机讲解“相与”“或”“因”“趣”“所”“向”等重点词语。这第一问触及整段的主旨,所谓“纲举目张”,能点燃学生思维,逐步完成探究任务。打铁需趁热,再抛一问:“情随事迁,死生亦大”,作为青年的你又有怎样的感慨?魏晋政治敏感,文人大都坐而清谈,明哲保身。王羲之冒天下之大不韪,批判“一死生”的观点,倡导“生而有为,死得其所”。同学们有所触动,畅所欲言,掀起了课堂的小高潮。第二问适当迁移,启发学生学以修身,思考自我思考人生,实现文言教学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叶圣陶有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适时发问,问恰当问题,学生既能咀嚼文句,又可汲取思想养料。一实一虚,“文”“言”并茂。文言课堂返璞归真,虽无形式上的华彩,却有思维的活跃,平实而有生机。

四、知识迁移利考查

高考中文言文的考查,选文来自课外,知识源于课内。例如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中文言翻译第13题(2)中考查“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的翻译。其中的“稍”,在《苏武传》中有“稍迁至栘中厩监”一句,“稍”即“逐渐”的意思。初中《伤仲永》中也有“稍稍宾客其父”,“稍稍”也是“渐渐”的意思。“数”译为“屡次”意,在课文中更是屡见不鲜,如《鸿门宴》中的“范增数目项王”。“或”作为“有的”来翻译也较为常见,《兰亭集序》中“或取诸怀抱”中的“或”即“有的”“有的人”的意思。“言诸侯或连数郡”译为“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接连多个郡县”,可从上文“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一句推译,这也是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文的能力。

文化常识和文章内容的考查也是难点,如果只一味串讲,满足“言”的疏通,那词语积累也只是短暂记忆,不能成为阅读文章的钥匙。学生无语境意识,不联系上下文,不注重迁移积累,缺少常读常练的机会,文言文的学习只能是浅尝辄止,并且枯燥乏味,甚至陷入“鸡肋”的困境。所以,课内为基,课外为梯,内外结合方长久。

迁移哪些内容呢?可以是知人论世的故事,可以是时代历史的背景,可以是人物传记小文段,可以是文化习俗的介绍,还可以是比较阅读的材料……在课堂的不同环节适当添加,既丰富认知又夯实知识。讲授白居易《琵琶行》,鉴赏音乐描写,可补充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丰富认知,亦可播放一段琵琶曲音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描写音乐。分析“同病相怜”的主题时,可适当补充白居易谪居江州的故事,并介绍“新乐府运动”,介绍诗歌“补察时政”的主张。针对文中“信”“凡”“左迁”“因为”“贾”等重点词语,可适当迁移所学文句加以巩固。内外结合,张弛有度,能加深学习的印象,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能激发学习的兴趣,甚至能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如此,何樂而不为?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教学应该多思考,我们不一定追求常教常新,但一定是常教常思。文言文教学当常教常思,“文”“言”并茂的景象也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们一直会努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学)

[责编芮瑞]

猜你喜欢

迁移主线理解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数字主线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